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正進入大賭大贏的關鍵時點!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自媒體發展的三個變化?
#二、數位媒體消費五大趨勢?
#三、大賭大贏與管理破局
@吃乾貨Review@
現在是一個「大賭大贏」的關鍵時點!越是大家都困惑的時候,越是你必須做決定的時候。因為等形勢都明朗了,所有人就都明白了,等別人跑到前面的時候,未來跟你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一、自媒體發展的三個變化?
排名的變化很容易理解,底下只對「用戶關係」和「百萬單品」做個心得整理。
第一個變化、「用戶關係」比用戶數重要:最近大家會這樣強調,是因為過去甚至到現在為止,還是有人透過工具去大量產生用戶數,這些殭屍用戶對社群經營是很大的傷害,否則如果能跟每個用戶都做好關係,當然用戶數越多就越重要,不必如此再三叮嚀。可惜的是,還是有些人會被旁門左道勾去喝下用戶數暴漲的迷湯,我也覺得看著用戶數輕鬆飆漲確實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
第二個變化、「百萬單品」比10萬+更重要:能生產出10萬+的文章只是基本門票,接下來要挑戰的是如何打造出能創造「百萬單品」的內容。
二、數位媒體消費五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免費視頻仍然是主流:如同釣魚一樣,撒上充滿香氣的粉餌把魚群們的注意力往釣勾的方向吸引過來;接著丟下適當的小餌讓魚兒們胃口大開;最後的主菜還要避免被亂流沖散血本無歸,才能捕到大魚一口咬上甩都甩不掉,這就是傳言中「免費的最貴」香香餌。
第二個趨勢、“刷劇”成了收看的新習慣:因為平台的便利性太高,每天或每週定時守在螢幕前的習慣早就遺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刷完這部劇五集,明天再刷另外一部劇五集,把一天的精力耗盡後剛好蓋棉被做夢去,連續劇的定時上演已經綁不住我,一次看個五集才是最過癮的刷劇模式。
第三個趨勢、電視廣告影響下降:簡單說,你廣告你的老娘也懶得略過,剛好給我抽空刷個臉書點點讚。臉書表示,你們這些視頻平台要好好播廣告,不然用戶眼球就沒空來我這看廣告了...
第四個趨勢、相關性廣告更重要:相關性廣告除了跟地理位置有關之外,還要跟時段、天氣、氣溫...等參數有關聯,誰能抓到這些參數跟用戶的關係,誰就能夠打出會心一擊的猛招!
關於略過廣告可以在看一下「給你一個5秒的選擇?」
第五個趨勢、社交媒體已經融入日常工作:LINE, WebChat, Facebook 都已經是和客戶交流必備的通道,這就不必再贅述了,如果連這個趨勢都不知道怎麼跟的話,那就可以退出這場遊戲了。
三、大賭大贏與管理破局
在十年前網路革命的時代,當時因為 blog, facebook...等技術出現,網路內容提供者從企業端交手到個人端,每個人都是網路內容的提供者,那就是上一次的關鍵時點。現在,很多技術重新整合,新技術和概念也爆發式地噴發,讓人眼花撩亂不知所措,這又是一次新的關鍵時點。AlphaGo 戰勝人類代表什麼意義?又或者根本沒什麼意義,只是背後的技術在提示著我們接下來的浪潮會從哪裡打上來,能不能抓到對的浪潮,一股氣衝到別人的前面,那未來跟你的關係就密切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把客戶變成企業人才的一部份!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吃乾貨Review@
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本來就應該聽他的,但如果能轉換去思考我要做什麼改變,才能讓員工更願意聽我的,就像把客戶經營成粉絲一樣對待員工,那就能獲得很有能力的員工,而且他只願意跟著你幹!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看了標題以為是破解所有標題黨的標題,沒先聽過就選進來當功課。聽了之後才知道是專門針對科學新聞的七步驟,不過去掉背景、資助者、發表方式和研究類型,其他三個方法就是破解標題黨的基本步驟。所以謠言止於智者,請大家學起來一起當個智者,別再衝動當幫兇囉~
第一步、尋找證據:先想想這篇文章這樣說的證據是什麼?可以從內文先做初步了解,接著一般人來說就是拜問一下 Google 大神。
第二步、確認背景:看一下原始研究是誰、什麼時間、在哪裡完成的。如果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在給營利性的公司或者有政治傾向的智庫工作,那就要懷疑這些研究背後可能有自己的目的,他們提供的信息也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
第三步、資助者是誰:調查過研究的作者之後,還要再檢查一下研究背後有沒有利益組織在資助。
第四步、受益者是誰:從受眾的角度思考這項研究發表後誰會受益?
