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先進難免挨打,哩丟愛拎奈!放下應該放下的...

先進難免挨打,哩丟愛拎奈!放下應該放下的...



一、元朝真把人分四等嗎?

記載一段 wiki 四等人制 的資料先閱讀了解一下...還有一段九儒十丐也一起學習學習。

四等人制

有說法指出由於蒙古人與漢人人數的比例極不平均,元廷為了保護蒙古人地位,主張蒙古至上主義,推行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漢人(原金朝統治下的人民)、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等四個階級的制度,但四等級制度並不見於官方文告及檔案。有學者認為,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並讓漢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十分沉重。然而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代有把臣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規定中,例如漢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償命,而蒙古人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原文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為元代一特權階級)。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人均不平等。然而仍任用不少漢人為官、例如史天澤、賀惟一等等。

近代有研究指出,元代有相當多的漢族人在各級官府擔任高級職務,其中不少是正職。在《元史》、《新元史》、和《蒙兀兒史記》所作傳的 864 名三品以上的官員中,漢人佔了 409 位,即總數的 47%。此外,漢人在元朝官府裡做正職的,除了在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及行中書省擔任高官的漢族大僚外,在六部中任職尚書的,亦俯拾皆是。綜合來看,漢族人在元朝各級政府不僅任職顯要者甚眾,而且擔任正職者也為數不少。認為「元朝各級官府 的高級官吏,必須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漢人最多只能做到副職」的說法並非準確。


九儒十丐

有說法認為「九儒十丐」是元朝的定製,顯示出在蒙古統治下儒士在社會的下等地位。此「九儒十丐」的說法來自南宋遺民謝枋得,其〈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云:「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及同樣是南宋遺民的鄭思肖〈大義略序〉曰:「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但因其政治立場,並不能完全盡信,或作為元朝儒士社會地位低下的佐證。中外史學界已有學者對元代儒士的地位問題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否定了元代儒人地位低落的說法。現代學者指出,以儒戶為代表的元代士人在元朝統治之下事實上享有相當多的特權。他們的地位不但遠遠高於社會底層的娼妓和乞丐,也比負擔沉重賦役的民戶以及軍、站、匠等服役人戶優越得多。更主要的,是他們有各類宗教和服役戶計所無法比擬的為官任吏的機會。「九儒十丐」的說法根本不是元代現實的反映。

元朝的四等人制已經沒什麼記憶和感覺了,小惡魔倒是對種姓制度有很深的印象和感觸,在小惡魔看過的印度相關影片有提到種姓制度,我誤以為在現在進步的社會中印度還存在種姓制度,原來早在 1947 年就已經廢除,可是會有這樣的誤解是也不是空中樓閣來的,詳細的資訊可以閱讀這篇文章:《印度還有賤民嗎?【地球幫你問】印度種姓制度篇》,節錄我在意的部分內容如下。

種姓制度(wiki) 是曾在印度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後,種姓制度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凡是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實際上在生活中仍常常可以看到種姓制度的影響。




二、李開復:哪些領域值得投資?

首先創業導師李開復說要小心投資的領域是 P2P 和 O2O,特別是只會用燒錢來衝用戶數的公司,就別再去投資了!

後面創業導師李開復提到目前主要的投資領域是 人工智慧 AI 和 文化娛樂所以底下小惡魔就好好來整理這兩部分這段得到應該要擰出來的營養給大家做筆記。

$ 人工智慧 AI
人工智慧 AI 已經成為最大的創業機會,因為計算的成本降低,機器學習的演算法也越來越成功。因此,投資人工智慧 AI 的機會可以拆分成兩個方向:

1. 人工智慧 AI 的核心技術:讓機器能聽、能看、能思考;

2. 自動駕駛:這項技術還能變成機器人、智能高爾夫車等。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車公司都接受了自動駕駛的概念,並且投入了很大的資金。

$ 文化娛樂
創業導師李開復認為,現在文化娛樂能產生最大價值的有三個方面:

1. IP 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產生:比如暴走漫畫、Papi醬,都成了可持續的、被追捧的現象級的 IP;

2. 平台型公司的創業:即使不做內容,但是有一個入口讓用戶都到這來,這樣的公司就有長期的價值。比如說知乎就是很好的案例;

3. 對95後的吸引:95後對內容的掌控和理解,以及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方法,跟其他年齡段的人差別很大。95後 是長在虛擬世界裡面,現實世界只是補充。他們的需求要得到滿足,但是年長的人又很難判斷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誰能吸引這個群體,誰就能在文化娛樂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三、中國文明的地理視角!

