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小惡魔最近有聽到氫水的產品資訊,真的給矇得一愣一愣的;另外昨天剛看到一則新聞「30歲女做雷射手術突放屁,在東京醫科大學醫院引發大火!」,根據醫學調查研究,腸道內所產生的氣體,約有一半的比例是屬於可燃的氫氣和甲烷,剛好呼應今天得到15min第四則隨時聽的:經由細菌的消化會產生大量氫氣。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你要懂弱智才會聰明》
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缺氧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富氧水」,也就是氧含量很高的水。做法是通過加壓的方式,往水里加很多氧氣,然後密封起來銷售。商家說,喝了這種富氧水,就能解決身體缺氧的問題,而且還能抗疲勞、延緩衰老、保護肺部。真有這麼神奇嗎?知名科普雜誌《科學世界》9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解答了這個問題。
先說說平時生活中,什麼時候我們可能會缺氧。
一般來說,在人多、空間很小的地方,空氣中氧氣的相對濃度下降,氧氣的絕對含量變少了,這時候人就有可能缺氧。按照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署的說法,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低於19.5%,就屬於缺氧環境。身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出現心跳加速、動作遲緩這些缺氧症狀。不過,想要避免缺氧,有個方法很簡單,做好通風就行了。
那富氧的環境就一定好嗎?不一定。日本名古屋大學做過一個實驗,找了十名學生,讓他們在不同的日子里,分別喝350毫升普通水,以及氧濃度為普通水四倍的富氧水,並且不告訴他們喝的是什麼水。喝完之後,讓這些學生運動15分鐘,再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學生的生理指標沒什麼區別。另外,富氧水說能清除體內自由基,但實際上體內自由基是氧化產生的,要清除自由基的話應該是靠抗氧化劑,氧氣不僅清除不了自由基,反而能產生更多的自由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我們能不能吸收水里的氧氣。由於富氧水需要加壓打入氧氣,打開瓶蓋喝水的時候,額外的氣壓消失了,如果喝的不夠快,水里多出來的氧氣會跑出來。退一步說,就算你把水里的氧氣全喝下去了,對人體也沒好處。因為我們不是通過喝水吸收氧氣,而是通過呼吸。一個成年人在正常狀態下,每分鐘大約呼吸16到20次,吸入氧氣量大約是250毫升。也就是說,你多做幾次深呼吸,就可以補充很多氧氣了,水里的那點兒氧氣微不足道。
除了富氧水,市場上還出現了「富氫水」。這種富氫水的賣點和富氧水相反,說活性氧產生的自由基會讓人得病,而富氫水中的氫能夠清除自由基,能包治百病。
目前的確有不少研究,想要弄明白氫和人體健康的關係,但是到現在都是一些初步研究,氫對健康到底有什麼好處,還沒法下定論。就算氫對人體真的有好處,富氫水里的氫能不能被吸收也很難說。其實,人的腸道細菌在代謝的過程中,每天會產生超過一升的氫氣。在常溫常壓下,氫氣的溶解度為1.83%,也就是說,100毫升的水能溶解1.83毫升的氫氣。這麼一算,腸道細菌每天產生的氫氣,相當於50多升富氫水中的氫氣的量。如果這些氫氣能被有效吸收,我們就沒必要去喝富氫水,腸道細菌製造的氫氣足夠了。
最後說說自由基,和很多保健品一樣,富氫水是建立在自由基對人體有害的基礎上的。自由基是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產生的,雖然它們會損傷生物分子和細胞,但也參與了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動,沒有自由基,或者自由基太少了,生命活動將會停止。自由基還能抗感染、殺死癌細胞,所以並非一無是處。人體自己也能夠清除自由基,蔬菜、水果裡面的抗氧化劑,也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所以沒必要通過吃保健品來清除自由基,何況自由基清除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最後文章說,只要是符合飲用標準的水,就是對我們有好處的水,沒有必要幻想通過喝水達到不可能達到的神奇效果。
本文源自:《科學世界》2016年9月刊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Big Data《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導讀
這篇是在:藍色小惡魔魔窟《資料海》以前的讀書心得,很適合再歸檔到知識的部落格得到這裡來,所以就搬來啦...重點還是推銷一下這本書賺點稿費過生活XD...
Big Data, 人稱海量資料,但我覺得這是一句形容詞,稱呼,就要是個名詞,所以我叫它資料海!
