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當老大還是當老闆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當老大還是當老闆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吃乾貨Review@
老闆是封來的,老大是尊重來的,老大會做別人不敢做的決定、承擔別人不敢承擔的責任、搞定別人搞不定的資源,革命情感就是這樣來的;不能缺資源就要底下的生、不能出了問題就讓下面的扛、不能在生死關頭還畏首畏尾!


<我是老大>

之前被叫老大總是覺得怪怪的,以為自己老了,不過心底卻也有一種親切感,原來是有這ㄧ種認同和支持的意思在啊~

職場裡X姐、X哥、X兄也是種尊稱,但在交惡或瞧不起之後就會直呼本名了,更不屑的私底下還會用簡稱或綽號代替。在職場上要換一個讓人尊敬的稱呼也不簡單,除了自己要有兩把刷子外,還要顧忌小人當道,如果風向改變的話,很多牆頭草少叫你兩聲算好的,沒落井下石就是對你很仁慈的!

我要在這裡向那幾個總是喊我老大的戰友們表示我衷心的謝意:謝謝你們曾經的相挺和信任!


<千禧老人>

對千禧的上一個世代看咱千禧世代,總覺得我們愛幻想不切實際,於是乎大部分的人都被逼著乖乖去工作。老歸老還是會嚼花生,經過歲月的陳釀,千禧的這一代有經驗、有資本、如果還不忘當時的豪情壯志的話,確實比現在整天罵著慣老闆,口袋卻沒半毛的小伙子來得有機會開除慣老闆。這時候老一代的約束力已經弱多了,所以啊~快出來吧!一起跳入這精彩的地獄!

另外,銀髮經濟不要只看長照和醫療,這些賺的都是辛苦錢。我覺得長輩陪伴、居家服務和樂齡娛樂才是銀髮經濟的寶藏,那些健康又有錢的老人,才是長期可以開採的金礦,不要總以為老了就只剩下生病的功能而已。


<定下目標只是用來參考>

如同之前得到15min發過的文章《計劃不是用來執行的,那為什麼還要計劃?》概念雷同,當我們定下一個目標往前時,也不一定要死守著這個目標到底,如果在過程中發現另一個更好的目標,我們應該慎重考慮變更計畫去追逐。

另外,我喜歡這段乾貨說的:善於擁抱失敗!因為,只有在失敗的逆境中,才能體現自己是否已經發揮了潛能!還有另一句:機會藏在凌亂之中!的說法,就像在「世界正在進入混亂時代」這裡說的:正在混亂的世界裡更容易發現未被提供的服務、未被解決的問題、未被創造的發明、未被開發的市場、未被整合的資源。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得到音頻全文
罗辑思维›得到 原文連結

1. 更像千禧一代的老年人

我們都認為年輕人是新經濟時代的先鋒隊,要瞭解新經濟一定要先瞭解年輕人。但是《大西洋月刊》官網5月25日的一篇文章說,在美國,老年人的工作態度不容忽視。一方面,老齡化是現代經濟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預計到 2024 年,四分之一的勞動力都將超過 55 歲,是 1994 年的兩倍還多。另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年紀大一些的美國人體現出來的年輕觀念,已經超越了實際的千禧一代。比如,我們認為,自己做老闆或者同時做幾份兼職工作,是年輕人的專屬,但是調查發現,在美國,65 歲以上的人比 34 歲以下的人自己做老闆的可能性高出四分之一,而且他們也更有可能從事兼職工作。再有,關於自由職業或者兼職,55-75歲 的人比 25-54歲 的人的可能性要高出 70%。還有一項調查表明,老年人的收入來源更多元,相比之下,年輕人就單一多了,超過 60% 的 34 歲以下人都只有一份收入,但是 65 歲以上的人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收入來源不止一個,這個現象跟我們認識當中的斜槓青年可能不太一樣。所以說,我們以為的千禧一代專屬:自己管自己、自由職業、斜槓青年,實際上可能是由老年人主宰的。當然,以上調查主要來自美國的情況。

2. 老闆和老大是不同的

阿里巴巴集團 CEO 張勇對《中國企業家》雜誌說:老闆和老大是不同的!老闆是封的:你去做這個人的老闆,大家看著你客客氣氣的,這個人還行,超市裡看到願意打招呼叫一聲,不願意打招呼扭頭就走,這是對老闆的態度。

