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轉型的成功關鍵不是權力和資源,是認同!

轉型的成功關鍵不是權力和資源,是認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客戶體驗管理心法
二、企業轉型要從現場發起
三、四種訓練創造性的方法


@吃乾貨Review@
組織重組像是有些高階主管遇到瓶頸或空降時最愛用的一招,可是用了大刀是不是有用心?這裡的心指的是細心和暖心。重組的成功不是取決於主管的權力夠大、資源夠多,最重要的是一線的人員是否能認同,別總是擺出不認同就離開的姿態,因為沒走的人不一定是認同,如果真心能清算的話,當主管的還不懂為什麼失敗,我想那就是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一、客戶體驗管理心法

在這裡學到一件重要的觀念「在設計客戶體驗時要兼顧購買者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因為,對很多產品來說,花錢的人和使用的人是不同的人。

再來,其實是我們常說的,未來商品的競爭力會有很大的決勝因素在於「高度客製化」,讓該收到的人收到,不該收到的人不能收到。以過去在「智能媒體:未來變革的5個方向」裡講到的:由人工智慧針對每位讀者,根據演算法分析他關注的問題和新聞後,再對每個讀者客製化投放他最可能閱讀的新聞。未來誰越能以越低的成本客製化產品,就越能搶到驚人的市佔率。

交叉畫像」的概念很有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去了解喜歡我們產品的客戶,他們大多數共同的其他興趣是什麼,再從這個興趣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以及其它的生活資訊,再藉由這些資訊去思考怎麼解決客戶問題,讓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對客戶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興趣只是舉個例子,也可以從有形的事物去思考。


二、企業轉型要從現場發起

待過幾家大公司,經歷過數次重組的經驗,今天拜讀陳春花的文章,無限感慨啊~如果那些發動重組的高階主管,能了解陳春花的經驗,我想那些轉型的成果應該會更好。

我覺得首先要先讓組織知道,並不是過去不好才做轉型,而是受到外部的影響配合經營的需求,是為了讓未來比現在更好,所以我們才發起轉型。這段話不能是口號,也不能當成安撫的橋段,而是高階主管要提出打動人心的論述,來讓每個人能對轉型的必要有完全的認同感,否則一次的轉型就是一次的士氣大傷,不是嗎?

再來轉型的思考必須要以第一線人的資源進行詳細考量,我見識過很多高階經理人一開場就說:「根據我的經驗這樣做一定是可以的!」,通常語氣都暗示著「要是我親手來這樣做就可以!」,其實都忘了考慮到現行的人事時地物的差異,所以獲得一線人員在地下批評為「高射砲計劃」,應該不需要意外不是嗎?

最後的「刺蝟理念」尤為重要!特別是空降部隊來的更應該去做,先把組織最厲害的基礎三環找出來,並且將它們簡單化到所有人都能理解,所有轉型的戰略、方向和價值觀都必須以這三環為基礎打起。

先求同再求異,這樣才能讓組織每個成員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力。別一來就一副拿著大刀殺進來似的,口上總掛著要大刀闊斧地改革,最後激起每個人打起「刺蝟觀念」來應對,這也不奇怪不是嗎?


三、四種訓練創造性的方法

The Net and the Butterfly: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Breakthrough Thinking》(到博客來買這本書去!)這本書把創造力叫做能產生「突破性的想法」,這些想法像蝴蝶一樣美麗迷人,但是我們很難去捉住它們。而今天就是要教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網子」才能捕捉到這些美麗的「蝴蝶」。

第一張網、半睡半醒:關於「帶著問題去睡覺」可以回顧一下「頂級牛人思考法」。除了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方法外,再加上今天 Siri 之父:亞當・齊亞(Adam Cheyer)的操作細節,我覺得這方法挺不錯的,不過不適合大白天的啦~

第二張網、無腦走動:我想這是大多數人常做的方法,不過卻也常忘記要停下來晃一晃。小惡魔現在不是領別人薪水了,所以遇到瓶頸時就會大方地起來晃動,甚至天氣好的話就出去走走尋找靈感。

第三張網、隨時記錄:這就非常重要了,拜現在 3C 產品的便利,小惡魔隨手記錄的資訊已經爆出來了,最重要的還是要分門別類管好,這樣靈感要連結的時候,才不會找不到。

第四張網、舒壓玩具:一定要準備一個舒壓小玩具,沒有的話就轉轉筆是最便利的方法,可是就是不要敲桌子或扭屁股,特別是在和別人共用的空間裡,這樣講大家應該懂意思吧!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不讓雷鋒吃虧?事實上職場吃虧的都是雷鋒!

