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偉大的領導者,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導師!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吃乾貨Review@
領導者要把重要觀點和決斷總結成「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變成可以傳授的理念,能夠在組織裡清晰地溝通和傳承。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這個「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可以傳授的觀點理念,通常有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想法 :偉大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這個核心思想也反映了領導者清晰的商業思維,領導者要能夠闡明這些思想。
第二個部分、價值觀 :領導者的價值觀要和想法一致,組織的價值觀包括是否能認可貢獻、坦誠溝通,以及促進團隊合作。
第三個部分、情感能量 :領導者在傳授他的想法時,能不能投入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做一些關鍵決策的時候,情感投入更加重要。
也就是說,領導者要群眾說服能力,並且簡單明暸不拖泥帶水的闡述能力,讓你的跟隨者不但願意相信你,更必須要聽得懂你的想法和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夠真的按你所預期地實現出來。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刺蝟和狐狸的分類法非常著名,它最早來自於公元前 7 世紀,希臘詩人阿爾洛克斯的一句話: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刺蝟堅持一種普遍原則,萬事萬物都堅持用一種理解來解釋。狐狸追求更多知識,無論是相矛盾的還是互相連接的。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或者你身處不同的領域,有時你應該用刺蝟原則來處理事情;有時則應該用狐狸的多變來適應和學習。我個人喜歡狐狸,因為我感覺自己像刺蝟一樣,很不懂得變通。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土井英司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 》一書中,介紹了從書中畫出重點的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那句看起來不舒服的話,要畫重點!>
當你讀到覺得「對!沒錯!我想的果然沒錯! 」的部分,別畫線! 土井英司認為,這只是「自我陶醉 」,確認自己的正確對你的成長不但無益,還會讓人變得偏頗,無法接受新思維與新方法。他建議,當看到一句讓你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話時,務必要畫線。
畫線,要畫在有新發現、有幫助、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才能幫助成長。
難怪我一直不能成為一流的人,原來我過去看書畫重點都錯了,我在同溫層裡取暖,所以根本學不到好東西。
<第二個原則、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過不讀!>
書裡常常會混入作者不經意寫下的謊言與誇大,「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明確的例證、詳盡又具體的故事、第三者的證詞等足供判別真實性的資料,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讀 。」有些商業類書籍會收集令人感動的名言佳話,土井英司認為這些內容也不是很重要,雖然名言是心靈的養分,但跟做生意沒有關,作者怎麼把生意做成功了?他採取了哪些行動這才是你需要知道的。
我又中一招,那本書我買了就是相信作者呀~所以他講的我都信了...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入流了@@
<第三個原則、畫線要畫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土井英司以管理學課本《管理學》中的一項研究為例,研究結果顯示:只有產能高的員工才會感到充實,充滿了鬥志,反之則不然。其中的因果關係是,員工有沒有鬥志只是結果,原因在於工作表現好壞。如果看完這句話,面試時錄取了一個自稱工作很拼命的人,當他失去鬥志時也會失去產能,因此錄取或培訓員工時不能看他們的鬥志,要設法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才對。
沒看懂案例...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小孩有病,大人吃藥!什麼意思?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從旅行看中外孩子教育
#二、和孩子做朋友但別過度
#三、聰明的人也更長壽
@吃乾貨Review@
小孩有病,大人吃藥?小孩看起來像是生病有問題,但事實上要接受吃藥治病的是大人。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是在愛小孩和讓小孩學好的方式,事實上會讓小孩感受到害怕和越來越偏差的行為。
一、從旅行看中外孩子教育
孩子就是父母養出來的,當小孩有偏差行為發生時,最重要的不是罵小孩,也不是急著去怪跟另一半學來的,應該想想自己怎麼能去影響小孩變好。如果沒有從小建立起你對孩子的影響力,到了青春期孩子跟著朋友學習時,那才是真正令人頭痛的時候。
再來分享這篇文章《有病的不是孩子 》(作者:楊佳寧)
基於好奇,作者瀏覽了新北市衛生局在網站上分享給大眾、由精神科提供的過動症篩檢表:「很難專注於工作或遊戲活動 」、「很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 」、「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 」、「東西亂七八糟 」……連成人都不能輕易做到的事,居然要求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做到。還有這一項:「發脾氣 」,哇!這是聖人等級的標準!如果碰到一位性格略微挑剔的父母,不是全都會在高分區打勾?我無法同意這樣一份精神科量表能測出什麼來,畢竟只有聖人、死人和不誠實的人,才可能坐落在「完全沒有」欄。
作者在研究環境景觀、孩童戶外活動空間之際,發現有許多學術研究顯示,接觸自然環境也能治療所謂的「過動症 」。美國作家羅夫(Louv)的得獎著作「林間的最後頑童──救救我們自然缺乏症的孩子們」,便網羅了許多環境教育學、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例如紐約州立大學的維爾絲教授(Wells)發現「 不分貧富,居家環境多了自然綠意,孩子的專注時間就延長了 」。瑞典的研究人員比較兩家幼兒園:一家的遊戲區僅有矮樹和步道,且被高樓包圍,另一家的遊戲區在果園中,周圍是樹林和原野,結果第二家的孩子,無論運動協調度及專注能力都較好。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景觀與人類健康研究室,十餘年來已針對自然環境對於「過動 」的治療效果進行多項研究。研究指出,充滿綠意的戶外空間可以啟發孩子的創造力、促進孩子和大人的良性互動,更可消減「過動」。 該團隊於 2009 年發現,被診斷為「過動 」但沒有服藥的孩子,只要在自然公園裡散步 20 分鐘,就會明顯好轉,而且成效勝於在市中心或住宅區散步。
此外,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部門發現,學前兒童每天多看一小時的電視,在七歲前產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問題的比例就多10%! 羅夫因而鄭重呼籲,比起充滿不確定性的現行藥物治療,讓孩子們多接觸自然,同時減少看電視,才是解除「過動 」的長效良藥。
二、和孩子做朋友但別過度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心理學家 Richard Weissbourd 說:很多家長模糊了一個界限,那就是與孩子親近和當孩子的好朋友是兩碼事。他認為如今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和朋友相處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甚至「有的家長用孩子來填補朋友的位置 」。如果家長太依賴孩子,從孩子身上尋求親密感,這可能會對孩子的道德發展有負面影響,心理學家把這個過程稱為「理想化」。這會讓孩子在一段時期內把家長理想化,並吸收同化家長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理想。
跟孩子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不必要跟孩子們當好朋友,適當的角色認清很重要。做父母無非要的就是希望小孩有任何事情都能來跟你商量,而你從中能提供孩子最佳的選擇或建議。朋友是用無腦相挺換來的,那種不顧一切、不計後果的支持是很不負責任的! 這是青春期孩子們認定的朋友。做父母的我們,要選擇當良師、顧問,培養讓孩子“敢”跟你談任何事,不會因此挨罵、受罰或被限制。如何和諧地引導孩子在安全的原則下給予最大的嘗試空間,這就是父母要修習的課程。
三、聰明的人也更長壽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顯示那些兒童時期智商測試得分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得分不高的人更長壽:這就是說聰明的人會更長壽!
另外,與那些智商得分最低的 10% 人群相比,智商得分最高的 10% 人群患上冠心病和中風等疾病的可能性小一半,智商得分比較高的人往往更不容易患上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即便將高收入等因素考慮進入,高智商與長壽之間仍存在關聯。
目前,在認知流行病這個新領域中,有一種理論認為,智商更高的人更健康,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善於聽取健康建議,比如戒煙等;或者是他們收入更高,進而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醫療服務。在他們的背後,也有可能是因為遺傳原因,不過目前這種基因決定理論還處於假說階段。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與朋友或家人的約會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12個破壞好心情的壞習慣!
#二、培養一百萬個AI人才
#三、奇點大學創始人談未來大學
@吃乾貨Review@
約會就是面對面跟家人或朋友們拋開手機的干擾,好好地吃頓飯或喝杯咖啡,天馬行空的聊上一個小時!和約會一樣重要的事情是享受孤獨,經常給自己十分鐘、一小時或偶爾一整天的獨處時間,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或放空,這樣對於消除憂鬱和焦慮是有幫助的。
一、12個破壞好心情的壞習慣!
