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企業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企業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如何準備面試?順利擊敗boss級面試官!

如何準備面試?順利擊敗boss級面試官!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求職?
二、企業變革的四個致命陷阱?
三、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是怎麼回事?


@吃乾貨Review@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擁有豐富的求職經驗,但是大部分的面試官都有豐富的徵聘經驗,甚至具備高操的徵聘技術!面臨這樣等級差距懸殊的情況,如果面試前沒有充分且有技巧的準備,那麼總是落選也不足為怪。


一、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求職?

找工作前運用產品思維做好四個步驟:客戶研究、產品設計、客戶檢驗以及客戶培養,簡單來說如下。

第一個步驟、客戶研究:求職前知己知彼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求才公司的背景了解一下,並且對他們工作需求徹底分析過,用心去推想這個職務背後真正需要的技能是什麼,通常公布的求才條件都是比較抽象,甚至只是人資的標準套版。關於這步驟還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職場履歷與自我介紹準備》。

第二個步驟、產品設計:你一定要很確信自己具備的技能符合求才公司的職務需要,不要抱著去試試看能不能撿到工作的心態,就算撿到了...一個破爛能值多少錢?如果你已經具備該職務的條件,那就要把它們準備展現出來,不管透過履歷表還是現場補充的方式來進行,一定要設計出來並且做多次演練,以免面試時關鍵表現失常。另外,平時如戰時,有工作的時候就要做好求職的準備,這篇文章再分享給大家《從「尋求終身雇用」,轉為「尋求終身被雇用的能力」!》。

第三個步驟、客戶檢驗:一開始面試最好把最希望錄取的公司擺後面點,前面安排的公司是即使錄取了也是還可以放棄的職務,當作是暖身和了解市場狀況,並且不斷提升自己和調整履歷。但是不要亂槍打鳥,一定要跟你這次求職的方向一致,一方面這樣吸收來的經驗才能延續,另一方面也會有面試官會從你這次求職的規劃,來評估你是否對這樣的職務有堅定的意志和興趣。這裡還有一篇可以補充的文章分享給大家《向諸葛亮學求職準備》。

第四個步驟、客戶培養:到這一階段就是要開始進攻主要目標,務必把履歷表調整到跟該公司的職務需求一致,這個需求絕對不要單看工作描述去準備,而是要從公司背景和求才單位的業務去調整。如果準備是夠充足的,面試過程一定會走向跟面試官做經驗交流的階段,那你錄取的機率已經過半了,如果沒有當場錄取,那後面還要看你的運氣,比如說用人主管剛好很中意你,或者沒有出現CP值比你更高的人一起競爭。如果沒有進入經驗交流的狀況,建議你暫時放下接下來的目標,從第一步驟開始再準備,如果可以的話,鼓氣勇氣跟面試官請教是否可以給予這次面試改進的建議。

關於詢問面試官的建議這件事情,再做個補充。你別在前面加一些自損的客套話,特別是「我知道這次沒機會了,所以想問...」、「我想我應該不會被貴公司錄用,所以想問...」,說不定本來在及格邊緣的,這麼一弄就可能讓某些面試官不舒服或有所顧慮,乾脆就刷掉了。所以就直接且有自信地問「想請教您(各位)對於我這次的面試表現,是否有哪些地方可以給我再改進的建議?」,展現一種不論表現好壞,你都想追求更完美的態度!拿出這種態度,萬一本來在不及格邊緣的,可能就有機會被拉回來後選區,進入第二輪面試。


二、企業變革的四個致命陷阱?