第五步、發表方式:研究論文是不是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而且還要查查看這個科學期刊的審查是不是嚴格。
第六步、研究類型:有些是用觀察調研的方法,有些在實驗室裡親自操作,還有些研究只是整理他人的數據。
第七步、信息來源:傳播給你的人是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或關注者,或者只是平常愛大量分享資訊的朋友而已。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自傳播:簡單地說,就是依靠產品自身的因素,引起別人自發傳播。自傳播重視內容,比拼創意,可能投入很少,但能收穫很大。很多產品都有自傳播的潛力,需要用戰術去挖掘它們的潛力。《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這本書講了八大戰術,底下做個簡單的分享。
第一個戰術、主流程:在產品的功能上設計誘因讓用戶更願意、更容易去分享。
第二個戰術、可視化:讓產品本身和用你產品的用戶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光,增加被看到和被詢問的機率,進而引發關注、討論和分享。
第三個戰術、個性化:讓產品可以訂製個人風格的外觀,個性化的產品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球,用戶也更願意拍照去分享。
第四個戰術、植彩蛋:讓人意想不到、有趣的、眼睛為之一亮的功能。
第五個戰術、超預期:讓用戶在主體驗之外創造延展體驗,做一些分外超乎用戶預期的體驗感受。
第六個戰術、參與感:讓用戶親自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改進流程裡。
第七個戰術、加文案:給產品配上有趣的、容易引發傳播的文案。
第八個戰術、抓熱點:結合全民關注的熱點事件或者社會問題來推出相應的功能。
這樣簡述當然不過癮,想看完整的內容和精彩的案例,博客來可以買到這本《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博客來購書連結、備用連結)。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要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照顧,再把客戶轉換成人才參與產品升級和市場推廣,這就是人才經營「鐵三角」策略的三要素:知識經營、能力經營、心理資本經營。
第一個要素、知識的經營:再也沒有人相信哪家企業可以給他一輩子的工作,在員工隨時都會走的前提下,在客戶對產品短暫接觸時,能把有價值的知識系統化保存下來,企業就能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礎。那如何建立知識管理體系呢?底下提供了四個面向做參考。
第一個面向、個人知識公司化:要把個人腦中的知識變成公司的公共知識。
第二個面向、隱性知識顯性化:把優秀的經驗總結出來,並且把它簡單化、規範化、標準化後能在全公司內複製。
第三個面向、共享知識系統:企業可以建立知識共享平台,讓每一個人的能力都通過共享得到放大。
第四個面向、知識的應用、轉換與創新:將人才從職能管理層面上升到經營層面,充分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讓每個人都成為價值的創造者。
第二個要素、能力的經營:有些管理者的觀念是員工要學會自己成長,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的,而你運氣也沒那麼好可以招攬到整批菁英。所以能力的經營必須要有組織級的策略和計劃,最重要的是組織和管理者對能力經營的重視和執行力。即使有了策略和計劃,切記執行的方式是溝通和循循善誘,命令是無效的,沒用的方法只會獲得沒用的回報。如果管理者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好,可是執行效果卻不彰,那就要檢討一下自己跟團隊溝通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看懂第三個要素,就能更體會這個要素的道理了。
第三個要素、心理資本經營:心理資本就是員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讓員工進入企業之後有歸屬感,有了歸屬感之後就能產生主人翁的責任感,還能提高他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關於歸屬感得到15min有一條廉價的管理心法<第三條管理心法、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可以參考一下,但是對於完整的心理資本經營絕對不是用這條心法就能達成,還差很遠~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跨年學習不停止,這裡才一個會得到滿滿的大平台!
一、廣告吸引人,但為啥就沒人買?
說到解決風險的問題,小惡魔就想到羅技滑鼠,如果是線上遊戲的重度玩家,買羅技滑鼠真的是很划得來,因為左鍵會很容易被玩壞。通常只要夠努力的話,有很大的機會在保固內玩壞,而羅技的換貨又非常乾脆。
最近羅技更牛了,連叫快遞來收都懶了,直接讓用戶破壞滑鼠後拍照確認。比方說泡水或在注意安全的情況下把滑鼠分解了,羅技就會送一隻新的滑鼠來給你了。
但是每次最讓小惡魔期待的彩蛋是:滑鼠升級!