這十二個破壞好心情的壞習慣是:走路的時候無精打采、任何東西都要拍照、讓霸凌者佔你的便宜、從不進行體育鍛鍊、拖延症、處在有害的婚姻關係中、人生太過於嚴肅、不睡覺、從不獨處、不與他人進行真正的對話、沒有手機無法生活、一心多用,我來分享其中五個的感想。
第一個、走路的時候無精打采 :這一點的建議簡單說就是抬頭挺胸 ,抬頭挺胸 走路可以讓人看起來有活力而且有自信,不管你任何時刻的心情如何,抬頭挺胸 都可以幫你打氣恢復心情。所以我經常注意自己是否有抬頭挺胸 ,並且也要求小豆豆養成抬頭挺胸 的習慣。
第二個、讓霸凌者佔你的便宜 :關於職場霸凌的部分,如果不是接受強力的心靈訓練,光是看醫生談談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是很難快速見效的,就怕霸凌者的破壞速度遠超過醫生幫你補血的恢復量,那還不如再換個職場比較實在點。
第三個、拖延症 :在知識速食 的文章裡談到拖延症的部分,小惡魔最推薦的就是這篇「如何打敗分心? 」裡的方法和《終結拖延症 》這本書,可以點擊過去再複習。
第四個、從不獨處 :我很喜歡獨處的時間,在獨處的時間裡我的工作效率最高。然而這裡要說的獨處是讓你好好的想到自己、重視自己、為自己做一些事情,這樣可以避免憂鬱和焦慮的情緒慢慢滋生。
第五個、不與他人進行真正的對話 :喜歡獨處的我如果不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就很容易發生超過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沒有跟家人以外的人說過話,這時候我就會發生講話非常不流利的情況。所以呢!我現在就開用語音輸入法來解決問題QQ...不是啦~其實問題一直都沒解決,只是我很想每個月都找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吃飯聊聊天,所以有看到這個內容的朋友們,快來幫我完成這個願望吧!
二、培養一百萬個AI人才
對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巨大挑戰,最好的方法是學會使用那些人工智慧的工具,成為可以利用人工智慧發明解決方案的族群,這就是小惡魔在知識速食 裡常談的觀念。我們不要等著被培養,從現在開始就要主動的去學習和挖掘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和知識。
人工智慧驅動的社會,讓人們可以更有系統地做出更有智慧的決定,讓重復性的勞動自動化,節省人力和時間。
三、奇點大學創始人談未來大學
在未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不是由人類教授提供的,而是由人工智慧提供的。因為人工智慧瞭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個人喜好,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教育。而大學也要適應科技發展,應用人工智慧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
所以接下來會變化得比現在快更多,在未來的十年你必須學會這些人工智慧的工具,因為二十年後人工智慧將會發展成各種系統,人類的生活將會對這些系統非常地仰賴,這時候你不是成為神人就是無用之人(哲學家眼中的人工智慧未來 :《人類大命運 》)。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作領導最難學會的就是驅蟲除害!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談精神文明
#二、如何拯救報紙?
#三、給應屆畢業生的三個建議
@吃乾貨Review@
我們都期待領導對不作為、胡亂作為、不能作為、假作為的幹部要末位淘汰,以激活正能量!不過我們最熟悉的狀況一直都是劣幣逐良幣...
一、談精神文明
一樣是在裁員,很多企業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公司的因素,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策略調整以及外界的觀感如何,但是對內部來說大部分來說都搞得人心惶惶,因此讓有些有能力的人就會開始找外部機會。以至於裁員不但誤砍了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也順便嚇走一些有人才,而使企業越來越沒競爭力而更虛弱。
看看人家華為搞得,就是老闆一付很有擔當地要替認真為公司著想的人出一口氣,比方說傳出裁員兩萬人的消息時,故意敲鑼打鼓告訴大家發了約五十億台幣獎金給所有“在職 ”員工,感謝他們“為公司節省的成本 ”。一樣是要處理掉薪水較高的資深員工,人家就劃了一條三十四歲的線,講了一段漂亮的話: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三十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一樣是公司算計利潤求生存,對過去那些粗魯的公司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處理的過程而已,但是華為給人的訊息是要處理無法為公司努力的員工,並且對於可以有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白話點說,過去大部分的公司給員工的感覺就是要殺雞儆猴的味道很重,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可是華為意思雷同但是卻清楚讓員工知道,咱們公司有鞭子也有蘿蔔,要吃哪個只要走對路就吃得到了。
二、如何拯救報紙?
首先,出版業已經不能再死守著實體為主,電子化、行動化不是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 先看懂這點後才能專注在怎樣創造利潤,甚至是遠比以前更大的利潤。
好,那麼回頭來看今天得到 講的一個關鍵因素:最內容的產業必須專注於讀者而不是廣告商。 現在的讀者資訊發達到泛濫,他們不必再委屈吞下廣告才獲取內容,甚至最大的痛點在於太多東西丟到眼前到底哪些才是值得我看的?如果能透過人工智慧解決這個問題,幫我分配好處理資訊的時間,並且非常有效率的執行,別讓我把時間花在垃圾資訊上,我會願意為此付費,如果它值得的話!
還有,真的把內容給我,不要在標題上耍小聰明,你可以為了引起吸引力給個漂亮有創意的標題,但是不要掛羊頭賣狗肉,那樣的流量除了讓瀏覽數好看外,我實在不懂那樣做會有淨利產生嗎?
三、給應屆畢業生的三個建議
我覺得要應屆畢業生找到可以鼓舞人心的公司是比較困難的,通常這要靠點運氣,因為重點不在於公司,而是你到達的那個單位是不是值得你待著。我給的建議是別怕嘗試也不要死撐,附上這篇文章的標題代表我的意思《寧願一年換365個工作,也不讓工作消磨志氣365天! 》
接下來我要補充一下“獨特性 ”,我擔心有人會誤解為要與眾不同而搞成特立獨行,簡單想就是:你能帶給公司他們沒有的且有用價值嗎? 這就是你在這家公司這個單位的獨特性 ,創造出一個你被需要而無法輕易被取代的價值,是這種獨特性 ,就好比第一個主題華為要可以為公司貢獻的人,而在這裡你要再縮小這個解釋,這個貢獻只有你才能產生出來! 這樣應該不會對“獨特性 ”有別的誤解了吧!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連小三都會的行為成癮自制方法(超簡單!)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教育行業的未來走向?
#二、如何克服手機上癮症?
#三、平台創業仍有機會!
@吃乾貨Review@
解決行為成癮,設定使用時間是最簡單便宜的方法,像小豆豆現在都自己使用 iPad 計時,自行管理平日半小時、假日三小時的 AppleTV 和 iPad 使用時間,假日還因為省吃儉用結果沒把三小時用完。如果連一個小三都能學會的自制方法,任何成年人都沒問題吧!
一、教育行業的未來走向?
就這篇得到 的三個討論來分享我的觀點。
<第一點討論、人工智慧會取代老師嗎?>
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老師扮演的工作可能會轉變。我之所以主張老師不會被取代的原因是,學校提供知識只是眾多功能中最微薄的一個,學校最大的價值是給了我們踏入社會前群居生活的訓練,這是人工智慧永遠不能取代的事情。連結人類之間的社交關係,和處理社交問題就是需要更成熟的人來給心智正在成長的孩子們。要我把小孩最重要的心智成熟階段交給沒有靈魂的AI,做不到! 這是我認為『老師』這樣的職業不可能會被取代的論點,年紀越小越需要老師和學校的環境。
<第二點討論、大型直播課這麼火,前景怎樣呢?>
我不覺得一對一會是最好的線上平台盈利模式,各種傳授知識的目的可以搭配一對不同數量學習者,各自的效益會不同。但是對於補教來說,如果只是想著一對一在教學模式上最簡單,就認為這會是線上教學的趨勢,這樣反而賺得比較少,應該跟現在的線下補教比起來,一對一對補教機構和名師來說應該更難賺吧?所以我推想一對N的N一定會演變出一個利益最大化的N,至少對補教機構絕對不會是一對一最好賺。
<第三點討論、純在線教育模式有前景嗎?>
看領域的話我覺得是可以的,以企業來說 e-Learning 已經行之有年了。分階段、分條件、分目的來透過線上教學完成是可行的,甚至包含發證書,只要防作弊的機制夠的話,完成線上教學與測驗後所取得的資格可信度也會越來越高,可以努力看看。
二、如何克服手機上癮症?
