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把客戶變成企業人才的一部份!

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把客戶變成企業人才的一部份!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吃乾貨Review@
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本來就應該聽他的,但如果能轉換去思考我要做什麼改變,才能讓員工更願意聽我的,就像把客戶經營成粉絲一樣對待員工,那就能獲得很有能力的員工,而且他只願意跟著你幹!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看了標題以為是破解所有標題黨的標題,沒先聽過就選進來當功課。聽了之後才知道是專門針對科學新聞的七步驟,不過去掉背景資助者發表方式研究類型,其他三個方法就是破解標題黨的基本步驟。所以謠言止於智者,請大家學起來一起當個智者,別再衝動當幫兇囉~

第一步、尋找證據:先想想這篇文章這樣說的證據是什麼?可以從內文先做初步了解,接著一般人來說就是拜問一下 Google 大神。

第二步、確認背景:看一下原始研究是誰、什麼時間、在哪裡完成的。如果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在給營利性的公司或者有政治傾向的智庫工作,那就要懷疑這些研究背後可能有自己的目的,他們提供的信息也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

第三步、資助者是誰:調查過研究的作者之後,還要再檢查一下研究背後有沒有利益組織在資助。

第四步、受益者是誰:從受眾的角度思考這項研究發表後誰會受益?

第五步、發表方式:研究論文是不是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而且還要查查看這個科學期刊的審查是不是嚴格。

第六步、研究類型:有些是用觀察調研的方法,有些在實驗室裡親自操作,還有些研究只是整理他人的數據。

第七步、信息來源:傳播給你的人是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或關注者,或者只是平常愛大量分享資訊的朋友而已。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自傳播:簡單地說,就是依靠產品自身的因素,引起別人自發傳播。自傳播重視內容,比拼創意,可能投入很少,但能收穫很大。很多產品都有自傳播的潛力,需要用戰術去挖掘它們的潛力。《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這本書講了八大戰術,底下做個簡單的分享。

第一個戰術、主流程:在產品的功能上設計誘因讓用戶更願意、更容易去分享。

第二個戰術、可視化:讓產品本身和用你產品的用戶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光,增加被看到和被詢問的機率,進而引發關注、討論和分享。

第三個戰術、個性化:讓產品可以訂製個人風格的外觀,個性化的產品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球,用戶也更願意拍照去分享。

第四個戰術、植彩蛋:讓人意想不到、有趣的、眼睛為之一亮的功能。

第五個戰術、超預期:讓用戶在主體驗之外創造延展體驗,做一些分外超乎用戶預期的體驗感受。

第六個戰術、參與感:讓用戶親自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改進流程裡。

第七個戰術、加文案:給產品配上有趣的、容易引發傳播的文案。

第八個戰術、抓熱點:結合全民關注的熱點事件或者社會問題來推出相應的功能。

這樣簡述當然不過癮,想看完整的內容和精彩的案例,博客來可以買到這本《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博客來購書連結備用連結)。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要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照顧,再把客戶轉換成人才參與產品升級市場推廣,這就是人才經營「鐵三角」策略的三要素:知識經營、能力經營、心理資本經營。

第一個要素、知識的經營:再也沒有人相信哪家企業可以給他一輩子的工作,在員工隨時都會走的前提下,在客戶對產品短暫接觸時,能把有價值的知識系統化保存下來,企業就能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礎。那如何建立知識管理體系呢?底下提供了四個面向做參考。

第一個面向、個人知識公司化:要把個人腦中的知識變成公司的公共知識。

第二個面向、隱性知識顯性化:把優秀的經驗總結出來,並且把它簡單化、規範化、標準化後能在全公司內複製。

第三個面向、共享知識系統:企業可以建立知識共享平台,讓每一個人的能力都通過共享得到放大。

第四個面向、知識的應用、轉換與創新:將人才從職能管理層面上升到經營層面,充分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讓每個人都成為價值的創造者。

第二個要素、能力的經營:有些管理者的觀念是員工要學會自己成長,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的,而你運氣也沒那麼好可以招攬到整批菁英。所以能力的經營必須要有組織級的策略和計劃,最重要的是組織和管理者對能力經營的重視和執行力。即使有了策略和計劃,切記執行的方式是溝通和循循善誘,命令是無效的,沒用的方法只會獲得沒用的回報。如果管理者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好,可是執行效果卻不彰,那就要檢討一下自己跟團隊溝通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看懂第三個要素,就能更體會這個要素的道理了。

第三個要素、心理資本經營:心理資本就是員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讓員工進入企業之後有歸屬感,有了歸屬感之後就能產生主人翁的責任感,還能提高他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關於歸屬感得到15min有一條廉價的管理心法<第三條管理心法、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可以參考一下,但是對於完整的心理資本經營絕對不是用這條心法就能達成,還差很遠~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跳脫框架的效率並不好,你應該弄懂怎麼在框架內突破思維定勢!