雖然小惡魔沒遇過滑鼠升級,但是羅技的保固確實消彌了我用壞滑鼠的風險。你說買便宜的滑鼠壞了再換,不過常常壞也是會破壞心情的,特別是在要壞不壞的狀況,就在 Boss 最後一擊的時候 click 失敗滅團,那不是很幹嗎!
壞掉羅技滑鼠只要拿個碗公還是鍋子泡水就好,如果是壞了羅技鍵盤,那不就要找個浴缸來泡?
二、職場:融入集體還是展現自我?
結論就是:要與各部門成員相處融洽,同時還得保持自己的個性,適當地展現自我!
不過在這個充滿科技技術的時代,想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公司組織,有些企業會採用 DISC 系統來進行管理評估。不過就怕有些公司只做半套,而主管也沒學好,就用淺薄的認知來對組織進行大翻動,恐怕會傷了很多人才,也讓具有破壞力的人員獲得權力,進而造成無法收拾挽回的局面。
小惡魔就做過兩次 DISC 的測驗,內在面有些微的改變,而外在面卻大幅變動了。而且在第二次的 DISC 因為是個人自費做的,所以還加價購買了加強版的報告。看這這些報告,有種衝動很想進一步投資去學習更深的內容...
在過去的得到裡有談過「怎麼和同事溝通更高效?」,除了組織和個人可以利用 DISC 工具作為參考之外,真實內化的管理實力才不會死讀書。
三、雙向關係:肥胖與記憶減退?
首先要先知道,這個新研究是英國《衛報》發表的...QQ
最嚴重的事情是“雙向關係”,肥胖會導致記憶減退,而且肥胖和記憶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記憶力會控制我們的食慾和進食行為,也就是說,肥胖者的記憶缺陷會讓他們的體重進一步增長。根據研究還說,超重和年齡增長都會導致大腦退化,而且這種影響在中年人當中非常明顯,肥胖會讓腦年齡增長大約 10 歲。那些腹部脂肪含量較高的中年人(小惡魔就屬於中年人T^T),他們的腦容量,特別是海馬體的容量更小。
過去得到15min對體重也有些心得,像是在「為什麼中國很少有超級大胖子?」裡有比較詳細的資料整理。在《脂肪能殺菌,胖子變溫拿?》的「心情不好,千萬別跑步!」的音頻裡有說到人體產生的自然脂肪可以殺菌,但小惡魔有整理一下,讓胖子們別太高興以為自帶大量「抗體」,效果是有限的,詳情請回頭去聽音頻和心得分享的內容。
最後還提到一項不只是統計和實驗結果的科學依據:肥胖會激活一種叫做小膠質的細胞,這是一種在大腦中的免疫細胞,被激活之後就會清除海馬體的神經突觸。而海馬體的神經突觸越少,我們的記憶力也就越不好。
不過小惡魔看電影駭客宅宅都胖胖der,人家就很聰明!
四、什麼才是創新的核心資源?
答案就是:人口數和人口增長率,聽起來道理很簡單,不過這其中的學問還是很大的,光是在人口的結構上就能先區分出創業的難易度。不過基本上,知道了這項資訊,對創業沒啥幫助的,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到中國創業比台灣相對輕鬆,不過還有很多背後因素影響著成功率。然後再回歸到最初的問題:敢創業嗎?
五、好伴侶意象:我們擇偶的潛規則?
我想很多人都能理解一般擇偶對象,會因為每天看著兄弟姊妹和鏡子裡的自己,所以就會對基因和自己很接近的人比較容易產生好感,就像很多情侶和夫妻會讓人覺得有夫妻臉一樣。不過,這段得到說的研究挺有趣的,居然抓了鵪鶉來做實驗...QQ
實驗一:把一隻雄性鵪鶉和兩只陌生的雌性鵪鶉放到一個籠子里,一隻雌鵪鶉長得像雄鵪鶉的表妹,另一隻不像。結果顯示,雄性鵪鶉更喜歡長得像自己表妹的那一隻。
實驗二:把上面說的公鵪鶉和它的親妹妹鵪鶉以及表妹鵪鶉關到一起,它還是會選擇表妹鵪鶉。
用了鵪鶉實驗後還說得到了一個結論:找配偶要跟兄弟姐妹有點像,但又不能太像。
不過小惡魔比較想知道的實驗是,如果把那隻公鵪鶉和他表妹,以及很多隻各種漂亮的母鵪鶉關在一起,這隻公鵪鶉還會只選擇表妹鵪鶉嗎?