我覺得要透過安裝插件或外掛來克制行為成癮很難,一來只能解決軟體方面,二來很多人大概連安裝都懶。真的有決心要戒的話,只要清楚規劃好時間分配,就是最好的工具和方法了!如同在乾貨Review裡說的,連我小三的兒子小豆豆都會這樣自制囉~而且還自己想到用 iPad mini 的時間App做計時,我還計劃隔幾天後要恐嚇小豆豆,如果我隨時抽問他不能回答出已經用掉多少『分鐘』,我就要當作當天額度用光...結果我梗還沒鋪完,就看他打開 iPad 回答我精準的時間,後面準備好要恐嚇的話只好吞下去了。
再來介紹一下這篇得到 引用的原文書《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 》:這是一本針對當代人類最迫切的研究與解方,揭發科技成癮的幕後成因、緩解成癮,甚至「反向成癮」的書。在這與科技共生的時代,讓商機與人類福祉一樣能一同繁榮!透過反向成癮,作者解釋人們如何利用成癮性產品做些有益身心的事。改善彼此的溝通、消費與節省金錢、設定工作與娛樂之間的界線,以及如何減輕其最破壞性的影響,對我們下一代的健康與幸福及己身的福祉多多著想。
三、平台創業仍有機會!
今天學到了!運貨的平台這模式不錯,只要大公司投入資源做對趨勢後把基礎建設搞好,那小公司就準備好建構運貨的平台。就像 Web2.0 時代經營內容平台很粗本,可是透過生產內容再賺一筆的行銷寫手個個口袋都滿滿的。
就像現在演算法的時代,小公司要搞深度學習或人工智慧何其難,可是如果當各大巨頭把基礎建設鋪好了之後,那我們就可以當那個搬貨的!搬什麼貨?所有企業都想知道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怎麼幫到他們公司成長,而這時候搬貨公司就可以深入研究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工具 ,建立起可以服務其他企業的中間平台。
那小咖的有什麼參賽權嗎?流行一陣子很久的網賺文平台也很有趣,邀請大家來發文和分享,把流量搬到平台來,而平台因為藉由大家自己發文+分享把流量搬進來,賺到的廣告收入在分潤給這些內容創造者。不過平台目前的文章大多都是以農場文為多,雖然有鼓勵原創文,不過這其實很矛盾,我能創造出優質的原創文,何必放到網撰文平台來染黑呢?所以,做垃圾文的利益最高,這種網賺文挺有趣的!
2017-06-14:補充《一台車、一名外送員都沒有,菜鳥物流如何霸凌全中國物流業,惹順豐不爽? 》,平台搞好了咱們就乖乖當搬貨的小弟就好啊~(這篇文章分享是幽默,順豐看到別認真! )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你那麼努力也沒人看見,你當然也看不到我的努力T^T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產品即媒體:別浪費自家廣告位!
#二、贏在終點:美國中學這樣教學生
#三、管理不是定規矩,是破規矩!
@吃乾貨Review@
現學現賣^^...向「消極杯」致敬,別緊張,我並沒有要走消極路線。那就來順道說說「努力沒人看見」這事,我覺得這代表你真的還不夠努力,因為努力還包含『判斷正確』這方面的努力,你不能把自己一昧蠻幹苦幹卻對別人或團隊幫不上忙的努力,而要求認同或一起承擔你判斷錯誤的後果。而會經常為自己努力討拍的人,要試著接受別人的建議,甚至是另外一個人、再另外一個人...直到你努力對了為止,千萬別陷入自己一個人的思想流沙裡。
一、產品即媒體:別浪費自家廣告位!
上海有一家牛肉火鍋店標榜著「吃一頭十六小時前還在散步的牛 」,這句話看起來有點聳動,對於有慈悲心的人來看會很難接受,不過卻是用來傳達「新鮮 」最強的標語。別想那麼多的話,這個標語可以馬上拿去用:吃一頭十小時前還在散步的牛 、吃一頭十小時前還在玩泥巴的豬 、吃一盤30分鐘前還在曬太陽的燙青菜 、吃一盤來自昆蟲樂園的沙拉 ...等,我覺得從小到大學到最實用的一個知識技巧就是:舉一反三!
再來說說消極杯的消極男子的走紅,討拍取暖是人性天生的需求,只是隨著年齡漸增社會的價值枷鎖會讓你把它們關在心牢的最深處,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很自然的方法帶出無奈的心聲尋求同伴的+1,於是桌上放一杯消極杯就能很輕鬆獲得共鳴的回應,工作的時候彼此就因此獲得些許的壓力釋放。
負能量反而比正能量更能在年輕族群中流傳...
二、贏在終點:美國中學這樣教學生
解決問題式的教學 :這種教學方法,不直接把具體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通過問答、交談、爭辯、誘導或者暗示,把學生引向預定的結論。
解決問題式的教學看上去很隨意,其實對於學生和老師的挑戰是很大的。對學生而言,學生本身的基礎要扎實,要有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則只能是低水平的討論。對老師來說,既要有技巧地透過提問和評論來引導學生,又要忍住不講太多,還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
最近也遇過花了好幾萬的課程,結果大多時間都是學員們自己研究討論,而老師講課的教材卻不多,好幾天課程的內容其實都是由學員們一一發表後由老師連結而成,想把花掉的學費賺回來的方法就是積極參與討論,參與態度不對的同學在結束後通常都會覺得錢被騙了,所以要搞清楚這些課程的價值是什麼!如果自己不是很積極主動的人,千萬別浪費這筆錢,應該去選擇普遍知名的教學單位,例如有跟政府合作的教育機構,才會比較適合你。
三、管理不是定規矩,是破規矩!
說到管理,不可否認我也覺得定規矩是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定規矩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在避免例外,然而,管理能力的強弱通常都在例外發生時才來見真章。
對於這篇「管理不是定規矩,是破規矩 」的得到 文章,從管理學是指導人們形成規則和規矩 ,到告訴我們「管理學的目的是讓你有能力‘破局而出’,也就是打破規矩。 」,然後舉了超商大減價的事情,這是在講營銷手法吧...怎麼跟管理的定規矩連起來,實在不解,但是我卻對超商大減價的手法覺得很有趣。
在現在的行銷知識裡,對於這些減價的商品我們稱為「流量商品 」,就是把客戶勾引上門用的,甚至有些流量商品是負毛利的。在統計來看跑到大賣場的客戶東買西買的,大部分都會發生過度消費的狀況,畢竟都出門一趟了對荷包下手當然會狠一點。至於會不會把客戶搞糊塗了,科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iCheck App。所以現在賣場 DM 必須經常有一堆特價,我想是被市場文化搞得非得這麼做不可,大過於什麼管理或行銷的目的,因為所有的商店都有很多商品在特價,除了鄉下雜貨店外,現在哪家商店敢在店裡沒有一件商品在做活動呢?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快速升遷的方法就是真心真意幫你的上級晉升!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雲谷學校馬雲自述如何辦學
#二、中國微商行業研究報告2017
#三、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晉升?
@吃乾貨Review@
大家都知道不要跟上面的搶功勞,至少也知道盡可能不要跟同級的搶功勞,更不要跟團隊成員搶功勞!另外你最需要知道的是,只要是對你的職涯有幫助的任務,就是不計報酬地努力去做,當然也不必在乎功勞誰分多少,因為你該獲得的收入早就入帳到你的生命中了,看完《人生 轉‧運‧站》就會更懂這個道理了!
