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時間不是一直前進,而是永遠存在!

時間不是一直前進,而是永遠存在!


有趣了!今天得到的主題 4 個都是問題來著...
一、辛亥革命有哪五個岔路口? 第一個岔路口、光緒皇帝突然駕崩:慈禧太后弄巧成拙,反而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第二個岔路口、革命黨刺殺攝政王失敗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補充讀了一下這兩篇文章《革命黨的「開端」----刺殺攝政王》、《汪精衛刺殺攝政王》,歷史也太八卦了...明明在公元 1908 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先後駕崩,然後攝政王: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上場,於是汪兆銘(汪精衛)等人要刺殺攝政王,歷史的這個時間點慈禧太后已經不在了,怎麼會有審訊中慈禧太后見汪精衛相貌出奇英俊,左看右看,竟捨不得殺他,只判了個無期!?

汪精衛刺攝政王的故事,在民間還演繹出了類似於今天八卦:汪精衛身懷利刃,埋伏於攝政王必經的橋下。攝政王騎馬過來,汪精衛正欲出擊,不料那馬很有靈性,死活不近橋,任鞭子如何抽打也只在原地嘶鳴打轉。眾人頓知橋下有異,圍橋搜查,於是汪精衛被捕。敢謀刺攝政王,必定死罪無疑,不想審訊中慈禧太后見汪精衛相貌出奇英俊,左看右看,竟捨不得殺他,只判了個無期……

第三個岔路口、革命黨在漢口俄國租界的據點暴露:因為漢口俄國租界的據點暴露,造成所有準備起義的名冊落入湖廣總督瑞澂手中,因此多個據點被破獲,二十多個人被捕。這下就醞釀了破釜沈舟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的氣氛,全省革命軍就帶著頭盔硬上了...

第四個岔路口、北洋軍合力發難推翻清政府的計劃流產:查不到補充資訊,所以就直接跳到袁世凱撿大便宜吧。

第五個岔路口、革命黨暗殺袁世凱失敗在昔頭皮拼著撞,而今血影散成斑。紅點濺飛花滿地,層層留與後人看。
補充文章《袁世凱被刺殺案始末》、《革命黨人已經答應推舉袁世凱為大總統,卻為何又要刺殺他?》、《東華門謀刺袁世凱,四烈士英勇就義!今葬於北京動物園》。

另外,在這段得到研究過程中發現,wiki 對中華民國總統的資料至少有三種:《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總統》,也許從其中一篇 wiki 的紀錄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篇吧...

對於首位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說法不一,有指在南京先成立中華民國及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是首位大總統,現時的中國教科書亦主要強調這一點。而袁世凱在北京逼使宣統帝退位,其後在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正式就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1916年6月6日大總統袁世凱逝世後,大總統職位被北洋軍閥控制,期間孫文在廣州建立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廣州軍政府,曾自任為非常大總統,試圖通過武力取代北洋政府。中國國民黨在蘇俄的資助下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且勝利,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由國民政府主席取代,中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逐步確立。

這些偶然也可以解釋這篇《有在怕川普之亂的嗎?》內所提到的 Precession 現象,當拼命朝向目標前進時,細心去處理過程中的偶然,將會使你達到正確的目的!



二、大腦也分男女嗎? 壓力會損傷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這就是造成記憶力下降的因素之一,難怪最近我感覺記憶力略有提升,從房間走到客廳就忘記幹麻的狀況越來越少了:P

男女大腦使用的方式大不同,這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不過,男人腦裡合成調節情緒物質的速度比女性快了 52%,換言之,這也是女人為啥比男人情緒化的科學證據,是吧?

除了這段得到教的「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方法外,想知道更多增加學習效果和記憶力可以複習一下這天得到隨時更新你大腦中的程式,跟上人工智慧的腳步!》內的「三、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怎麼辦?」,有更多的說明和補充文章。



三、未來我們將會怎麼花錢? 網路金融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家非常熟悉,所以就只整理這段得到網路金融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第一件、信用體系:對中國而言建立信用體系緩不濟急,因為中國的經濟進步速度太快了,不像台灣有 JCIC 聯徵的信用體系,所以台灣的金融高手過去也可能會碰壁。不過刷臉的數據如果在金融體系中被集中整合,確實是很恐怖的一個未來。

第二件、交易紀錄:對密碼貨幣來說,這是基本的設計架構,雖然說這段得到預言這是網路金融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但是跟密碼貨幣的交易紀錄比起來,法幣的技術落後太多了!