另外,在這段得到裡說夫妻的中指會很接近,才怪吧!中指跟身高比較有關係吧...看看小惡魔跟王姿姿的中指比較,差很遠的,哪裡接近了?(左邊蓋在上面的四根手指頭是小惡魔的,這樣算一算應該看得懂吧...)

六、衣服賣多少錢,顧客說了算!
信任是人格最大的資產,企業對客戶來說也是這樣,讓客戶有百分百的信任感,才是永續經營的基本條件。
不過說到行銷,今天從霹靂布袋戲裡聽到一個故事,不但替書呆子這個稱號出了口氣,而且還可以列為唐代非常高招的行銷手法,我覺得行銷小編應該改拜陳子昂才對,文筆又好又能出奇招自營銷!
陳子昂,字伯玉,唐朝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人,唐代詩人。大家最耳熟能響的詩就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知道這首詩就有感覺和興趣繼續看故事下去了吧...
奮發向上學業有成後的陳子昂,在長安剛出道的時候,寫了很多詩都沒人理他,更得不到名家的賞識。有一天到市集裡逛街,看到一個賣古琴的商人,並且對這把古琴喊價千金,造成了很多民眾的圍觀,卻沒有人願意買。這時候陳子昂立馬殺進去買了這把古琴,並且當眾邀請眾人到家中賞玩,沒想到宴會一開始陳子昂竟然當眾就把那把古琴給摔了!
當場嚇傻了所有寶寶,陳子昂這時候對大家說,他只是一個書呆子不懂琴藝,但是很會寫文章,然後就把他的文章拿出來給大家欣賞,於是之後陳子昂就名動京師了。
大家說說,這行銷手法是不是很厲害呀,想要名動京師的小編,還不快拜拜陳子昂先師!
霹靂布袋戲 蝴蝶君教劍隨風怎麼自行銷成為名人
@吃乾貨Review@
2017 新年快樂!得到15min 2017 首發,大家應該都還在放假吧?我也還在上課...在 2016/12/30《翻轉人生分享開啟了我財富自由的思維,並開始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內文有預告,所以我現在還正在一場三天兩夜的跨年演講中學習。這是一場由十位亞洲名師齊聚的馬拉松課程,選在跨年中進行,就是要自我要求一整年學習永不停止!
我們在上課期間倒數,倒數完後再繼續到一點,當天九點再回到課室繼續上課,連續三天到今天結束,這裡才是一個會得到滿滿的大平台!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共享時代內容為王
一、古代的自媒體是怎麼玩兒的
自媒體,這說是大陸的稱法,查一下維基百科 wiki 台灣正體翻譯為「草根媒體」:
草根媒體(英語:self-media),網際網路術語,意指在網路技術;特別是 Web2.0 的環境下,由於部落格、微博、共享協作平台、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草根媒體也是相對傳統新聞方式的表述,即:具有傳統媒體功能卻不具有傳統媒體運作架構的個人區域網路絡行為。
2003年7月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出版的由 謝因·波曼 與 克里斯·威理斯 聯合提出的研究報告對「We Media(草根媒體)」進行了定義:「草根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不過小惡魔覺得「自媒體」比較傳神
音頻結論:自媒體人的需求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而是自古就有,無論哪個時代都需要學習「消遣打廣告」,只不過是到了現今科技發達了,換了個形式「從紙張變成了互聯網;從口耳相傳變成了互聯網傳播」。
二、文具史也是人類文明史
把文具發展史分成四個階段來看:
第一個階段、原始時期:以自然為載體;
第二個階段、蠻荒時期:以動物和土地製品為載體;
第三個階段、文明時期:以紙筆為載體;
第四個階段、科技時期:以數據為載體。
《文具盒裡的時空漫遊》這本書是一個很棒的概念,人類文化上哪些東西不能拿出來切一切,然後就說「XXX也是人類文明史」?
想出書的人,這是一個用不完的梗!但是,也要分出個道理來,像這文具史分成這四個階段來看,也是挺有意義的!