簡嫚書 × 曹佑寧幽默演出《人生 轉‧運‧站》| 命運由你作主
VIDEO
一、雲谷學校馬雲自述如何辦學
教育這個詞,是「教」和「育」兩個字,它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是教授知識;育,是培養文化。
東方社會的教育就是太過專注於教授知識,而在培養文化上不夠重視。如果不能改變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政策,那當父母的可以有彈性地調整自己可控的策略,我們讓學校擔任最大的知識教授這部分,而孩子放學後盡可能別再繼續著眼於數學、語文...等這方面的補習或自習,應該多陪孩子玩喜歡的事情,比方音樂、運動、美術...等。
另外,我不覺得這篇文章說的人類可以靠創意、創新和創造這三種能力和機器競爭,因為這些事情機器都能辦得到!只是誰好誰壞會很難說,即使同樣的東西都讓同一個人來做,也可能有好壞的差異。但是!機器卻可以大量且穩定質量並永不停歇地做這三件事情。而我要說的是,太多人把人工智慧拿來跟人類競爭做比較,然而焦點並不是在人和機器的競爭,而應該是你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取得掌控機器的技能。
所以我說,未來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可以掌控機器的人,一種是被掌控機器的人用機器掌控!
二、中國微商行業研究報告2017
微商指的是企業或個人通過微信、微博等互聯網社交平台,進行商品線上分銷的商業活動。更多關於微商的定義,可以再看過「中國微商行業2016 」這篇文章內對微商廣義及狹義的描述。
微商主要包含三類:品牌微商、平台微商、個人微商,底下有一張微商產業分佈圖,這些圖片截取自《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 》。
在中國微商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從 2015-2017 年之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微商發展的政策文件,非常有利於微商產業的運營。
微商從雛形期到現在的回暖及升級期,預估 2019 年的微商規模會接近一萬億元人民幣。不過現在微商的「三無產品 」(指的是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來路不明的產品。 )還非常多,因此產生的問題很多,這些都有待國家規範的落實,和巨頭們的投入來建構一個更有質量的微商產業。
三、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晉升?
要討好一個人只要拍馬屁就好,要跟所有人都保持好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把你的品格修養好。
除了今天整篇超營養得到 文章之外,過去得到15min 也整理過許多關於升遷的心得文章,底下就給各位列出來再好好學習一次。
#《學豬八戒憑喜感和曝光度找到升遷之路: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第一篇我就真的很推這個跟豬八戒學的升遷之道,我相信在西遊記裡他是讓所有讀者覺得最有喜感的主角了!連豬八戒都懂的升遷之道,難道你連豬八戒都比不上嗎?
#《領導梯隊模型:從小白到總經理? 》:第二個就要講講在這篇文章內介紹的《領導梯隊 》這本書,如果你是想要「高升 」的人,就別錯過這篇文章和這本書。
#《給老闆彙報工作的五個誤區! 》:如同小惡魔開場的主題,幫你的老闆晉升是很重要的事情,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可是卻彙報得一塌糊塗,那戰績一樣是零,你的老闆還能有晉升的機會嗎?
#《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最後要提醒大家,組織裡的「給予者 」往往是最後的“人生贏家”,但是務必要讓自己成為「自我保護型給予者 」,才能對組織產生最大貢獻,持續走在升遷的道路上。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因為你誇孩子的方式不對,反而讓孩子失去勇氣容易放棄!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閒置經濟,二手交易的黃金時代
#二、如何抓住知識付費機會?
#三、誇獎孩子的三種模式?
@吃乾貨Review@
以後不能再往自己臉上貼金說:你都是遺傳到我才會這麼聰明...應該要跟小豆豆說:這是你平常有努力用功,才會有這麼好的成績!(不能證明自己聰明的基因實在好委屈啊~)
一、閒置經濟,二手交易的黃金時代
對二手市場有興趣的人,這篇騰訊研究院 的完整文章值得仔細看清楚,這邊小惡魔把網頁找出來了《二手交易點燃分享經濟的另一個高潮 》,另外也轉成 PDF 方便大家收藏學習(點我下載網頁PDF檔 )。
底下就看看小惡魔對《二手交易點燃分享經濟的另一個高潮 》這份報告中三個錦囊的讀後心得:
第一個錦囊、新品交易 :如同報告原文舉例,可以用二手貨換新品,依這個概念進行延伸,說不定能建構出讓大家熱衷把二手貨拿出來交換的意願。
第二個錦囊、低線市場 :由於一線城市消費力大增,如果可以讓這些有旺盛消費力的人,輕鬆地把讓他失去熱度的二手商品拿出來流通,補充他們下次衝動的能量。再把這些二手商品往省吃儉用的三四線城市推進,這是一個很單純的流通概念,而中間誰能搭建起最有賺頭的系統,就能先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第三個錦囊、海淘市場 :如果騰訊對中國推出的錦囊都想到要往海外進軍,那身處小島的台灣,就別因為自己的地域而劃地自限,拿起第三個錦囊進行發想,說不定就有機會超車了。
我覺得二手市場經營的重點,就是如何讓有二手好貨的人願意把它拿出來,而且還要是拿給你。現在銷售管道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去解決取得物美價廉的二手好貨難題,就是致勝關鍵!
二、如何抓住知識付費機會?
今天得到App 告訴我們,設計內容產品要注重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考慮用戶預期 :滿足客戶預期的省時間、省成本、想宅在家裡學技能...等,這些核心目標要先定義清楚。
第二個要點、考慮用戶的學習體驗路徑 :就是要規劃一套讓用戶從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比方說由淺入深,或者直接實際操作,循循善誘維持用戶高度的學習動機,降低半途而廢的機率。
第三個要點、考慮學習過程中的交互邏輯 :學習的過程要能互動,不過可不是要你指派真人去互動,沒有真人互動反而會讓用戶更願意使用! 怎麼說呢?比方說我玩過的鋼琴教學App,她會在我頻頻出錯的時候觸發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過程就像手把手地教導和練習,練習過程中如果在某個地方卡得很嚴重,不但會重複練習相同的地方,而且還會出現更詳細的教學說明,這就讓我感到有被照顧的感覺,可是又不會覺得很糗,因為當時我心中出現的OS是:好險機器不會笑我!
三、誇獎孩子的三種模式?
看下去之前,要先理解 Dr.魏 所區分的兩種心智模型:
固定型心智模式 :天賦決定 ,人的智力、能力和品質主要是先天決定的,後天改變的餘地不大。
成長型心智模式 :後天努力 ,先天佔有部分影響,可是通過後天努力仍可改變。
如何朔造出孩子的心智模型,取決於平常時父母的誇獎方式,不是偶爾跟孩子講講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就以爲孩子就會養成這種觀念,說不定你的淺意識就是想證明是自己的基因好,結果反而讓小孩以為是天生聰明,跟他是否努力無關。(這是我以前平常開玩笑的話...今天起改掉這個壞習慣!)
(小豆豆成績好的獎勵願望是:吃爭鮮...)
這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的孩子,會有以下三種不同的後果:
第一個不同的後果 :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 ,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更願意選擇挑戰 。
第二個不同的後果 :被誇聰明的孩子更容易放棄 ,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就會認為這道題解不出來是自己還不夠努力 。
第三個不同的後果 :在被困難打敗後,被誇聰明的孩子可能謊報成績 ,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就沒有這個心理負擔 ,因為他們看重的是努力的過程。
所以做父母正確的表揚觀念是:要表揚努力,而不是聰明 ;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 ;要表揚成長,而不是表現 。從今天之後,你要誇獎孩子之前,先想想準備要給予鼓勵的話術,是否是要表揚孩子的努力過程 ,以及恭喜他所獲得的成長 ,要記得喔!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偉大發明之源是娛樂不是需求?
#二、自居效應,克服冒充者綜合症?
#三、如何避免“拉美化”陷阱?
@吃乾貨Review@
#BeAGiver:或許我們一直在你爭我奪的環境中求生存,因此不太敢相信真的有無私的 #Giver,而當自己必須當 #Taker 的時候又怕欠人一筆。讓我們提升自己成為一個 #Giver 參加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今天文章結尾有加入一個四小時的演講影片「no fear 在人生轉彎處」,講者有 #呂秋遠 #吳寶春 #翟本喬 #常富寧 #葉丙成 #蘇文鈺,一定要看看!