第三件、個人信貸:在台灣個人信貸是很普遍的事情,我猜這段得到會這麼預期,可能是中國地大物博追債不易,所以銀行主流還是銀聯卡。不過大陸人聰明得很,用人頭把信用刷漂亮後,再來騙銀行的錢,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哈哈!



四、義和團只是群眾演員? 真的是一群可憐的人,讓清政府無腦的利用並喊出了刀槍不入的萬古流芳美言,不管是從國小還是到高中,讀到義和團的歷史每次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而更不可思議的是清朝的態度。最近聽了羅輯思維得到音頻解除了非常多疑惑,但是對歷史的惋惜還是沒有減少半點,今天就把這段得到的重點整理如下。

義和團的興起和八國聯軍事件的發生,可以簡要概括成以下幾點:
第一、清朝內部的政治鬥爭沒法解決,希望外部力量也就是西方各國的介入。

第二、義和團和洋人的衝突,其實是清朝政府內部政治鬥爭的延續。義和團不過是清政府和洋人交涉的緩衝。

第三、隨著義和團的不斷壯大,這個緩衝力量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最後在這段歷史得到的啟示:一個系統在運轉過程中,內部不可能不發生矛盾。啓動外部力量來解決系統內部矛盾,一定要慎之又慎!




@吃乾貨Review@
時間是人類依據地球自轉與繞行太陽公轉來制定的,所以什麼是時間?我們透過回憶、口述、文字和影像把過去無限次重現交疊在現在,除了碰觸,我們已經可以回到過去了。時間是什麼?有個哲學家說:時間不是一直前進,而是永遠存在!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先進難免挨打,哩丟愛拎奈!放下應該放下的...

先進難免挨打,哩丟愛拎奈!放下應該放下的...



一、元朝真把人分四等嗎?

記載一段 wiki 四等人制 的資料先閱讀了解一下...還有一段九儒十丐也一起學習學習。

四等人制

有說法指出由於蒙古人與漢人人數的比例極不平均,元廷為了保護蒙古人地位,主張蒙古至上主義,推行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漢人(原金朝統治下的人民)、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等四個階級的制度,但四等級制度並不見於官方文告及檔案。有學者認為,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並讓漢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十分沉重。然而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代有把臣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規定中,例如漢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償命,而蒙古人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原文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為元代一特權階級)。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人均不平等。然而仍任用不少漢人為官、例如史天澤、賀惟一等等。

近代有研究指出,元代有相當多的漢族人在各級官府擔任高級職務,其中不少是正職。在《元史》、《新元史》、和《蒙兀兒史記》所作傳的 864 名三品以上的官員中,漢人佔了 409 位,即總數的 47%。此外,漢人在元朝官府裡做正職的,除了在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及行中書省擔任高官的漢族大僚外,在六部中任職尚書的,亦俯拾皆是。綜合來看,漢族人在元朝各級政府不僅任職顯要者甚眾,而且擔任正職者也為數不少。認為「元朝各級官府 的高級官吏,必須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漢人最多只能做到副職」的說法並非準確。


九儒十丐

有說法認為「九儒十丐」是元朝的定製,顯示出在蒙古統治下儒士在社會的下等地位。此「九儒十丐」的說法來自南宋遺民謝枋得,其〈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云:「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及同樣是南宋遺民的鄭思肖〈大義略序〉曰:「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但因其政治立場,並不能完全盡信,或作為元朝儒士社會地位低下的佐證。中外史學界已有學者對元代儒士的地位問題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否定了元代儒人地位低落的說法。現代學者指出,以儒戶為代表的元代士人在元朝統治之下事實上享有相當多的特權。他們的地位不但遠遠高於社會底層的娼妓和乞丐,也比負擔沉重賦役的民戶以及軍、站、匠等服役人戶優越得多。更主要的,是他們有各類宗教和服役戶計所無法比擬的為官任吏的機會。「九儒十丐」的說法根本不是元代現實的反映。