老大不是封的,成為被人尊重的老大,要做到三件事:「做別人不敢做的決定,承擔別人不敢承擔的責任,搞定別人搞不定的資源。你把這三件事情搞好了,和兄弟就有互相之間的信任,所謂的戰鬥友誼就是這樣,不能出了問題都讓下面扛,那怎麼扛。

3. 休克療法和慢慢調理

張勇說,可能是因為性格原因,他很少做休克療法的事情,而是更喜歡「調理」,對於業務是「慢慢把它調順」,對團隊「也是一步一步把它調到位」。比如,在阿里巴巴收購了高德地圖和優酷土豆之後,張勇的決定是不調層級,原因是「光調層級,把原來的層級和阿里層級對上,那就雞飛狗跳了,還把人心搞散了一半。」收購過後一兩年,高德的層級才和阿里的層級實現對接,優酷是直到現在也沒有對接上。新高管空降阿里,張勇的策略也是,不會馬上讓他去帶業務。「馬上放在業務崗位上讓他帶團隊、佈置KPI,那就像是把人直接扔在沙灘上,讓他扛著槍上戰場,但後面裝備部在哪兒呢?通訊兵呢?要呼叫炮火能叫誰都沒有搞清楚。」對於特別重要的人,張勇會先安排他們當自己的業務助理,先“養”一段時間:「你得給他撐把傘,讓他能夠先適應一下環境、土壤、水溫。

4. 全球變暖會引發睡眠危機

5月26日《科學》雜誌子刊《科學的進步(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說,全球變暖會降低人們的睡眠質量。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拿出證據,解析氣候變化對睡眠質量的影響。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人體的核心溫度升高,睡眠質量就會下降。而睡眠不足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比如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等。

科學家定期記錄了 76 萬多名美國人的睡眠信息,他們發現,夜間的氣溫每上升 1 攝氏度,平均每個月就會導致人們三次睡眠不足的情況。

科學家們估計,到 2050 年,溫室效應就會讓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 1 攝氏度,到那時,每年美國就會增加 1.1 億有失眠問題的人。而且研究發現,年收入低於五萬美元的人、還有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受到的影響會更嚴重。

5. 我向你保證,你會失望的!

知名風投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又稱a16z)合伙人馬丁・卡薩多(Martin Casado)在母校北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畢業演講上,給畢業生們分享了四點建議。他認為這些建議對每一個人、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適用。

第一個建議、你不可能達成目標:馬丁說「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這裡有無數的機會,無數的路線通往無數的地點,你可以在任何時間停止或者前進,得到與失去的機會也均等。當你朝著一個目標前進時,說不定會發現一個更好的目標,如果你不去追逐這個目標的話,那你就是傻瓜。」所以他建議大家分出一部分精力來面對變化和機會。

第二個建議、不僅要擁抱失敗,還要善於擁抱失敗:因為是否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是在失敗中體現出來的。

第三個建議、沒有人真正知道怎樣才能成功:所以當你傾聽別人的建議時,吸收那些適合自己的,揚棄那些不合適的。

第四個建議、機會藏在凌亂之中:宇宙很混亂,如果問生命、快樂、成功有什麼秘密,那就只有一個:「機會藏在凌亂之中。如果你執著於特定想法,比如自己想去哪裡、風景看起來如何、世界將向你提供什麼,我向你保證,你會失望的。

馬丁・卡薩多在互聯網行業中知名度很高。他創辦的公司 Nicira 在 2012 年被一家公司以 12.6 億美元收購。安德森・霍洛維茨則是硅谷新一代風險投資機構中的佼佼者,投資過包括 Facebook 和 Skype 在內的明星公司。

6. 一個更靠譜的造車者?

《財富》中文版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稱為伊隆・馬斯克的中國挑戰者。李斌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也是摩拜單車的天使投資人和重要股東。他創辦的蔚來汽車擁有包括騰訊 CEO 馬化騰、百度 CEO 李彥宏、小米 CEO 雷軍、京東 CEO 劉強東、車和家創始人李想等明星企業家投資人。

在造車這件事情上,李斌不認同「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指通過服務即羊毛賺錢,而非硬體即豬本身賺錢),如果在一個產品的軟件和硬件“比值”中,硬體部分價值太高,羊毛就很難出在豬身上。「在汽車這個行業,豬太貴了,一部車值幾十萬,羊毛出在豬身上,羊毛能值多少錢?那不得值上百萬才行?