一、偉大發明之源是娛樂不是需求?
過去得到15min 也開過這樣的標題《享樂才是驅動人類跳躍式進步的根本動力 》,我相信現在的人類社會大部分的進步,已經不再是為了和其他物種競爭,或者是攻略隔壁的村莊。底下我找出這段得到 所指的原始影片(可啟用同步自動翻譯 ),透過寬廣的思維去追朔電腦的發明起源,而不是咱們教科書上說的戰爭目的,或者你是從《模仿遊戲》的電影得知的知識。另外找到一支 2010 年時也很有趣的影片,一樣是 Steven Johnson 來說一個我們非常普遍使用的設備的發明過程,我刻意不說出這個設備是啥,希望保留看影片過程中猜到的樂趣給大家。
The playful wonderland behind great inventions | Steven Johnson
VIDEO
偉大創新的誕生(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 Steven Johnson)
VIDEO
二、自居效應,克服冒充者綜合症?
教育真的要拿捏得很精準,我們不能一昧地用相同的觀念教小孩,比如說希望給小孩鼓勵,於是要經常稱讚他拍拍手;可是有時候又擔心小孩因此太驕傲,我們必須潑潑冷水,有意貶損一下,但是貶損的經驗可能會對小孩種下爛草莓,造成他一輩子行為的陰影,讓小孩養成妄自菲薄的「冒充者綜合症 」(wiki )。所以,教育真的要很精準,因為我們傳導的資訊,是會影響到這個小孩的一輩子!
我覺得這段得到 所提到的著名心理學實驗很受用,用這個方式來養成「自居效應 」非常的廉價,或許我們平常就應該積極收集很多跟小孩有關連的資訊,在機會來臨時用來鼓勵小孩你也可以成為這樣的偉人或名人。另外可以用表演話劇的方式,也比較容易讓人擺脫「冒充者綜合症 」,難道這是 Jason 老師半即興表演的源由?(哈!瞎猜...)
三、如何避免“拉美化”陷阱?
私立學校是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所以要能生存一定有他們獨特的競爭力,就算是很有能力招攬富N代來當學生,也是不可忽視的軟實力啊~會有這樣的見解是因為,我常聽到周邊的人想去私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想讓小孩攀上有錢或有權的朋友,會對他未來的人生有幫助;二是因為成績不好上不了好的公立學校,所以送到“好的”私立學校拼個機會看看。所以啊~到目前為止是不是比較不用擔心台灣的教育“拉美化 ”呢?呵呵...我對這方面研究不多,或許有專業的可以出來提供完整的資訊。
對這段得到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二個關於教育評鑑標準 的建議,真的是很有道理!我們不應該單拿教育的結果來做評鑑,因為這樣很容易作弊或形成永久的壁壘,好的教育評鑑應該從執行教育改變的力量來衡量,這段得到 稱之為「增值性評價體系 」,真的是一個很值得推廣的觀念,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官最喜歡的方式是“假借公正而不敢負責的便宜行事 ”規則,從我們的法規就能看到很多例子,這也是台灣民眾對公職司法完全沒有信任感的原因!
第三個建議「關注後 20% 學生 」的想法也很值得去做,這個建議就不一定要用靠膚淺的政府來做,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實踐這個理念,剛好 3/25 我就聽到一個名字不陌生的教授“蘇文鈺 ”的演講。蘇教授因為自己的一個人生體驗,從 30 分進步到 80 分的恩惠,我覺得蘇教授他深信複製相同的人生經驗到初新人生裡,可以為世界埋下偉大的種子! 這不是蘇教授說的話,這是小惡魔對蘇教授做的公益活動的感想。在蘇教授的 TTT(Train the Trainers)計畫裡回答老師的問題,個人回去要做這個計畫的重點是什麼?兩件事:一是“老師自己要玩得開心喔! ”;二是“讓孩子們吃飽了再回家! ”
推薦一下蘇教授的粉絲專頁: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 (用程式教育翻轉偏鄉孩童的世界)
不管今天你怎麼進到小惡魔的這篇文章,不管上面你看的心得如何,強烈建議你一定要撥出四個小時的時間,把下面這段 104 Be A Giver 的直撥影片看完,我保證你一定會收到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感動,甚至是一個最近困惑著你的答案。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人生不是賺到就是學到!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在線教育變化趨勢?
#二、巴菲特致股東,今年的投資建議?
#三、內容付費時代如何開發IP?
@吃乾貨Review@
「當一個有錢人遇見了一個有經驗的人,那個有經驗的人最後獲得了錢,而那個有錢人則只留下了經驗。」人生不是賺到就是學到,我們身邊總是存在很多很有經驗的公司,和存心不良的人。所以,我們想辦法變成聰明人,讓自己賺到也學到!
一、在線教育變化趨勢?
<線上教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四個原因>
1. 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
2. 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3. 一對一直播、一對多直播、錄播直播相結合的整合技術和平台的成熟,滿足了個人化的學習需求。
4. 線上教學成本更低,且通過網路可大量銷售,因此可訂定的價格更低。
<線上教學市場區隔>
線上教學細分為中小學線上教學 、高等學歷線上教學 、職業線上教學 、語言線上教學 ,其中“中小學線上教學”和“語言線上教學”兩個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市場,這兩個市場有個共同點「盈利週期比較長 」。
中小學線上教學 :中小學用戶的消費習慣還需要培養,所以盈利週期比較長。但值得注意的是,職業教育用戶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付費意識強,業界還是會持續爭奪這個市場的用戶。
語言線上教學 :這個市場會持續增長的原因可細分為以下三點。
1. 中國國際化進程加快,外語培訓需求變強;
2. 語言教育需要更長時間的投入,線上教學成本更低,盈利模式也更多元;
3. 直播的線上教學形式可兼顧溝通交流,更符合語言教育的需求,所以能更滿足用戶。
<線上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行動設備 :線上教學的戰場一定會轉移到行動終端設備上,讓用戶隨時隨地學習。
趨勢二、人工智慧 :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在個人化的教學設計。
趨勢三,虛擬實境 :如果將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應用到教育領域,將有機會重新定義整個教育市場。
二、巴菲特致股東,今年的投資建議?
股神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從六個方面介紹了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業務,分別是股票回購、保險業務、鐵路能源等監管資本密集型業務、製造服務零售業務、金融和金融產品投資。
flickr
<股票回購>
即使回購股價很低,有兩種情況也不要回購:
1. 企業需要所有的現有資金,用來維持或者擴展自身業務,而且公司無法承受更大的債務負擔;
2. 收購其它公司的價值,要大於回購遭到低估的公司股票。
<股神巴菲特的強烈建議>
關於投資,股神巴菲特給了三個強烈建議。
第一個建議、長期投資,重要的是成本 :如果整個投資世界分為兩種人,一種是積極投資者,一種是不作為投資者,而且都能達到投資的平均結果,那麼誰的成本低,誰就獲勝。
第二個建議、有三個因素會導致投資成功以後還會失敗 :
1. 好的投資記錄會快速吸引大量的資本;
2. 大量的資本不可避免地會作為投資表現的錨定物。
3. 大多數經理人很少會尋找新的資本,通常是這些資本管理者獲得巨大的利潤,而不是客戶。
第三個建議、持有低成本指數型基金 :但事實上只有少數朋友會聽從這樣的建議,大量向他徵求建議的富人和機構根本不聽。他們會禮貌地道謝,然後就去聽收費高昂的經理人的建議了。
最後,這段得到 提到的彩蛋《股神巴菲特致股東信金句匯總 》文稿已轉存為正體中文,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開連結看看,只做簡單排版還沒有詳細整理。
三、內容付費時代如何開發IP?