第一個陷阱、忽略員工的個人利益:確實如此,無論大小公司,當開始推動變革時,通常我們聽到的都是在說明這些變革是如何如何地為了公司未來著想,公司好你們也好,如果不變革的話公司將會怎麼了...很少能夠從上面聽到這些變革對個人的業績或績效直接的幫助是什麼,甚至要求變革進行期間仍必維持相同的業績目標。公司高層並沒有作好犧牲的準備,甚至抱著撿便宜的心態,自以為是不想讓員工有懈怠的想法,說不定可以一邊變革還可以兼顧業績,到頭來讓員工不知所錯,或意見分歧產生內耗而磨損掉人和。

第二個陷阱、基層領導沒有充分參與:關於這點,不應該只把基層領導點出來而已,變革應該是全公司的事情,而且影響力越大的人應該更深入地參與。如果中間階層的領導只有口頭和心態支持變革,並沒有打從心底作為變革的使徒,基層主管都很愛解讀上級的心思,通常也會作出以業績為主的配合變革指示下去。

第三個陷阱、沒有給專案管理團隊足夠的“力量”:有時候變革推動組成的團隊是獨立部門來的,這樣有優點也有缺點,一來他們不隸屬各部門主管,不必擔心自己的考績被不合理的暗處罰;但是相對的,他們對各部門的約束力是不夠的,甚至推動小組的一線人員層級低於各部門的對應窗口。然而組織並沒有給這些推動人員足夠的“力量”,來鞭策或引誘各部門真心配合變革,單純只對推動管理團隊設定達成目標的 KPI,這樣只是在為難他們而已,很難對變革的手段給予有效的幫助。

第四個陷阱、把權利完全交給下面的負責人:基層的主管通常會採取急功近利的策略,也因為缺乏跨部門的資源和眼界,不能發展出高效率的執行策略。而高層主管因為沒有參與變革的細節,最後可能會誤會基層主管們執行不力,而對他們失去信任度,進而影響到其他業績發展的工作。


三、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是怎麼回事?

有趣的是,雖然這篇得到講的是中國高校和企業的問題,可是那些問題在台灣也是一模一樣。

第一、445 Port:即使我在銀行工作的時候,想封住 445 Port 都很難,一方面是 user 之間分享的問題,會引起民怨;最難解決的是有些老系統要走 445 Port 才能與 Client 運作,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一直到我離職為止,這項目標我都沒完成...

第二、防火牆:經過一番努力,凡是我混過的地方,我負責的系統範圍,防火牆最終都會被升起,因為這不難解決,也不需要太費力溝通,反正就是搞定好一切設定,讓系統和使用者能運作如初即可。可是好笑的是,每到一個新地方,都會遇到自認為有「過去豐富業界經驗」的人會大言不慚地說:通常我們都是建議客戶關掉,這樣才不會有系統整合的怪事發生。

第三、排斥系統更新:通常的理由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或“聽說過”,更新後可能會造成系統不穩定,或者與應用程式發生不相容的問題。所以自認為有「過去豐富業界經驗」的人會強烈要求客戶不要開啟 windows 系統自動更新,並且也不要做任何更新的程序,一旦他們的程式當掉被廠商發現曾經做過系統更新,就會先責怪一下客戶的系統負責人。

然而,我遇過更好笑的是,不能做系統更新的理由是因為 windows 系統更新後都必須重新開機,而廠商的程式不能設定為服務模式,而且程式重新開啟後還必須人工執行一些動作,以至於如果伺服器意外重新開機,則該伺服器上的服務就中斷,而對客戶業務造成影響...

另外一種狀況是,廠商程式之間連線斷線後不會自動重新連線,所以造成當某個服務意外中斷後,即使系統自動重新啟動恢復服務,可是整套系統仍無法運作。換句話說,這樣的一套系統程式開啟是有順序的,一直到最近一年我還遇過這樣的軟體設計。

總之,排斥系統更新的理由百百種,可是這絕對都是貪圖一時的方便,就算是擔心系統更新的項目會有衝突,那就花點時間做測試,而不是因噎廢食引來更大的災難。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計劃不是用來執行的,那為什麼還要計劃?

計劃不是用來執行的,那為什麼還要計劃?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計劃的三個妙用?
二、海底撈如何制定KPI?
三、內容付費就是把精深變淺顯!


@吃乾貨Review@
我們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通常是用來安慰事情不如預期,但有時候是用來作為懶得計劃的藉口。然而在聽完今天的得到就知道,計劃不是用來期待被完成後能完美執行,而是計劃過程中產生的價值!


一、計劃的三個妙用?