元朝的四等人制已經沒什麼記憶和感覺了,小惡魔倒是對種姓制度有很深的印象和感觸,在小惡魔看過的印度相關影片有提到種姓制度,我誤以為在現在進步的社會中印度還存在種姓制度,原來早在 1947 年就已經廢除,可是會有這樣的誤解是也不是空中樓閣來的,詳細的資訊可以閱讀這篇文章:《印度還有賤民嗎?【地球幫你問】印度種姓制度篇》,節錄我在意的部分內容如下。

種姓制度(wiki) 是曾在印度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後,種姓制度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凡是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實際上在生活中仍常常可以看到種姓制度的影響。




二、李開復:哪些領域值得投資?

首先創業導師李開復說要小心投資的領域是 P2P 和 O2O,特別是只會用燒錢來衝用戶數的公司,就別再去投資了!

後面創業導師李開復提到目前主要的投資領域是 人工智慧 AI 和 文化娛樂所以底下小惡魔就好好來整理這兩部分這段得到應該要擰出來的營養給大家做筆記。

$ 人工智慧 AI
人工智慧 AI 已經成為最大的創業機會,因為計算的成本降低,機器學習的演算法也越來越成功。因此,投資人工智慧 AI 的機會可以拆分成兩個方向:

1. 人工智慧 AI 的核心技術:讓機器能聽、能看、能思考;

2. 自動駕駛:這項技術還能變成機器人、智能高爾夫車等。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車公司都接受了自動駕駛的概念,並且投入了很大的資金。

$ 文化娛樂
創業導師李開復認為,現在文化娛樂能產生最大價值的有三個方面:

1. IP 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產生:比如暴走漫畫、Papi醬,都成了可持續的、被追捧的現象級的 IP;

2. 平台型公司的創業:即使不做內容,但是有一個入口讓用戶都到這來,這樣的公司就有長期的價值。比如說知乎就是很好的案例;

3. 對95後的吸引:95後對內容的掌控和理解,以及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方法,跟其他年齡段的人差別很大。95後 是長在虛擬世界裡面,現實世界只是補充。他們的需求要得到滿足,但是年長的人又很難判斷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誰能吸引這個群體,誰就能在文化娛樂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三、中國文明的地理視角!

聽完得到後小惡魔第一個想知道的是中國的領土在世界上排名是不是第一?從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列表(wiki) 來看,整理幾點資訊如下:

第一、“世界總面積”:全世界地球表面總面積的陸地總面積是 148,940,000 km²(29.2%),水域總面積 361,132,000 km²(70.8%)。陸地的面積約 1.4 億多平方公里,而水域(應該是指海洋+淡水面積)則約為 3.6 億多平方公里。

第二、“亞洲”: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面積有 44,579,000 km² 約為 4,457 多萬平方公里。(從 七大洲面積表 的數據來看,我猜前面統計的數據應該是包含了扣除海洋後的水域面積吧,後面的國家領土面積就暫時這樣來解讀,如果有人提供正確的資訊請留言提醒更新。

第三、“俄羅斯”:前蘇聯在 1991年 解體後的俄羅斯仍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即使是不包括克里米亞半島在內的話,面積都還有 17,098,242 km² 約為 1,700 多萬平方公里,前蘇聯解體前的土地面積曾有 22,402,200 km² 約為 2,240 多萬平方公里,真是很強大的國家啊!希望他們永遠要當世界的好人 Q..Q~

俄羅斯領土有多大呢?俄羅斯的領土比第五大洲南極洲還大,而歐洲則是排名第六大洲,吊車尾的第七小洲是大洋洲


第四、“加拿大”:加拿大領土面積是世界第二大的國家,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包含加拿大所屬的水域(這段敘述應該可以加強佐證上面第二點的猜測),總面積有 9,984,670 km² 約 998 萬多平方公里,魁北克有獨立運動存在,面積未來可能變動

第五、“美國中國”:有趣的來了!我心目中認為世界第三大領土國應該算是美國,我認定的數據是不算領海面積的有主權的陸地和內水面積,所以面積數據是 9,631,420 km² 約為 963 萬多平方公里。