IP: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稱為「知識產權」。而今天探討的是從原來的「知識產權」引申出來的「知識財產」。
IP 商業化的三個環節:孵化培育、宣傳運營、授權變現。
<網文 IP 的用戶屬性>
#性別 :男性用戶佔了七成。
#年齡 :超過一半的用戶年齡在 24-35 歲之間。
#消費場景 :前三名是日常消費、移動支付、教育學習。其中日常消費佔比最高,達到 42 %;教育學習主要是年輕的學生群體。
<網絡文學 IP 產業發展的兩大趨勢>
第一、付費內容加速內容價值兩極分化,網文IP+精品製作逐漸成為殺手鐧。
第二、開發世界觀可能會成為未來 網絡文學IP 開發的主要方向。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備而不用,有效處理小孩霸凌事件的四步驟!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有效處理孩子被欺凌?
#二、光陰似箭還是度日如年?
#三、勞動力市場與消費趨勢?
#四、為何創業公司不該有雇不起的人?
@吃乾貨Review@
小孩子打打鬧鬧難免?霸凌 的標準是什麼?我覺得長期和經常就必須很重視,或者一次性嚴重的傷害,可能也要探究其中的原因,是特例還是有隱藏問題。處理得好不只幫到自己的孩子,也會對施暴者有良善的影響!
一、有效處理孩子被欺凌?
先來個知識補給品:「霸凌 」可不是中文自己發明來的,「霸凌 」是取自英文 bully 的譯音,bully 的意思是指「逞威風、欺凌的人」。所以「霸凌 」音與義都說得過去,所以才會覺得很本土的感覺,是吧! (參考自商周:英文的霸凌怎麼說? )
所以,霸凌 的英文是 bullying ,而網路霸凌 的英文則是 Cyberbullying 。 (wiki )
做好準備,最好用不到,萬一遇上了,回來搜尋文章理性處理,整理重點如下,總共有四個步驟:診斷書 、筆錄書 、先見老師 、協商解決辦法 。
第一步、診斷書 :診斷書有生理上的和精神上兩種,即使沒有明顯外傷,如暈眩、嘔吐或軟組織挫傷,都要到醫院檢查,準備一份診斷書。
第二步、筆錄書 :不要只是轉述孩子說的話,要白紙黑字印兩份出來,並且請孩子簽名,做出一份正式的筆錄書 。筆錄的細節必須有時間 、地點 、被打的經過 、誰先動手 、施暴者 、其他受害者 、孩子有沒有還手 、有沒有人用武器 、有沒有老師或者同學圍觀 、還要問問對方有沒有碰孩子的隱私部位 ,如果有,要考慮加入性騷擾 的內容。
第三步、先見老師 :要給老師尊重,不要直接越級找校長或教育局,這樣一下就把老師得罪了,事情絕對更糟糕!保持冷靜,先讓老師了解情況,然後才請老師約對方家長,要讓老師先跟對方家長說這件事。
第四步、協商解決辦法 :解決辦法有幾個“不要做 ”的建議,不要要求老師或學校懲處欺凌者 、不要讓孩子轉學 、不要把事情鬧大 、不要在協商中投訴上級單位 、不要讓學校或老師害怕你 、也不要試圖和欺凌者和解 ,但也不要以懲治欺凌者為目的 ,杜絕下一次欺凌才是重要的目的。
容易被欺凌的孩子都是比較內向沒自信的小孩,所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以及說話的藝術,都可以降低被欺凌的機會。多讓孩子學點課外知識,寒暑假參加一些營隊活動,都是很好的幫助。
二、光陰似箭還是度日如年?
關於“多巴胺”會讓人類快樂的這件事,過去得到 有段音頻「多巴胺是快樂物質嗎? 」可以再聽聽。而對於“光遺傳技術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科技版緊箍咒: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只要拿起手機操作 App 電電員工就好? 》,多了解一下「光遺傳技術 」的知識。
做這個科學研究到底是要幹嘛?在解釋之前先複習一下在「科學到底有什麼用? 」的這段得到 裡,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科學就是滿足科學家自己的好奇心。
大腦中很多部位都會分泌多巴胺,而這次實驗主要研究的是,帕金森病會破壞的腦部特定區域。因為帕金森病會破壞這個腦區,所以帕金森患者對時間的判斷也會出現障礙。而且科學研究已經發現,憂鬱症或者帕金森症的患者,他們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活動更平緩,所以會感覺「時間過得慢」 。而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呢,他們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活動更劇烈,所以會感覺「時間過得快」 。
三、勞動力市場與消費趨勢?
在《2016-2021全球趨勢》報告中,提出了未來的五大宏觀趨勢,分別是民粹主義愈演愈烈 、拉丁美洲機會變多 、勞動力短缺和過剩並存 、實物消費減少,體驗消費增多 、基因技術革命 。這五大趨勢將對商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這段得到 說“人們更願意花錢買更貴但更耐用的商品”,我倒覺得誰不想買耐用的商品呢?比方說在台灣讚聲不斷的“大同電鍋”,不就便宜又實惠。所以在過去產業都以製作可控制年限的商品為目的,認為這樣可以讓企業一直銷售同樣的商品。而現在商品的策略就是不斷改版,利用喜新厭舊的特性,讓消費者在商品還可以用的狀況下,去購買更新更好的商品。
至於更耐用的東西一定更貴嗎?可能大部分是,但也未必,有些耐用品的成本明明不高,卻要訂個高價。不過,這個資訊暢流的時代,不再是商人說了算,除非技術壟斷,否則更便宜更耐用的商品,一定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現在企業想賺錢必須靠創意,不能再靠騙術了!
四、為何創業公司不該有雇不起的人?
總結的一個重點就是要看人才創造的價值 ,而不是只看人才成本,只看成本會讓創業公司只衡量著公司資源 、公司內薪水平衡 、和市場薪資水平 ,因此錯失一個可以替公司完成戰略目標的人才。
要如何判斷人才可能會創造的價值,底下幾個問題有答案了,就算借錢也要把這個人才請進來 。
#這個人過來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該怎麼吸引?可以透過哪些管道?
#該怎麼明確界定他的業績?
#該為他準備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
#如果這個人不行,該怎麼及時止損?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多看效應」在意外的地方讓她看到你,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不一樣的你!
VIDEO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
#一、所有的喜歡都是“熟悉+意外”?
#二、淘寶教育:誰在使用在線教育?
#三、差異點就是創業機會!
#四、產品設計:須符合用戶心智模型?
#五、你比機器人強在哪兒?
@吃乾貨Review@
年底到年初太多趨勢報告出來,都是科技和創業的文章較多,今天來把內容硬轉成把馬子的心法,給還落單的朋友幫個忙,哈!
忍不住還是想說說網際網路的機會,不管是想把服務搬到線上,還是把PC模式搬到移動設備上,今天的得到 都有些不錯的建議,千萬不要錯過!
一、所有的喜歡都是“熟悉+意外”?
「多看效應」,意思很直白的名稱,也就是說你要讓別人喜歡,就要經常讓他看到,但是必須要有點新意,可是又不能太過分。比方說可以在意外的地方讓他看到你,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不一樣的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囉~~
總之,面對這個世界,你不能一味迎合,而是要敢於任性地加入一點新東西,但也不要太新。那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東西,往往是在熟悉和新奇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二、淘寶教育:誰在使用在線教育?
這段得到 小惡魔覺得有幾個重點,首先先講講線上的模式,過去在線上爬起來的零售業,已經開始從線上往線下進攻,主要是因為線上雖然蓬勃,不過可能只有整個消費市場的 1/10,所以線上結合現下正在火紅。不過小惡魔想說的是,很多服務可以開始大力地走到線上,除了這段得到 講的教育之外,治療可能也是個機會。
第二個重點是服務消費接軌實物消費 ,比方說,體育運動相關課程的消費者與運動用品、服飾的消費者重合率達 45%,音樂課程消費者和樂器購買者的重合率也達到了 22%。
第三個重點是三個重大變化的趨勢 :第一是在線趨勢越來越明顯、第二是部分用戶會根據口碑選擇個體老師、第三是一對一和直播教學受到大眾歡迎,錄播課程市場逐漸萎縮,個性化學習未來將是主流。
不過報告的最後有提到楊潤華的觀點認為,教育領域的線上線下並不是一個消滅另一個的關係,而是教育產品的兩個不同形態。
如果你已經是講師,具備線上教學的技術和環境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不過想繼續靠行也行,英文線上一對一教學已經發展一陣子了(比方說 Engoo ),也越來越多補習班採用這個模式在進行,只要補習班跟上潮流正確投資設備,還是有機會在補教界佔有一席之地。
三、差異點就是創業機會!