計劃不是用來期待被完成後能完美執行,而是在計劃過程中獲得以下三個重要的價值。

第一個價值、立定戰略方向:在計劃開始一定會盤點資源和收集資訊,並且將所有關係人員整合起來,透過計劃過程來啟動所有人對行動的意志和決心,讓所有人清楚這次行動的目標和方向,以及透徹了解每個人手上的資源和底線。

第二個價值、建構資源框架:由於在計劃過程中,所有人透徹了解彼此的資源,因此建構出一個資源框架,即使發生了計劃之外的變數,對應者也會依循著整體資源框架,推斷出變化的狀況後,仍朝著計劃的戰略方向和目標前進。

第三個價值、劃分小型模塊:在計劃過程裡會依據組織或成員而劃分出小型的個別計畫內容,再將每個行動單位逐一整合到整體的計畫架構內。由於每個小型的行動模塊清楚自己內部的資源和細節,以及透徹瞭解與其他模塊之間的關聯,因此在應對變化時更不容易被打亂,在這樣環環相扣的計劃架構下運行,最終將會因為有事前的計劃,而大幅提升最終目標的成功率。


二、海底撈如何制定KPI?

說到 KPI 就要回顧一下在《萬惡的KPI是福還是禍?》這篇裡小惡魔發的牢騷。

回到今天得到海底撈說的神秘客,非常多年以前最常用神秘客的產業就是餐飲業了,不過那時候的神秘客都是總部自己培養的,所以最大的缺點就是很容易被員工識破,因此這樣的機制久了以後就無效了。事過境遷時代在進步,幾年前神秘客已經有第三方的專業服務,有些案件還會要求必須取得專業的稽核證照,聽說薪水還上看六、七萬喔!

餐廳主管搶補習 拆解神秘客課程夯


我沒你想像中的那麼爽神秘客篇


還是那句老話「管理是門藝術,不要死套招式!」人是活的,方法是死,要結合正式化和非正式化的管理,制定聰明的考核方式,才能把員工的心安貼得妥妥der。


三、內容付費就是把精深變淺顯!

要有收費價值的內容,不但要把用戶教明白,還要讓用戶學習過程覺得有意思,最好是今天學到的知識,明天馬上能用到。最重要的是既然是跨入內容付費的領域,你不但要滿足上述的條件,還要能大量複製,並且打破時空的限制,不然回去講台上當個受歡迎的講師,受眾對象搞不好還比較多。

內容商品區分為,信息密度低、娛樂含量高的內容,就適合以免費加廣告的模式運營。另一種則是,信息密度高、乾貨感強烈、需要高度學習的內容,就能邁向跟用戶收費的道路。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吃乾貨Review@
組織裡的「給予者」往往是最後的“人生贏家”,還會有很好的升遷機會。不過「無私型給予者」總是筋疲力竭,反而成為專案的瓶頸,造成整個團隊無法有效率地運作;只有學會成為「自我保護型給予者」,才能對組織產生最大貢獻,並且可以持續「給予者」的作為。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方法一、建立聯繫: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就去找到五個案例來解釋這個理論,這種深入思考的方法對於知識學習很有幫助。

方法二、構思用法: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在學習新知識時,先想一下這個知識將來會怎麼用它?或者能幫我改進哪些行為?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能「自動觸發」關聯的知識。如果還是擔心重要的知識會忘記,那就看看這篇《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怎麼辦?》,了解什麼是「學習金字塔」。。

方法三、探索原因: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即使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有可能代表著深層的意義,訓練自己隨時能夠跳開框架,去探索背後的原因。

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知識達人,那就看看這篇《五招教你成為經濟學知識達人!》,來學會這五招:六經注我、慢讀經典、順藤摸瓜、自建體系、寫作。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以 Take 和 Give 來看,組織裡的成員可以分為三類:自私的「索取者講求付出對等的「資源匹配者、還有給予者;而「給予者」又可以分為「無私型給予」和「自我保護型給予」。對於組織貢獻最大的是「自我保護型給予者」,因為他們的給予行為效果顯著而且可以持續。

這裡順便推薦大家看一下《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這篇文章提到的 Be A Giver 社會運動。