三、企業級市場的機會為什麼這麼大
面對企業級服務這麼火的三個原因,身為員工、消費者和個人,你應該有什麼警惕,小惡魔個人的感想如下:
1. 人力成本優勢正在消失:這一點台灣已經消失很久了,而過去我們看到在企業資訊化的過程中,淘汰的是不願學習電腦的族群;而雲端化的過程中,誰又會被淘汰呢?答案的邏輯是一樣的,就是不願意放棄已經學會的軟體,去接受企業要求的新平台。
也許幾波攻擊下,員工以為自己獲勝了,但是這是趨勢,等哪天你會發現突然成功了,那是因為每一波總有一群人一點一點地學習,每次前一套軟體被擊落後的下一波軟體推進,這群人學習速度會加快,而這群人會越來越多,最終老覺得原來的工具效率很高的人,如果突然接到上面一道政策,舊工具全面刪除關閉,相關業務不再接收淘汰軟體生成的結果,這時候回頭發現,有很多已經會軟體平台的新面孔員工出現,才發現改朝換代已經太晚。
2. 雲端服務的高速發展激發了 SaaS 市場:它解決了傳統企業軟體很難規避的盜版問題,所以軟體公司一定會想方設法讓趨勢往雲端服務這條路發展。留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Office 早就開始在下藥了,總有一天你會習慣甚至愛上這個雲關聯的服務,因為他會解決「幹!沒存擋!」的問題。
3. 行動網路的發展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就是頭文字D的概念,面對浪潮的轉向,能夠把握機會衝上浪頭的人,就能掌握到各種發達的機會,別老是覺得浪潮底下比較平靜安穩,當浪頭打下來準備恢復平靜時,你會發現自己被淹沒在水平面下,兩眼瞪直地看著水面上站著的人,而自己漸漸感覺到呼吸困難T^T...這是個個人崛起的時代,李開復預言「未來 10 年,AI 將取代 90% 人力工作!」不管你相信幾 % ,但你一定想當站著的 %;而不是趴著的 %!但是你開始準備了嗎?
四、反歧視就公平嗎
這則是新說,大概是想拿出來挑戰公眾的觀念的,拿到的不喜歡已經破百了,這種勢利的想法,是無法了解溫度的無價,也許作者認為有錢可以買到所有東西吧~~
小惡魔比較喜歡台灣的觀念:「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一種道德或意識形態理論,主要討論政府、股份有限公司、機構及個人是否有責任對社會作出貢獻。分為正面及負面:正面是指有責任參與(社會活動);負面指有責任不參與。
企業社會責任並無公認定義,但一般泛指企業超越道德、法律及公眾要求的標準,而進行商業活動時亦考慮到對各相關利益者造成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是基於商業運作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想法,企業除了考慮自身的財政和經營狀況外,也要加入其對社會和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的考量。
企業社會責任將較於社會企業的概念不相同,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是由營利組織發起,以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為概念,觀念起源較早;而後有了社會企業,由非營利之公益團體發起,並以公益活動作為核心概念。
利害關係人是指所有可以影響、或會被企業的決策和行動所影響的個體或群體,包括但不限於: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團體、母公司或附屬公司、合作夥伴、投資者和股東。在這情況下企業與相關利益者接觸時,試圖將社會及環境方面的考慮因素融為一體。因應企業的各利害關係人而編寫的企業永續報告書 (英文: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簡稱CSR),也可稱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以報告書的方式,詳實揭露公司在永續經營及社會責任的目標、成果、承諾及規劃。
維基百科 wiki:好久沒看到 wiki 網址不被轉成簡體字的 wiki,不免讓我得意地猜想,也許大陸社會並沒有這樣的觀念,那我就理解這個音頻的作者為啥這麼勢利了,不過他很快得到這麼多不喜歡,小惡魔感覺「人性本善」。
@吃乾貨Review@
共享時代正在形成另一個新的M型態經濟模型(跟著「羅輯思維」學習),如果你還不懂自媒體和自營銷,那你就看不見經濟市場的利益正在往哪流(比方說透過雲端服務平台,個人也可以出書賣到全世界!?),而錯過了科技潮流正在逼迫你學習的技能,如果你正在中年,也許上街頭抗議企業剝削會是你晚年的生活XD...
「活到老;學到老」不是一句古訓,而是現在世代不被後浪推死在沙灘上必要的習慣,不只是觀念而已!
無論你選擇是什麼,「負責任」是最基本的,You 對了 Money 就來了,不要總老是把錢放在第一位思考。
共享時代內容為王,要培養個人的內容,不論是靠行工作還是冒險創業,只要拿出有溫度的內容,在這個正在轉變的世代裡,就有一席位置的機會^^

Photo from
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