聽完得到後小惡魔第一個想知道的是中國的領土在世界上排名是不是第一?從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列表(wiki) 來看,整理幾點資訊如下:

第一、“世界總面積”:全世界地球表面總面積的陸地總面積是 148,940,000 km²(29.2%),水域總面積 361,132,000 km²(70.8%)。陸地的面積約 1.4 億多平方公里,而水域(應該是指海洋+淡水面積)則約為 3.6 億多平方公里。

第二、“亞洲”: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面積有 44,579,000 km² 約為 4,457 多萬平方公里。(從 七大洲面積表 的數據來看,我猜前面統計的數據應該是包含了扣除海洋後的水域面積吧,後面的國家領土面積就暫時這樣來解讀,如果有人提供正確的資訊請留言提醒更新。

第三、“俄羅斯”:前蘇聯在 1991年 解體後的俄羅斯仍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即使是不包括克里米亞半島在內的話,面積都還有 17,098,242 km² 約為 1,700 多萬平方公里,前蘇聯解體前的土地面積曾有 22,402,200 km² 約為 2,240 多萬平方公里,真是很強大的國家啊!希望他們永遠要當世界的好人 Q..Q~

俄羅斯領土有多大呢?俄羅斯的領土比第五大洲南極洲還大,而歐洲則是排名第六大洲,吊車尾的第七小洲是大洋洲


第四、“加拿大”:加拿大領土面積是世界第二大的國家,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包含加拿大所屬的水域(這段敘述應該可以加強佐證上面第二點的猜測),總面積有 9,984,670 km² 約 998 萬多平方公里,魁北克有獨立運動存在,面積未來可能變動

第五、“美國中國”:有趣的來了!我心目中認為世界第三大領土國應該算是美國,我認定的數據是不算領海面積的有主權的陸地和內水面積,所以面積數據是 9,631,420 km² 約為 963 萬多平方公里。

第六、“中國”:中國有好多「聲稱」的領土,大概是過去常常打別人和近代常常被人打的歷史因素,而其中對個人而言覺得不蘇胡的數據是:「聯合國的數據包含中國直接管轄地區,有兩個實行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和另外包含中國「聲稱」擁有主權,而由中華民國實際管轄的臺灣地區。」,扣掉有爭議的領土面積是《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列明的 9,572,900 km² 約為 957 萬多平方公里,略輸美國列居第四大領土國。

第七、“大洋洲”:大洋洲是七大洲裡面最小漢的,中國扣除所有「聲稱」的領土和水域後的面積,都還比大洋洲還大,所以大洋洲排在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列表(wiki) 列表的第 12 筆。

第八、“中華民國”:目前中華民國只剩下 36,197 km²。1949 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前,中華民國統治區域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和其他地區,共計 11,418,174 km² 約 1,100 多萬平方公里。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出現共產黨攪局的話,中華民國是可以穩坐第三大領土國的,現在給老美撿便宜去了...

研究完領土的世界排名後,接下來整理一下這段得到

首先是中國的統一主要是先經歷了地域的統一,而後是政令和制度的统一。地域的統一是發生在西周把夏、商、周三分歸一;而政令和制度的统一則是指秦漢時代的歷史。

再來有個特別的專詞「三代王都線」,說的是北緯 35 度線。古代最主要的路有四條,南北方向有三條,東西方向有一條,它們相互交叉,形成了三個大十字。最重要的交叉點是「天下之中」的河南洛陽。中國古代所有重要的王都,都在這條線上,李零把這條線叫做「三代王都線」。

最後從這段得到發現,原來中華民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K好玩的,從兵法地理因素來看是這樣的...在地理學上有一條十分重要的分割線,這條線從東北的黑龍江省愛輝出發,到西南的雲南省騰衝為終點。從地理上看,這條線以西以北都很高,以東以南都很低。中國古代兵法家提出,從西北打東南是順勢,從東南打西北是逆勢,而逆勢一般是沒有勝算的。

反攻大陸不能靠打的,要用...所以長年以來兩岸最重要的共同口號就是要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對岸同胞啊!

最後要 LDS 一下這句話:“先進難免挨打”,這不只適用於國家歷史,在職場和商場上也很好用。所以大家看開點:哩丟愛拎奈!原諒那些不懂事的後輩吧...原諒應該原諒的發洩應該發洩的接受應該接受的放下應該放下的把握應該把握的珍惜應該珍惜的感謝應該感謝的:然後活在當下!


四、吳曉波:中國經濟有三個新趨勢!

第一個趨勢、供需錯配:消費者雖然願意花錢,但是買不到優質的產品。中國的中產階級數量超過1個億,他們願意為好的服務、好的產品買單。

第二個趨勢、優質產品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未來五年內產業大升級,將會淘汰掉大部分傳統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要生存就必須研發和生產品質好的創新型產品,針對消費者想要購買優質產品的需求來做產品,肯定能成功!