成為一個高效的給予者需要考慮底下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幫忙應該怎麼幫?>

善用自己的長處,並且化被動為主動。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動幫助適合自己強項的事情,既可以激發自己的能力和樹立個人品牌,又可以避開幫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應該什麼時候幫忙?>

集中式時間管理,訂定一大塊可以協助他人工作的時間,比方說一週中的某一天。這樣可以兼顧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讓別人清楚你的資源分配,避免到最後兩頭空。

<第三個問題、到底應該幫誰?>

時間和資源有限,必須訓練自己避開自私且得寸進尺的人,適時停損並且慎重評估下次幫忙的方法,如果過程中對方不能設身處地為你著想,這些人下次也盡可能不再提供協助,讓自己的資源幫助更值得幫忙的對象。

以上這些自我保護是為了讓自己避免身疲力盡,使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與熱忱可以永久持續。悲劇英雄都會早夭,這個社會需要更多願意助人的天使,天長地久比曾經擁有更為重要。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如果已經有理想人選了,就不要再做「內部競聘」的事,以避免「肯定一小片,打擊一大片」的後果發生。如果確定要使用「內部競聘」的話底下有三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定好遊戲規則:詳定競聘的資格和條件,了解競聘候選人才的職涯發展目標,並且做好人才離職準備和接任計劃。

第二條建議、做到心服口服: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感,做到讓競聘者心服口服。如果可以的話適當安排讓第三方介入,避免出現營私舞弊的猜忌。

第三條建議、聚焦競聘目的:聚焦在競聘職務需求上的符合度,盡量避免在能力高低的比較上,計畫要安排到讓所有參與的競聘者都有收穫,讓他們感受到即使落選也能獲得成長。

我再提供一個多年前聽到的一個「內部競聘」模式,這是關於軟體開發的任務。比方說公司想研發一套產品,這時候找來多組競聘者或團隊參與,這個「內部競聘」的重點是在每個階段完成評比後,落選的那一方必須使用勝選的成果接下去開發,而階段勝選方有義務必須完全將研發細節交接給階段落選方,接著進行下一階段研發與評比,選出新的勝選代表。

這樣的好處可以促進團隊徹底的交流,最後也能迸發出很好的成果;缺點當然就是成本很高,而且曠日費時。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別把心理疾病簡單化>隨便的安慰可能讓朋友感到更糟!

<別把心理疾病簡單化>隨便的安慰可能讓朋友感到更糟!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看懂歷史也需要大數據
二、阿里失敗課「破碎與重建」
三、為什麼有人主動認領心理疾病?


@吃乾貨Review@
除非自己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否則別亂對自己貼上心理疾病標籤,更忌諱以此「自貼標籤」去取得對方相信你的「心理認同感」,這樣的人並不如自己認為的那樣了解真正患病者的痛苦,不負責任的安慰反而延誤對方接受治療的時間,因而增加自殺的風險。


一、看懂歷史也需要大數據

歷史是我僅次於地理的爛科目之一,第一次知道可以從大數據來理解歷史和驗證歷史的認知,如果能把資訊化分析這件事情加入歷史學科內,對我這樣的人來說肯定樂趣多了不少。

第一個案例、儒家文化正面的影響:學者統計了清朝在 1644-1910 年間,山東 107 個縣的暴動情況,發現孔廟數量越多的縣,暴動的次數越少。

第二個案例、利率 vs 債主或借戶死於糾紛的機率:這次選取了 1732-1895 年間官方 5,000 件借貸糾紛引發的命案,結果發現如果沒有收利息,被打死的會是借戶;而利率越高,債主被打死的機率就越大。

第三個案例、國王和皇帝的權利 vs 死於非命的機率:作者陳志武曾參與統計中國從秦朝開始的 658 個皇帝的死因,結果發現,有 38% 左右的皇帝死於非命;公元 600-1800 年間歐洲的 1,513 個國王,死於非命的比例是 22%,大概是中國的一半多。因此推測,中國皇帝因為權力更大,殺死皇帝帶來的好處實在太有誘惑力了,所以才讓皇帝成了「高危職業」。