創業的機會該怎麼找? 這段得到 說的差異點 ,就是提示創業者可以從「PC時代 」看「移動時代 」的差異點 :很多商業模式都是在 “PC 互聯網 ”,也就是“電腦端 ”被認可的,但在向“移動互聯網 ”轉型的過程裡,會有一些很微妙的差異點 ,這些差異點 就會產生新的創業機會。
創業者要經常思考,在“PC 互聯網 ”時代,到底哪些商業機會被證明確實存在,然後在“移動端 ”會有哪些差異點,這可能就是新的機會。而且“移動互聯網 ”發展非常快,風口機會只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一旦落後就很難再追上。
投資人非常關心毛利的變化趨勢,你的毛利可以低,但是要有提高的潛力 。如果你真的給用戶提供的是有價值的東西,毛利率總會趕上你的成本。
投資人的問題每年都不一樣,比如:
2015 年投資人關心的是收入、流水和增長;
2016 年就不提這個問題了,先問你有沒有毛利、獲客成本多少、多長時間能賺回來。
創業者還要把握好創業融資的節奏:
A. 在A輪融資的時候 ,創業者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至少從邏輯判斷上,這個商業模式是可以成立的;
B. 在獲得B輪投資前 ,必須要確立可行的商業模式,因為B輪投資人不可能只為一個概念買單;
C. C輪投資是拿了B輪投資以後 ,再證明這個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比如如果A輪時,你在上海或者北京證明瞭自己的商業模式成立,C輪時就要證明,這個模式是可以擴張到二十幾個城市去的。
創業者常陷入的兩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那了A輪的錢就開始亂花 :創業者拿了A輪投資就覺得自己很牛了,開始大手大腳地花錢,這是最大的一個錯誤。很多成功企業的A輪融資都非常困難,這些公司能夠成功,也因為他們經歷過融資的困難,他們知道融資不容易,所以他們的每一分錢都花的非常謹慎。
第二個誤區、在最開始的時候一下子獲得很多用戶 :如果一開始讓用戶失望了,再想把他們招回來,成本可能要十倍以上 ,所以要盡可能在小範圍內實驗你的產品,先導入幾千個、幾萬個用戶,看他們的反饋和用戶行為是怎樣的,再逐漸放大。
四、產品設計:須符合用戶心智模型?
微信紅包 真的很好玩!不管有沒有玩過,或者不明白到底哪裡好玩,可以看看這兩篇文章《微信紅包 讓馬雲也緊張 》、《自從這群外國人用上微信紅包 之後,他們也加入搶紅包隊伍啦! 》,也許會更能體會微信紅包 好玩的地方。
其實這段得到 已經講了很多微信紅包 設計的奧妙之處,不過網路上還有更多分析微信紅包 的觀點,如果你想設計一款這樣的爆品,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微信紅包 的設計概念。
我覺得這段得到 說的用戶心智模型,是一個很好且通用的方法,用這個方法把用戶體驗的細微感覺設計出來,找到第一個主題說的“熟悉+意外”的感覺,我想微信就是有符合這樣的體驗設計。
五、你比機器人強在哪兒?
未來機器人掌握所有的知識和技能,負責理性的部分,人只負責判斷做事的方法和風格,負責感性的部分,這是人和機器新的合作關係。
相似的觀點小惡魔過去講過好幾次,可以回頭看「未來你的孩子會被淘汰嗎? 」一路延伸回去,就可以了解我認為人類可以永遠領先人工智慧的想法,別讓機器人取代你,機器人是來給人類打工的!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哆啦A夢在1985年就設計 MR 的應用產品,快拿去抄吧!
VIDEO
一、新書:哈佛中國史有啥不一樣的?
小惡魔對歷史很沒轍,所以聽完沒啥感覺XD...所以呼應一下得到 最後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實踐者,因此也是這些問題的回答者。」,所以把三個問題整理如下,有人可以回答或提供參考資料的,歡迎留言分享^^
第一、清朝結束之後中國從「帝制中國」向「現代中國」轉型,可是清朝遺留的一些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這是「現代中國」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二、作者認為清朝是個省錢的小政府,很多政府工作都是「外包」給當地的精英階層,比如說鄉紳。可是當後來清政府面臨國際侵略和內部問題的時候,一個「更大、更強、介入更深的國家機器似乎就成為必要」,這種當時的必要性,又會給「現代中國」帶來什麼後果呢?
第三、像慈善和商業行會這些都是從十九世紀時發展起來的新事物,這些新事物在清朝之後是怎麼發展的呢?
二、新報告:網約車司機的生存現狀!
台灣網路叫車 的習慣沒有大陸那麼隨手自然,還是很多人習慣招手或打電話,地小車多容易找吧~
在大陸要搭 計程車 一定要搞一支有安裝打車軟體的智慧手機,打的(搭車)就能隨叫隨到速度很快滴。千萬別想在路邊招手,不然可能會在路邊吹風吸廢氣傻等很久,或者誤搭別人的 網約車 ,我們就這樣誤搭過還差點被師父(司機)強迫與人共乘,幸好我們車上有大陸同事,態度也很強硬不要就是不要,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肯定是傻傻地答應了。
網約車 ( 網路叫車 )模式分成兩種:
1. C2C 模式:就是私家車進入到平台,然後用戶在平台上約私家車。大陸代表是滴滴、Uber和易到,台灣就 Uber 和 白牌車(但只有電話叫車吧);
2. B2C 模式:企業用自己的車,雇傭專業的司機來服務用戶。在台灣就是「 台灣大車隊 」那樣的計程車行。
截至 2015 年底,大陸共有 計程車 約 139 萬輛, 計程車 經營企業約 8,500 戶,個體經營業戶約 13 萬戶。
「份子錢」:是 計程車 司機向企業上交的承包金的俗稱,是 計程車 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資訊參考自: 兩岸犇報《【第130期】大陸計程車 改革:民眾都關心哪些重點?》
「打的」的稱呼是怎麼來的?
受香港文化影響,北京市民常把「 出租車 」簡稱為「的」(讀「滴」;取自「的士」),招呼 計程車 叫做「打的」(即粵語「搭的」之誤讀), 計程車 司機暱稱作「的哥」(男)或「的姐」(女),計費收據叫「的票」。另外,在馬路上非法招攬乘客的私人車輛,被稱作「黑的」,而利用摩托車或改裝過的殘疾人專屬三輪摩托車來招攬乘客的車輛,被稱為「黑摩的」。
參考自 wiki
其實就像在《 每天得到15min:在光棍節談第四次工業革命 :真的很宅!(161111) 》裡談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說的「 快魚吃慢魚 」的新世界,在這瞬便的時代裡從個人到團體和政府,想要成功的要訣就是快,而且是比別人快!
三、新知:怎樣通過訓練克服恐懼?
小惡魔覺得只是借用科學的方法,講一下已經知道的訓練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不斷的練習和想像,沒有共鳴也不覺得是新知 = =...