跳脫框架的效率並不好,你應該弄懂怎麼在框架內突破思維定勢!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好創新來自框架內
二、四種激素決定性格
三、怎麼顛覆傳統實現創新


@吃乾貨Review@
過去我們遇到瓶頸時,總認為應該要突破框架,於是絞盡腦汁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方案可行度大多都很差。今天要講的是如何很有效率地在框架內思考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很有意思!


一、好創新來自框架內

第一次聽的時候很新鮮很期待,剛開始讀文章的時候覺得沙漠的案例有點硬套的牽強,不過多看兩次就似乎有點想通的感覺,我們先來了解在創新這裡對框架的定義。

什麼是框架:就是問題本身和周邊的資源,而框架內思考就是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創新。

這裡要教我們在框架內創新的關鍵,就是“調整思考方式打破思維定勢”,重新檢視身邊的資源,關注問題的核心,會比發散思考更有效率。過去我也很迷戀「頭腦風暴」,當產品沒有非常爆炸性的創新時,就會想如果能舉辦「頭腦風暴」一定會很有幫助。不過「頭腦風暴」耗費的資源很大,在拜讀這篇文章後,知道了「頭腦風暴」的缺點,以後會更謹慎地規劃「頭腦風暴」,或許就能提高效益。


二、四種激素決定性格


激素會決定性格是美國學者海倫・費捨爾的研究和驗證發現了四種與性格相關的激素,分別是多巴胺、血清素、睪酮素和雌激素。

第一種、多巴胺:思維活躍、精力旺盛、富有創造力、喜歡冒險、追求新鮮感。

第二種、血清素:更隨和、更合群、價值取向保守、不太願意探索。

第三種、睪酮素:意志堅定,性格直爽、果斷、自信,對事物保持懷疑態度、擅長規則明確的領域。

第四種、雌激素:更相信直覺、富有想象力和同情心、喜歡信任別人、對別人的感受很敏感、通常有良好的口才和社交技能。

這段得到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在幾百萬年前的非洲大陸上,一群原始人遇到了一種從沒見過的蘑菇,各種激素的人分別會有以下的反應。

多巴胺類型的人會想去嚐嚐;

血清素類型的人會攔住他們,說這太危險了;

睪酮素類型的人會建議大家先用蘑菇餵狗,看看情況;

雌激素類型的人希望大家坐下來,說說自己對蘑菇都瞭解什麼。

得到15min內到這篇文章(含)為止,已經收集了四種人格四分法,有興趣研究的話可以先參考「用職場人格提升團隊管理」這篇文章,順著這篇文章又可以往前追兩篇文章。心理學是很奧妙的,今天我想分析 DISC 分別是哪些激素較高,不過光從上面這些資訊來看,以及個人的觀念認知,我覺得還是很難區分 DISC 的人哪一種激素會偏高。比方說 S 是很有同情心的,而 I 的社交能力最好,但是我覺得 I 應該是多巴胺過旺吧!因為他們總是嗨過頭...

另外,為了求證這篇內容的可信度,雖然失敗了,不過找到另一篇跟激素有關的有趣文章,我整理在《研究發現:無名指長度決定了你能不能變成有錢人!》。在文章中提到雄性激素高的人〈無名指較食指長〉,交易的本領較高,所以可能賺的錢越多;而雌性激素高的人〈食指較無名指長〉,更容易獲得高學歷。


三、怎麼顛覆傳統實現創新

關於這本《顛覆式創新:企業實現突破的15種方式》書所提到的其他九個方法,分別在以下得到15min的文章裡有簡介過,今天再加上這三個方法,15 個就只差三個就解密完畢了...

#《只有年輕人在投資新技能?我們都想錯了!
#《說話的分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87%的時候我們都忘了...
#《錢越花越多的心法,投機不要碰、投資盡量多、消費適度花!

第十種、價格引導型顛覆:價格引導是透過有創意的定價策略,絕對不可以發動破壞戰爭進行價格戰,過去在得到15min就說過把競爭對手都撂倒了「可是,瑞凡,價格回不去了!」。今天這段得到就簡單講了三個案例分別是動態價格分解價格部分免費的策略,我想定價策略的案例數不清,謹慎分析評估最適合你產品市場的策略,就能打一場好戰。

第十一種、商業模式顛覆:除了這個方法提到特斯拉的數個案例之外,也可以追蹤得到15min整理的「商業模式」標籤,會有很多收穫的!

第十二種、預期驅動型顛覆:單純說預期驅動還不如第三種的卓見驅動型,如果以這段得到提的例子,我覺得把這個顛覆改為“使命驅動型顛覆”會比較有意思,這樣會有點接近第九種的可持續性驅動型顛覆,不過使命驅動會比在可持續性驅動型顛覆裡說“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更有利益的成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