看完整本書後,我建議閱讀的順序如下,不然可能會不容易看懂一些書裡面的內容或例子,特別是對 Big Data 正確概念還不熟的人來說:
首先,當然要把推薦序都看完,這樣可以快速吸收書本內重要的觀念。
再來把第一部:“什麼是 Big Data” K掉,看章節名稱顧名思義也知道這一定要先拜讀的。
接著第二部先看到第四章,應用案例:從行銷到反恐
這是延續第一、二章的內容,透過基本和有趣的案例(後面的案例比較乏味)先勾起興趣和建立聯想,這樣對 Big Data 好似能拿來幹嘛有個初步的認識。
接著就先跳到第十三章:海量分析的技術要件
我不建議“先”順著書把每個產業的應用看完,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 Big Data,看完前四章你已經對書內描述的種種文字激起興趣,繼續看個產業的應用很快就會感到乏味,你急著知道的是:那怎麼做呢?
所以看看技術,看看未來展望,你再想想還有沒有興趣繼續研究下去......
如果看完後還意猶未盡,接著建議先挑選你熟悉的產業進行案例研究。
在這個過程你比較容易比較,原來以前你接觸過的環境,遇過或沒遇過的問題,在 Big Data 視野內會怎麼處理,我相信只要有幾個案例有共鳴,你對 Big Data 的興趣會更大,至少你對想繼續把這本書看下去會更有興趣!
熟悉的產業閱讀結束後,接著當然挑你有興趣的產業繼續研讀,最後才把其他剩下的產業順手翻翻...
我想,依據以上的順序,如果有一天幽靜的時間,你必定可以一口氣輕鬆看完這本書!
每個企業都有片私有的資料海,我們的世界有廣大的公共資料海,不論是領域內的海還是公海,海的深不可測,海底所蘊藏的寶藏無限,打撈大海探盡大海的技術還未知。現在,大家各憑本事大顯神通,有人登高一呼說著 Big Data 的無限美夢,眼睛發亮的人興奮地往大海衝去大喊著:我要成為海賊王!
這篇是參考自:《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這本書的心得筆記......
對 Big Data 有興趣或工作上有機會用到的人,《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這本書是很好的入門,這本書談的不是技術,而是告訴你一些產業應用,讓你想像 Big Data 對各產業的幫助有什麼可能的機會,很推薦立即到下單購入: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
Big Data, 人稱海量資料,但我覺得這是一句形容詞,稱呼,就要是個名詞,所以我叫它資料海!
看完整本書後,我建議閱讀的順序如下,不然可能會不容易看懂一些書裡面的內容或例子,特別是對 Big Data 正確概念還不熟的人來說:
首先,當然要把推薦序都看完,這樣可以快速吸收書本內重要的觀念。
再來把第一部:“什麼是 Big Data” K掉,看章節名稱顧名思義也知道這一定要先拜讀的。
接著第二部先看到第四章,應用案例:從行銷到反恐
這是延續第一、二章的內容,透過基本和有趣的案例(後面的案例比較乏味)先勾起興趣和建立聯想,這樣對 Big Data 好似能拿來幹嘛有個初步的認識。
接著就先跳到第十三章:海量分析的技術要件
我不建議“先”順著書把每個產業的應用看完,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 Big Data,看完前四章你已經對書內描述的種種文字激起興趣,繼續看個產業的應用很快就會感到乏味,你急著知道的是:那怎麼做呢?
所以看看技術,看看未來展望,你再想想還有沒有興趣繼續研究下去......
如果看完後還意猶未盡,接著建議先挑選你熟悉的產業進行案例研究。
在這個過程你比較容易比較,原來以前你接觸過的環境,遇過或沒遇過的問題,在 Big Data 視野內會怎麼處理,我相信只要有幾個案例有共鳴,你對 Big Data 的興趣會更大,至少你對想繼續把這本書看下去會更有興趣!
熟悉的產業閱讀結束後,接著當然挑你有興趣的產業繼續研讀,最後才把其他剩下的產業順手翻翻...
我想,依據以上的順序,如果有一天幽靜的時間,你必定可以一口氣輕鬆看完這本書!
每個企業都有片私有的資料海,我們的世界有廣大的公共資料海,不論是領域內的海還是公海,海的深不可測,海底所蘊藏的寶藏無限,打撈大海探盡大海的技術還未知。現在,大家各憑本事大顯神通,有人登高一呼說著 Big Data 的無限美夢,眼睛發亮的人興奮地往大海衝去大喊著:我要成為海賊王!
這篇是參考自:《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這本書的心得筆記......
對 Big Data 有興趣或工作上有機會用到的人,《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這本書是很好的入門,這本書談的不是技術,而是告訴你一些產業應用,讓你想像 Big Data 對各產業的幫助有什麼可能的機會,很推薦立即到下單購入: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