李斌認為蔚來汽車可以在中國本土擊敗特斯拉的理由是: 相比其他產品,電動汽車需要依賴更本地化的服務、更本地化的基礎設施、和更本地化的數據;未來電動車的競爭不僅是比拼技術和全球研發能力,更重要是比拼本地化的服務能力。 「美國大部分家庭裡都能給特斯拉充電,中國有幾個家庭能充電?有固定車位就已經不錯了。」

7. 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

《經濟參考報》6月1日的報道說,包括雞蛋在內的農產品價格正在持續下跌。以雞蛋為例,接受採訪的河北省館陶縣養殖大戶賈篤文養有 12 萬隻蛋雞。他說,自從 1992 年進入這個行業以來,還從沒遇到過這麼差勁的時候!「按目前的情況,產一斤雞蛋至少要投入飼料成本三元錢,即便不算前期投入和其他雜費,每斤雞蛋的價格至少 2.3 元才能保本,而現在雞蛋的價格才 1.9 元一斤。早些時候把雞都送人,也比現在養著強。」

農業部的監測數據顯示,在 2017 年第 20 周,也就是 5月15-21日,雞蛋周均價同比下降了 30.7%;豬肉同比下降 22.3%;白條雞同比下降 12.1%。


8. 我們永遠無法依靠同樣的招數來實現目標

5月30日,前微軟 CEO 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在 Code 大會上承認,自己領導微軟時,沒有在硬件方面採取積極的措施。鮑爾默認為一家企業要獲得成功,需要三個條件:好的想法、圍繞這個想法的有創意的天才,以及公司的執行力

鮑爾默說:「如果能搶在別人行動前,率先投資了自己的想法,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組建出能夠運營‘第二想法’的新能力。我希望我們能組建出足夠的能力,將微軟打造成一家世界級的硬體公司,但我們的行動滯後於想法,認識到在我的領導下微軟需要組建出這樣的新運營能力時,已經晚了。


鮑爾默時代的微軟,帶來了 Windows Phone 平台,2013 年還收購了諾基亞試圖開展全新的移動設備業務,但 Windows Phone 從未成功過,諾基亞最終也被拋售。鮑爾默說:「我認為我們在 Windows Phone 系統上所犯下的錯誤是,我們一直在採取老一套的策略,比如軟體授權和其它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在試圖採用完全一樣的策略,然而我們永遠也無法依靠同樣的招數來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變現模式有問題,我們的配送方式也有問題!然而,所有這些問題的源頭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組建出新的能力。」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當你停下來的時候,你的思考和創意才開始!

當你停下來的時候,你的思考和創意才開始!


@吃乾貨Review@
今天音頻是十分鐘九個主題的乾貨知識,有好幾個跟創意有關的知識,所以我想拆個「停」字來問問大家:「山上的涼亭都會設置在什麼樣的地方?」。其他的主題還有 #頭腦風暴、#長期思維、#緩慢思維、#用戶需求、#共享單車、#人類嗅覺、和 #高齡父親才是影響孩子健康的因素,並不是 #高齡產婦!


<創新心法>

先來說「停」這個字就是一個人在涼亭前,那為什麼一個人在涼亭前是停下來的意思?因為通常涼亭都會建置在風景最優美的點,只有停下來才能欣賞到最優美的風景。如果你爬一座山,或者到一個旅遊景點只是匆忙地刷過,肯定會錯失很多美麗的風景。所以以後出去玩的時候,看到涼亭就要意識到,在這裡停一下就有機會看到當下最美的風景囉!

過去埋著頭往前衝將近二十年的工作時間裡,雖然偶爾放假發呆時會胡思亂想,可是最近幾年忙到連假日都無心好好喘口氣,所以有種腦袋生鏽的感覺。看到【總裁說書】嚴長壽談《謝謝你遲到了》的影片裡說到「當一個機器停下來的時候,它就停了;但是當一個人,暫停下來的時候,你的思考和創意才開始!

