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柯P快來抄:房地產太火,宋朝政府怎麼調控?

這是在講《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房地產小惡魔是不懂,不過倒是讓學到大陸今天已經成為常識的知識:“貧富相資”!頓悟了經濟學上的一點道理,給大家反看一下我們台灣目前有些人仇富的心態。

貧富相資”的道理就是:一味地打擊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從富人那裡取得收入來補貼窮人,最終窮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業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誰還願意把房子租給別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壞了業主也不願意掏錢修理,最後窮人還是沒房住!

聽到最後還似乎懂了一件事情,《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的你,不是指「宋朝」,而是在說現在的我們啊~~對不對?你們聽了是不是也這樣認為?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將近一千年前,宋朝的房地產市場特別火,政府是怎麼調控的?

歷史學者吳鈎寫了本新書,叫《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講了宋朝火爆的房地產市場狀況,完全刷新了我們以往的認知,給您轉述一下。

書裡說,北宋後期,首都汴京,也就是現在河南開封,人口密度比現在的紐約、倫敦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都高。豪宅的價格如果折算成人民幣的話,得有 5,000 多萬。宋朝的房屋買賣很頻繁,滿大街都是房屋中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宋朝的商品經濟極其發達,人口流動頻繁。宋朝人也跟今天一樣,有了錢就喜歡去大城市,就催生了一個火爆的房地產市場。

由於房價很高,有的官員還買地,當上了開發商。北宋時,有一個宰相叫丁謂,特別有商業頭腦。他在首都汴京的冰櫃街買了一塊地。冰櫃街地勢很低,一下雨就積水,大家都笑話他傻。但是丁謂在冰櫃街附近挖了一個蓄水池,解決了積水問題,然後用挖出來的土把地基墊高,修了四通八達的馬路。很快冰櫃街變成了繁華地段,丁謂的房子正好處在商業圈最好的位置,房價翻了好多倍。

不過,不是所有官員都有這樣的頭腦。由於政府不給所有京官提供住房,所以很多官員也是租房族。比如說,北宋的御史中丞蘇轍,也就是蘇東坡的弟弟,相當於下議院的議長,一直買不起房子,直到晚年,才在二線城市蓋了三間房。

宋朝政府是歷代少見的商業驅動型政府,眼看著房地產市場有利可圖,也積極投身進去,設立專門機構,經營官地和公屋的租賃。經營收入一方面上繳財政,另一方面也用來維持當地的公益事業。這種公屋跟保障房類似,租金不高,連在城裡擺攤做小買賣的人都能負擔起。

當時,宋朝政府也出手穩定房價,發佈限購令,保障平民的權益。比如,不准官員購買政府出讓的公屋,希望把購買公屋的機會留給一般平民。還有「第二套房限購」的政策,在任的高官如果已經有房子的話,不能在首都買第二套房。要是遇到極端天氣,比如大雪天,還會酌情減免公屋的租金。

不過,有時候政府也會做過了,還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子也減免租金。宋朝畢竟是商品經濟很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市場的定價機制並不陌生,當時就有人特別不滿。

反對者的理由,是我們今天已經成為常識的「貧富相資」的道理,一味地打擊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從富人那裡取得收入來補貼窮人,最終窮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業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誰還願意把房子租給別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壞了業主也不願意掏錢修理,最後窮人還是沒房住。

你看,儘管時間在將近一千年前,但是只要是市場經濟,就是一樣的規律。就像這本書的書名說的,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本文源自:《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

學豬八戒憑喜感和曝光度找到升遷之路: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ㄜ~用挑擔子和一句話「“小”的苦」來推不是二師兄的這部分,弱了點...

另外那個戲弄豬八戒最後面的邏輯也很爛,孫悟空本來就沒規矩的,他連師父和佛祖都能反了,要弄個老三,還要跟老二商量一下嗎?用這個邏輯要推豬八戒是老三,也非常弱!

這個說書的口氣和語調想學羅胖,可是邏輯根本就是硬湊來的,差得遠了!

不過以豬沙兩人的關係和個性,要把豬八戒搞得這麼有喜感,讓豬八戒當老三,確實不方便跟大師兄孫悟空這樣搭戲搞,最後這個邏輯小惡魔倒是覺得有通。

不過重點到最後也想學羅胖來個人生道理(跟著「羅輯思維」學習:真英雄!)這招到也沒學漏,不過用短短幾分鐘突然要跳到告訴大家說:豬八戒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上位的,號召力恐怕是不夠的...