第三個趨勢、產融資本產業資本,指的是來源於實體企業的資金;金融資本,指的是來源於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的資金;產融資本,就是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結合。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在資本寒冬裡從供需錯配的市場趨勢中,找到機會市場研發和生產出消費者想要購買的優質產品,自然能從產融資本要到幾個暖暖包,沒準還能收到一個暖爐,這樣就不怕他冬天有多長了...

這幾個趨勢說起來簡單,要是想深入挖掘的話,你會發現中間有巨大的潛力和機會。這個資本寒冬會持續多久,誰都沒有辦法預測。但是隨著未來中國的產業變革,創業者仍然有機會獲得巨大的財富。前提是,要理解趨勢並且順應趨勢,才有可能發現其中的商機,才可能順利渡過資本寒冬,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領跑者。


@吃乾貨Review@
人類的歷史就像超放大版的人生一樣,會從幼稚無知漸漸懂事成熟!人生要自由快活,也要懂得對過去原諒放下;歷史需要的原諒放下,相對也要付出超大倍的能量才能完成:發現應該發現的!從今天的得到你發現了什麼?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

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


一、制定好政策難處在何處?

這段得到沒有提供很有效解決難處的方案,可能這個問題實在很大,從整理的難處何在,實在不是常人能解。

第一、目標的多重性:一個政策往往涉及很多問題,所以制定政策的時候,就要在很多目標之間做權衡。很多目標之間的衝突,是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第二、實際情況的複雜性:經濟學是抽象的,很難直接適用於真實世界。有時候,一個不起眼但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就會把整個理論基礎瓦解掉。

第三、效果的不確定性:就算制定政策的人再優秀,也沒辦法保證政策能達到預想的效果。無論什麼政策,都需要人來執行。但現實中人不可能都是理性的,如果我們假設人們都很誠實,都很自律,都會嚴格執行政策,這時候就可能會有問題。

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還和決策者對政策的狹隘理解有關係。巴蘇認為,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決策者要學會「二階思考」,意思是說,凡事不僅要想第一步,還要有第二步或者更深一步的思考。

至少今天已經有條理的知道,制定政策的困難歸納出的三條原因:目標的多重性實際情況的複雜性效果的不確定性,也許往後再規劃政策或計畫時,多想想怎麼想得更多更廣、多花點時間探討和注意細節、以及在執行時多跟相關人員溝通,盡可能降低執行效果的折損,而且還要多想幾種可能,和更遠之後的變化,以完善計畫內容和應變對策。


二、如何避免情緒的負面影響?

哈哈~曝光效應得到中念「爆光」,而我們都念「瀑光」,查了一下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教育百科,確定咱們台灣還是念「ㄆㄨˋ ㄍㄨㄤ」。

我覺得這段得到非常有營養!連案例都很有趣,所以下面的筆記整理會多一些。

先整理這段得到說的短期情緒中我們一般很難意識到,做決定的時候又很難避開它們的影響的兩種形式:曝光效應損失厭惡

第一、曝光效應:一般人很容易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反復曝光,我們心裡的好感度會更高。
<案例>有個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在一個教室的黑板上,天天寫上幾個單詞,這些單詞之間沒啥聯繫。有的單詞只出現一次,有的會反復出現。一段時間以後,這個心理學家請學生填一個問卷,從14個單詞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其中有5個單詞曾經在黑板上出現過。結果發現,學生們看過次數最多的單詞,最受歡迎。

第二、損失厭惡:因為損失給我們的痛苦,比收益帶來的快樂要更深刻。所以為了避免痛苦,我們乾脆就不做這件事。
<案例>比如賭拋硬幣,正面朝上贏 100 塊;反面朝上輸 50 塊。大多數人不願意玩。為啥?平白無故輸掉 50 塊其實更痛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痛苦甚至是愉悅感的 2~4 倍。

不玩的人很笨,從機率和賠率來看,應該要一路玩到莊家脫褲子才是!