【總裁說書】嚴長壽談《謝謝你遲到了》


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博客來購書連結購書備用連結),書中用許多精彩實例,告訴我們現在世界已經進入一個快到令人目眩神迷的地步,並且為我們提供一些良方,教我們如何安度於這個加速時代。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他說由於科技呈現指數型發展,當今世界的運作受到地球上三股最大力量的牽引,包括「摩爾定律」(Moore’s Law)、市場(Market)和大自然(Mother Nature)。這三股力量的交互作用,正在快速重塑現代世界,改變地球的面貌。

上面是我對於「創意」提醒一下,不是汲汲營營想榨就能生出來的,有時候你必須停下來放鬆才可以。接下來繼續看今天得到說的物聯網之父告訴我們,別因為過去社會灌輸給我們的資訊而迷網,其實每個人都有創意的本能,創意不是天才的專利,就如同我在《上班是無聊的天堂;創業是精采的地獄!》這天得到15min裡「創業要注意的五大問題!」這個主題說的:別相信靈光一閃這種事!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希頓(Kevin Ashton)在他的書《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九種態度》裡說:創新是像走路一樣思考的結果,左腳是問題右腳是對策。一直重復,直到你到達目的地。決定你能不能成功的不是你步伐的大小,而是你邁出了多少步。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社會的「隱性課程」:服從比創新更受歡迎。於是,我們習慣趨同,顧慮提出異議,並將對創新的嚮往轉化成種種迷思:需要靈感、天分、相信有某種訣竅;以及對成功的不當認識:只看到結果,而忽略創造者在過程中遭遇的挫折與堅持的勇氣。

繁體版《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九種態度》這本書獲各界好評,還有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博士為此書寫推薦序;《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說:「想激發創意潛能,讀這本書就夠了!」;奇點大學未來研究與預測主任保羅.塞佛(Paul Saffo)說:「這本書將從此扭轉你對創新的看法,並且使你成為更好、更具創造力的創新者。」;我說:趕快上博客來買吧!博客來購書連結購書備用連結。如果你想要研究一下簡體版完全不一樣感覺的翻譯,簡體版的書在這裡:《被誤讀的創新:關於人類探索、發現與創造的真相

有了創意就會想要創業,過去我們會聽到看到許多成功的創業家,但是他們的成功模式可能不一定適合你,但不知道怎麼分辨?今天得到告訴我們,創業圈的頂尖高手大概分為三種風格:火、風、水,例如火的马云和雷军、風的丁磊和罗振宇、水的马化腾和张小龙。你要先了解自己的風格,然後再選對高手跟著學習,不然如果自己是偏向水型的創業者,卻一直看著火的馬雲當榜樣,那就悲劇了!

最後,今天還有個長期思維緩慢思維的觀念,我覺得這也很營養。

成功的人通常都保有長期思維的習慣,比方說會經常思考未來幾年甚至幾代人的規劃;而只會酗酒的人當然就只會想到下一杯去哪喝的問題。

緩慢思維則是對於重大決定必須要深思熟慮,例如進行投資;而對於生活小事則要快速思考完成決定,例如買哪支牙膏。

<高齡父親 vs 高齡產婦>

說到高齡產婦就讓我想要回問一下一篇十年前的文章《小小惡魔的誕生》,或許應該找一天再重新整理一下。在今天之前,都認為是因為高齡產婦所以需要考慮對胎兒先進行羊膜穿刺術檢查,在文章的最底端有我當時收集的資訊。

然而今天得到從五月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雜誌》(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發表了一項研究告訴我們,其實小孩基因上的健康與否和母親的年齡無關,有影響的是父親!

好吧...我承認誤會很久了XD,我在這裡向全世界的女性道歉!

不過我覺得這份報告講的是社交能力的落後,如果是從社交能力來比較,我倒是比較懷疑是後天產生的。高齡父親可能對小孩會比較溺愛,不同於年親父親可能工作必較忙碌,或者人生歷練較為不足,所以對小孩的管教年輕的父親和高齡的父親肯定是有天差地別的,而這部分的差異對於小孩社交能力的影響也不能排除。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