小惡魔幫忙補幾刀,意思是要告訴大家:想上位?一來你要很有實力(故事來滴);並且還要很會拍馬屁(喜感來滴),懂不?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西遊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常被戲稱為暑假神劇,每個電視台都在播。這也說明瞭西遊記的經久不衰。既然咱們都這麼熟悉西遊記,那我問您一個問題,豬八戒排行老幾呢?您肯定會說,這還用問?老二呀,二師兄嘛。可真是這樣嗎?北大中文系碩士李天飛,研究西遊記多年,他告訴我們說,豬八戒一開始可不是排行老二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西遊記》,不是一部一氣呵成的作品,而是隨著時間慢慢完善的。其中豬八戒這個角色,它剛進入西游故事的時候,不是二師兄,而是三師弟,沙和尚才是二師兄。直到明朝的時候,豬八戒的地位才發生了變化,上位成為二師兄。

豬八戒最早出現在西游故事裡,大概是元末明初的《西遊記》雜劇裡。在這部戲裡面,唐僧是先收了孫悟空,再收沙和尚,最後收的才是豬八戒。按照收徒弟的這個順序,豬八戒是排第三的。

我們再來看《西遊記》裡徒弟三人的分工,孫悟空負責降妖除魔,沙和尚是唐僧的侍衛,負責唐僧的人身安全,然後順便做一些端茶倒水的事,只有豬八戒,工作不固定,你看他一會幫孫悟空打妖精,一會挑行李,什麼都幹。

比如說,受歡迎的 86 版《西遊記》電視劇,沙和尚是挑擔子的,但這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在《西遊記》原著裡,挑擔子的一直都是豬八戒。你看最後到了西天,如來佛祖也對豬八戒說:「以汝挑擔有功,封你為淨壇使者」。所以說,豬八戒實際上是挑擔子的。那這就有意思了,我們來從他們的分工分析一下,孫悟空是降妖的,那這就好比是領導的辦公室主任,地位肯定高嘛沙和尚是牽馬的,就好比領導的司機;而挑擔呢?不僅是個體力活,還沒什麼技術含量,就像個零時工。所以說,從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豬八戒的實際地位。

還有一個線索,在盤絲洞那一回,豬八戒說過這麼一句話,「三人出外,小的苦」,按說他是二師兄啊,怎麼能算小的呢?所以說,這句話很可能是早期西游故事留下的一個痕跡,既表明他的苦,也表明瞭他本來的排行。

那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豬八戒,卻成了二師兄呢?他有什麼資本上位呢?

我們剛才提到元末明初西遊記雜劇,這個劇中的豬八戒,他自己是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的。我們來說一下這個故事:有一個村子,裡面有一個人叫裴太公,裴太公有一個女兒很漂亮,自幼許給了朱太公的兒子朱公子,朱公子是個人,不是豬八戒啊。沒想到,這個朱公子家道中落,裴太公就想毀婚,但是裴姑娘非常喜歡朱公子,她就夜夜禱告,請求一定要跟朱公子在一起,沒想到引來了黑風山的黑豬精,黑豬精聽到了裴姑娘的禱告,它變成了朱公子的模樣,把裴姑娘騙到山裡去了。正好這個時候唐僧師徒趕到,就把這個裴姑娘給救出來了。這個故事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嵌入西遊記的故事中,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豬八戒的故事就融入了《西遊記》中,而且搶佔了沙和尚的很多戲份,所以你看,西游的路上,孫悟空的戲分是最多的,其次是唐僧,再次是豬八戒,最後是沙和尚和白龍馬。

我們再來說豬八戒成為二師兄的另外一個資本,那就是他天生具有喜感。豬八戒孫悟空正好是非常極端的一對,一個特別瘦,一個特別胖,一個又靈活,一個又笨拙。所以你看孫悟空天天幹的事,就是去調戲豬八戒玩。比如說,豬八戒在獅駝嶺被抓了之後,浸在水裡面褪毛,然後孫悟空就變了一個黑無常去那兒嚇唬他,說要是有錢賄賂我,我就不勾你的魂。然後豬八戒就嚇得趕緊說,有錢有錢,就從他的耳朵裡,拿出了小塊銀子。

如果說豬八戒是三師弟,孫悟空作為大師兄,從禮節上、邏輯上來說,他要發號施令,還是要先和沙和尚說。如果越過老二,一直揪著老三幹活的話,會不太合適。還有,如果豬八戒是老三的話,他想和孫悟空搭戲,就要越過沙和尚,這個也不合人情,所以說,把豬八戒和沙和尚換個個,讓豬八戒當老二,沙和尚當老三,那劇情的敘述就方便很多了。

所以說,豬八戒本來是三師弟,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一步一步上位成為二師兄的。

本文源自:「得到」系列收費音頻「李天飛大話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