再來把曝光效應損失厭惡結合起來看,就會讓我們心裡形成偏見,影響我們做出決定。

精彩的案例:英特爾公司曾經在存儲器業務做得特別牛,也面臨跟日本企業的激烈競爭。公司就在考慮,要不要繼續生產存儲器,要不要轉型。這時候受曝光效應的影響,公司會傾向於保留這個業務,畢竟是依靠存儲器起家的嘛,對這個行業特別熟悉。損失厭惡也傾向於保留,好不容易在市場做到領先地位,放棄了多可惜。

英特爾公司當時 CEO 安迪-格魯夫的解決方案是,讓一線員工決定自己生產什麼,後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生產微處理器,他才決定戰略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安迪-格魯夫還用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下一任CEO,會怎麼做?」這樣,他回避了短期情緒的干擾,看到了未來的前景,再加上一線員工給出的反饋,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專注去做微處理器業務,放棄存儲器。後來的事咱們都知道了,英特爾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微處理器製造商。


後面這個另外的方法就是「跟問題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到旁觀者的角度。心理學研究顯示,我們離問題越遠,就越能看清楚問題最重要的方面。這個方法的實踐案例也可以再溫習一下過去的得到努力之餘偶爾抬頭看看別人怎麼做?》當中「三、三種可以改進任何事情的方法!」的第三個方法“預測-反饋法”,這樣就會有更深的了解和體會了。

最後,《決斷力》這本書的作者希思兄弟就總結說,短期情緒有時候會對我們做決定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我們意識不到。做決定的時候別著急,想辦法從這個問題里抽離出去,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弱化短期情緒的影響,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三、找用戶一定要門當戶對!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這段得到就很有營養了,因為它講的是兩個創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一個是怎麼找用戶,一個是怎麼構建產品的護城河(競爭力)。

第一、找用戶:找用戶的方法和案例千百種,多聽多健康。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產業界中的巨頭,因為你要的用戶就在競爭對手那邊,除了常聽到的 facebook 吸粉絲的方法外,小惡魔聽過最有趣的是海底撈怎麼撈按摩業的用戶故事,想聽的朋友改天有空跟我聊天記得問我^^...真的很精彩!!

但今天這段得到講的是去挖掘被遺漏或放棄的族群,創造出產品獨門的價值,而不去跟巨頭硬碰硬搶飯吃,怎麼搶得過呢?

第二、建構護城河:就是不斷抬升用戶的轉換成本,坊間最普為人知但效力很低的就是「集點」,順便看個笑話:《積八點三部曲保證笑到翻!》。我覺得創業時真的要先把產品如何對用戶創造出轉換成本,並且能一直提升轉換成本的計畫給規劃出來,否則就算巨頭不來跟你搶,當拷貝貓大軍發起進攻是,一下子產品就被淹沒在市場中,即使爭清楚誰是原創又如何?多少客戶在乎這點呢?


四、做廣告:搜尋引擎PK社交網路!

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如果正在創業或者是想透過網路行銷來賺一筆錢,肯定經常在想這檔應該要在哪放廣告哩!今天這段得到可以灌輸一些基本分辨的知識。

我把 Google 和 Facebook 廣告分別整理如下:

Google 廣告
1. 用戶有了意圖之後,也就是有了想買的東西後,Google 才開始行動,它推測的是「你想要幹什麼」;

2. Google 搜索是讓準備掏錢的消費者找到你;

3. Google 更適合做直效的廣告,也就是「能促成消費者下單購買」的廣告;

4. 追求訂單轉化的公司就在 Google 上打廣告;

5. Google 面向的是那些已經產生了偏好,甚至是馬上準備購買的消費者。

Facebook 廣告
1. Facebook 在收集信息上更「主動」,它猜測的是「你是誰」,你會需要什麼;

2. Facebook 是讓你找到你想要的目標消費者;

3. Facebook 更適合給品牌做廣告;

4. 快消產品的公司強調的是生活方式和品味,就在 Facebook 上打廣告;

5. Facebook 瞄准的是對品牌和產品還沒什麼瞭解的消費者,主要是讓消費者對產品或者品牌形成認識;

6. Facebook 在移動端,也就是手機、平板這樣的終端上,更有優勢。而且社交平台上具有分享性和互動性,讓它越來越受廣告主青睞。所以如果你想要影響的是手機用戶,那社交網站更合適。

文章最後強調,影響用戶最有效的方式,是讓用戶從社交網站上接觸到品牌的曝光,讓他們有興趣,去搜索引擎搜索,再通過搜索引擎完成購買。

總結來說,選擇搜索引擎還是社交網站,主要是看你現階段的需求是什麼。如果是希望增加用戶對產品的認知、擴大品牌影響,那社交網站就很合適;如果是希望影響用戶決策的最後一環,那搜索引擎顯然更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二者的優勢結合,因時因地、根據當下的需求,把打廣告的錢,合理又有側重地分布在兩條渠道。


@吃乾貨Review@
還在摸索怎麼行銷產品的人,聽聽今天的得到可以獲得入門的知識,在創業的路上需要好的策略,更需要有智慧地避免負面影響。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