不讓雷鋒吃虧?事實上職場吃虧的都是雷鋒!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道德激情讓企業走更遠
二、商業邏輯與人生決策
三、利用人性關鍵點做產品


@吃乾貨Review@
雷鋒是大陸人,代表的是一個默默努力、主動幫助他人、勤儉節約的楷模,可是在職場裡好馬被人騎是常態,把好用的人當工具人用最方便。老實做事也要善於表現,這才是職場永續生存之道!


一、道德激情讓企業走更遠

現在智慧組織裡的共同價值觀使命願景核心價值,也就是「為什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和「用什麼方式做」。

不讓雷鋒吃虧意思是說不讓雷鋒吃虧,讓願意努力的人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去年我常去湖南出差,路上看到很多跟雷鋒有關的標語,好奇下回來台灣就搜尋一下雷鋒,想了解一下「雷鋒」是什麼意思,看一下 wiki 大概就理解了。不過事實上很多時候在職場上吃虧的都是雷鋒,不是嗎?

<做企業的人有三種初心:掙錢、做事、造人>

第一種初心、掙錢:慣老闆以發財、成名、提高社會地位為目的,這樣的目的除了激勵自己之外,激勵不了任何人,甚至對其他人來說是一種負激勵。

第二種初心、做事:企業家在找尋真正能為大眾創造價值、幫助很多人、有一定的道德成分在裡面的商業機會。

第三種初心、造人:企業家以成就人、造就人,讓身邊的人成功為目的。

我也想做造人的事業,雖然目前不致於被嘲笑,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切實際,要能做出成績可能還要 3-5 年或更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過慢慢已經在開始了,希望能“辜負眾望”如我所願!


二、商業邏輯與人生決策

畫畫和音樂的例子前面那段不難理解,不過第二段我倒是想不太通,如果有人能分享心得的話,歡迎底下留言交流。

今天得到講的行業發展都會經歷的三個階段: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望文生義就蠻好理解的,這部分就不整理心得,底下分享的是「怎麼讓自己更有價值的三種槓桿」。

第一個槓桿、專業:重新用我的角度去解釋這段得到的意思,就是說應該把公司提供環境和資源讓我提升專業的能力,當作是在公司幹活的收穫,而公司付給我的薪水則視為是額外的贈送。可以簡單想像是以前學徒的待遇,沒收你錢就不錯了還想要領薪水,但這裡並不是說要不計較薪水,而是鼓勵個人的心態要看重的是在這家公司工作是否能提升自己的專業,而不要先去想領多少錢才合理,反之即使薪水滿意,但是專業無法持續提升,這才是考慮捨棄這份工作的理由。

第二個槓桿、團隊:無論一個人多麼專業,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總有個邊際,而當一個人具備管理能力後,可以創造的價值就會放大。

第三個槓桿、資金和人脈:懂得使用前面兩個槓桿,在你的人生裡雖然已經處於前段班了,可是如果想跳離老鼠圈讓財富自由,就必須懂得善用你所累積的人脈和資金,把錢放在對的投資上,才有機會讓錢賺錢,最終獲得財富自由的人生。


三、利用人性關鍵點做產品

<人性地圖>

做產品要關注的是人性的下意識,應該回歸到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如果做一個產品,專注在要去跟用戶強調性價比的話,這個產品的付費模式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因為讓用戶忍不住會付費的好產品,一定是符合人性的,不會去考慮性價比的。

如何調查出用戶的下意識多觀察用戶而不是問用戶,用問卷調查不但浪費,而且獲得的幾乎都是沒有用的結果。

<神經網路>

利用的就是人性聯想的特點。比方說我們想讓大家把自家的新產品跟品質聯想在一起,可以採用迂迴的方式,比方說一般人對A品牌的認知就是品質,那麼我們就可以去模仿A品牌的樣子和感覺,讓自家的新產品被看到後會聯想到A品牌,於是自然也會跟品質聯想在一起。當然,你真的要做好品質這件事情,必須經得起考驗,才不會讓自己斬斷了大家的這個聯想。

<博弈論>

就是利用人性的愛恨情仇去設計產品。同樣以遊戲來舉例,很多遊戲設計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因為人性不服輸以及賭氣和積恨情懷,於是就會受到引誘而當起課金課長,遊戲商就是利用這樣製造玩家間的爭鬥因此把荷包賺得滿滿的...個人是覺得很不應該啦~有些人為了偷搶拐騙虛擬寶物,或者是你拆我家,我當然也要拆了你家,拆不贏只好找真人出來PK,結果就在真實社會上演出社會案件,實在很糟糕!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