第六、“中國”:中國有好多「聲稱」的領土,大概是過去常常打別人和近代常常被人打的歷史因素,而其中對個人而言覺得不蘇胡的數據是:「聯合國的數據包含中國直接管轄地區,有兩個實行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和另外包含中國「聲稱」擁有主權,而由中華民國實際管轄的臺灣地區。」,扣掉有爭議的領土面積是《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列明的 9,572,900 km² 約為 957 萬多平方公里,略輸美國列居第四大領土國。

第七、“大洋洲”:大洋洲是七大洲裡面最小漢的,中國扣除所有「聲稱」的領土和水域後的面積,都還比大洋洲還大,所以大洋洲排在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列表(wiki) 列表的第 12 筆。

第八、“中華民國”:目前中華民國只剩下 36,197 km²。1949 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前,中華民國統治區域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和其他地區,共計 11,418,174 km² 約 1,100 多萬平方公里。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出現共產黨攪局的話,中華民國是可以穩坐第三大領土國的,現在給老美撿便宜去了...

研究完領土的世界排名後,接下來整理一下這段得到

首先是中國的統一主要是先經歷了地域的統一,而後是政令和制度的统一。地域的統一是發生在西周把夏、商、周三分歸一;而政令和制度的统一則是指秦漢時代的歷史。

再來有個特別的專詞「三代王都線」,說的是北緯 35 度線。古代最主要的路有四條,南北方向有三條,東西方向有一條,它們相互交叉,形成了三個大十字。最重要的交叉點是「天下之中」的河南洛陽。中國古代所有重要的王都,都在這條線上,李零把這條線叫做「三代王都線」。

最後從這段得到發現,原來中華民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K好玩的,從兵法地理因素來看是這樣的...在地理學上有一條十分重要的分割線,這條線從東北的黑龍江省愛輝出發,到西南的雲南省騰衝為終點。從地理上看,這條線以西以北都很高,以東以南都很低。中國古代兵法家提出,從西北打東南是順勢,從東南打西北是逆勢,而逆勢一般是沒有勝算的。

反攻大陸不能靠打的,要用...所以長年以來兩岸最重要的共同口號就是要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對岸同胞啊!

最後要 LDS 一下這句話:“先進難免挨打”,這不只適用於國家歷史,在職場和商場上也很好用。所以大家看開點:哩丟愛拎奈!原諒那些不懂事的後輩吧...原諒應該原諒的發洩應該發洩的接受應該接受的放下應該放下的把握應該把握的珍惜應該珍惜的感謝應該感謝的:然後活在當下!


四、吳曉波:中國經濟有三個新趨勢!

第一個趨勢、供需錯配:消費者雖然願意花錢,但是買不到優質的產品。中國的中產階級數量超過1個億,他們願意為好的服務、好的產品買單。

第二個趨勢、優質產品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未來五年內產業大升級,將會淘汰掉大部分傳統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要生存就必須研發和生產品質好的創新型產品,針對消費者想要購買優質產品的需求來做產品,肯定能成功!

第三個趨勢、產融資本產業資本,指的是來源於實體企業的資金;金融資本,指的是來源於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的資金;產融資本,就是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結合。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在資本寒冬裡從供需錯配的市場趨勢中,找到機會市場研發和生產出消費者想要購買的優質產品,自然能從產融資本要到幾個暖暖包,沒準還能收到一個暖爐,這樣就不怕他冬天有多長了...

這幾個趨勢說起來簡單,要是想深入挖掘的話,你會發現中間有巨大的潛力和機會。這個資本寒冬會持續多久,誰都沒有辦法預測。但是隨著未來中國的產業變革,創業者仍然有機會獲得巨大的財富。前提是,要理解趨勢並且順應趨勢,才有可能發現其中的商機,才可能順利渡過資本寒冬,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領跑者。


@吃乾貨Review@
人類的歷史就像超放大版的人生一樣,會從幼稚無知漸漸懂事成熟!人生要自由快活,也要懂得對過去原諒放下;歷史需要的原諒放下,相對也要付出超大倍的能量才能完成:發現應該發現的!從今天的得到你發現了什麼?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