我覺得 得到 如果跟 混合實境 ( Mixed Reality , MR) 結合來說訓練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會精彩些,以現在 MR 的技術絕對有機會可以實現 哆啦A夢 的「 試膽眼鏡 ( きもだめしめがね )」。
混合實境 ( Mixed Reality , MR) :即 虛擬實境 ( Virtual Reality , VR) + 擴增實境 ( Augmented Reality , AR)。
哆啦A夢 第 328 話: 試膽眼鏡(きもだめしめがね)
VIDEO
影片取自 YouTube 如遭刪除請見諒
如果影片被拿掉的話,可以看底下的文字故事。
(前略...) 大雄出門時,邊走邊自言自語地想,絕對不能讓胖虎知道有這種道具,不然就慘了,卻不幸剛好被胖虎小夫聽到,他們強迫要問他是什麼事,大雄死也不肯說,小夫靈機一動就到大雄家去試探哆啦A夢,假意是大雄叫他們來借道具,結果哆啦A夢信以為真,就自動拿出了試膽眼鏡。 拿到眼鏡之後,兩人就強迫大雄一起來開試膽大會,規定每個人戴眼鏡在街上走一圈,因害怕拿掉眼鏡就會被取笑,三人抽籤決定順序,大雄抽到第一個,戴上之後,看到胖虎和小夫變成無臉鬼和傘怪嚇得趕快跑走。 大雄走到街上,發現對面有鬼火接瑢,害怕得縮成一團,這時突然聽到哆啦A夢的聲音,告訴他那只是香煙的火,原來哆啦A夢發現事情之後,就用隱形披風隱身到大雄旁邊偷偷幫助他,一路上告訴他很多看到的鬼怪只是一般的人而已。 之後看到了一個大湖,原來只是小水坑,被哆啦A夢告知後就輕易跨過,看到一隻怪牛衝過來,正要逃跑,哆啦A夢拉住他告訴他是汽車,大雄就一路安然回到空地。
接著換小夫和胖虎,因為比較有趣不想破梗破壞看動畫的興致,所以後略...
轉貼自: 哆啦A夢 wiki ,故事跟動畫版是有差異的,詳見 哆啦A夢 wiki 的動畫版差異說明。
四、識字越早,孩子就越聰明?
得到 很快就說了這個結論:根據腦科學的研究,0-4 歲是孩子情感發展的重要階段,識字不是主要目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多和小朋友們玩,提高自己的情商,而不是早早識字,培養記憶力。太早讓小孩識字的壓力,可能會導致他們以後不知道該怎樣跟人交往。所以說,小孩並不是識字越早越好。
不過這邊有一篇以前小豬頭轉存的文章《 聰明寶寶學認字 》看法相反, 幼教很難的!如果你手上已經兩胎以上了,應該對這些文章和知識不感興趣了,因為「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當豬養」,哈哈! 以小惡魔的想法的話,五歲以前就是讓小孩玩,讓他們認顏色和圖案能夠聽得懂和講就好,認字...就留給小時候想當天才的兒童去爭取吧!
@吃乾貨Review@
MR, VR, AR 的生態已經開始在長成,人類的學習和生活型態會開始再度轉變,就像是電燈、電話和網路改變人類的生活一樣,人類轉移地理位置的移動需求將再次降低,更宅的宅經濟等級正在升等當中,即使是賺錢的目的不論是企業或個人,發生在家門內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就像「網約車司機的生存現狀」一樣,只有搶得先機先成為那少數人之一才能拔得頭籌賺到第一波熱金,等到覺得「大家都可以,那我也辦得到!」的時候,就是一片殺到血流成河的紅海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在光棍節談第四次工業革命:真的很宅!
VIDEO
一、新說:工業革命為何發生在英國?
這段 得到 講的是 第一次工業革命 : 蒸汽機 ,利用水力及蒸汽的力量作為動力源。
補充紀錄:
第二次工業革命 是 電燈 ,使用電力為大量生產提供動力與支援。
第三次工業革命 是 電腦 ,使用電子裝置及資訊技術(IT)來校除人為影響以增進工業製造的自動化。
參考自 wiki
第四次工業革命 正在進行中,不過 wiki 提到工業4.0的核心詞彙是智慧整合感控系統,但還沒有大家一致認同的標誌,我猜當 機器人 變成普遍的家用品後,應該就會是公認的標誌。
第四次工業革命 是人和電腦的比拼,別想跟電腦比智力,早在 2011/1/16 年人類已經正式的輸了。在 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類怎麼確保優勢呢?就是人心的溫度和憐憫的感性,或許 AI 能模擬得唯妙唯俏,但小惡魔相信 它們 永遠會差那一點味道!
不管你是勞方還是資方,如何從這段 得到 講的歷史故事,取得如同英國後來領先荷蘭的機會呢?可以參考天下雜誌的文章 《下一件大事:第四次工業革命》 其中一段:「 快魚吃慢魚 」的新世界:
1. 創業精神和敏捷程度,會成為愈來愈重要的勝出關鍵;
2. 唯有那些及早準備、幫助勞工提升技能(upskilling)和學習新技能(reskilling)的國家,才有機會勝出;
3. 創新的速度愈來愈快,亟需政府用能夠迅速反映變化的法規、標準來扶持。
二、新說:六步幫你傳播高品質內容!
先整理一下這六招: 樹概念 、 定用戶 、 立場景 、 講故事 、 強體驗 、 引傳播 。
第一招、 樹概念 :用大量的內容把你的一個特點襯托出來,集中火力強化你的優點,把它做到最大化拉大競爭力的距離;
魔OS:為啥叫樹概念 是見樹不見林的反義嗎?
第二招、 定用戶 :你要知道你的用戶是誰,還要知道什麼內容能讓他們願意和你互動;
第三招、 立場景 :就是情境營造,好的內容帶來的購買過程。 得到 中講了一種心情的出口經濟,其中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鳴;
第四招、 講故事 :講用戶感興趣的產品或創始人的故事,還要讓別人講,讓一些大咖、媒體人幫你一起講故事,這樣傳播力最強;
第五招、 強體驗 :Google Google 一下 “體驗式行銷” 就能找到很多案例了;
第六招、 引傳播 :一次商業營銷活動,要讓六種人看到才算合格。
1. 讓 用戶 看到你的 服務理念 ;
2. 讓 合作夥伴 看到你的 潛力 ;
3. 讓 行業內的人 看到你的 地位 ;
4. 讓 投資人 看到你的 變化和成績 ;
5. 讓 人才 看到你的 發展前景 ;
6. 讓 研究傳播 的人看到你的 創意 。
一次傳播,前四招必須做到,後兩招可以選擇性地做到,六個方向都做到了才算是一次成功的營銷!
三、中科院院士告訴你,減負怎麼減!
看來兩岸在小孩教育上的問題大同小異,不過這段 得到 卻讓小惡魔有個啟發,原來過去我們只顧著抱怨政府和教育部的政策不好,卻沒有發現關鍵因素可能是少子化的關係!?
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整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特別集中,這和過去農村社會裡有兄弟姊妹們分散火力不同,這點挺值得大家想想。 幫孩子減負如得到 中最後的結論:任重道遠啊~
四、科學研究的五條“黃金準則”!
這五條黃金準則 也許在創業的路上也是可以套套,所以就做個簡單的整理。
第一個准則、大問題小研究:在不要超出極限範圍的能力之內,訂出要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大,並且研究要細緻和嚴謹,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
第二個准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就是透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找出一個簡單的方法,我想這需要很多經驗和工具的幫助;
第三個准則、「正因果」因為「負因果」的存在才有意義 :提出的解決方法,也需要有很多其他反效的證明,來增加可信度;
魔按:這讓我想到一個恐怖幸運物的故事,祂是透過製造主人身邊大量的不幸,來襯托出祂給主人帶來有多大的幸運>"<...
第四個准則、不要拿雞蛋碰石頭 :如果已經有別人在做一樣的事情,而你的條件不如他, 得到 是說改去做別的事情,不過小惡魔認為在創業的路上,還有合作和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這幾招可以用。
魔按:小惡魔在得到 上聽到「不要國際上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然後搞一個國內首創,這樣是沒有價值的。」枕馬覺得怪怪的 QoQ
第五個准則、只要這個方法管用,就不要隨便改變 :這點就留在科研吧...創業的路上不能墨守成規。
@吃乾貨Review@
如果你的工作正在撞牆或者已經考慮到職場未來的發展,今天的得到 應該是對你有些啟發的,比方說傳播高品質內容的六招 可以應用在你的工作報告和簡報上;而科學研究的五條黃金準則 可以用在解決問題或訂定工作目標上;至於第四次工業革命 帶來的影響,我相信很多人都開始接觸到組織準備的訊息,而你個人要跟緊腳步甚至超越組織的進度,這樣才能在同儕或職場上繼續佔有一席之地;最後再忙也別忘了家裡的小孩教育喔!別逼得太緊^^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