二、阿里失敗課「破碎與重建」

在自認為工作經驗累積到相當豐富後,對於自己辛苦建立的成果一再地被組織各種環境或領導因素「被迫破碎」,最終不想再繼續重建而選擇離開職場舞台,也因此就無法在原來的領域拓寬自己的邊界,現在必須重建的是完全不同領域的基礎,難度其實蠻高的。

在這段得到裡也看到另一個和自己想法不同的觀念,就是阿里巴巴招聘時就算明知新人呆不了一年,阿里也會把人招聘進來。因為一個帶有自己固有能力和認知的新人進入組織後,第一年是給組織提供養分的;如果新人能夠在組織裡衝撞後打開自己的邊界,並與組織的系統連接共生,那三年之後,他就可以從系統中得到養分。反而,那些不到一年就離開的人,只能做系統的肥料。


三、為什麼有人主動認領心理疾病?

大家真的要看懂這段得到說的把心理疾病「浪漫化」、「簡單化」和「隨意化」帶來的後果!因為這樣反而會增加真正患病朋友的自殺率。自覺得有心理疾病,就應該找專業的判斷後再說,別就以此認為自己有相同的經歷而隨便安慰別人,因為你自認為有效的語言激勵不一定有用,反而會忽視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讓對方感到更糟!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萬惡的KPI是福還是禍?

萬惡的KPI是福還是禍?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如何領導極聰明的人
二、新聞業的危機與轉機
三、企業戰略的六個關鍵詞


@吃乾貨Review@
馬雲說,所有人都討厭 KPI,但是沒有 KPI 是不行的。而我說,我們討厭 KPI 是因為導入的人亂搞?!就像好好的世界級 SOP 導入的人心態不對了,就讓原本應該幫助組織的事情,搞得讓每個人感覺像是在找麻煩一樣,哀嚎遍野怨聲載道...


一、如何領導極聰明的人

底下是小惡魔對於原文前四點的理解和感想。

第一、要保持謙遜:極聰明的人最好是邀請他加入協作成為一份子,而不是要他們接受已經制定好的結果。

第二、不要美化失敗:極聰明的人不太喜歡失敗和認輸,失敗就直接面對,並且重新整頓後去承受失敗後的挑戰。

第三、鼓勵聰明的過失:極聰明的人不喜歡有人阻止他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默里・蓋爾曼(Murray Gell-Mann)說「錯誤的想法有時很有趣,但正確的想法才是偉大的。」大膽假設小心驗證,只要想法驗證正確,就別怕會出錯,大膽的去執行!

第四、組織是鍛鍊的熔爐,不是舒適的育嬰房:一群極聰明的人一起做事,一定會有很多僵持不下的堅持。創新往往會引起辯論,而辯論必然會引起衝突。組織應該找到其中的平衡點,“打造”一個既能開心分享、又敢於提出質疑的氛圍。我特別在「打造」標上引號,因為有些領導者只記得宣傳而已,忘了去「打造」。


二、新聞業的危機與轉機

這篇得到把「人們對新聞業的信任陷入了惡性循環」說得很好,這是個惡性循環!很多媒體靠著殺手標題誘騙受眾情感共鳴,甚至以激怒受眾來吸引人關注和分享,不在乎真相的重要性,最後造成人們對新聞業的信任也跌到了歷史最低點,而這些新聞媒體當然知道這樣的邏輯,可是因為短視的心態,不想在眼前把流量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對於轉機在智能媒體寫稿機器人的部分也相當有趣,最棒的一段話是「《華盛頓郵報》認為寫稿機器人不會讓記者這個職業消失,而是將記者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去聚焦更有價值的內容。」,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再聽一次過去的得到15min智能媒體:未來變革的五個方向」。


三、企業戰略的六個關鍵詞

這篇小惡魔對原文做重點標示如下。

<使命感>

老闆要能夠把使命感做出來!使命感不是一個人相信,而是加入這個組織的任何人都要相信,且每個員工都能說出這個公司的使命感是什麼,使命感就叫有了。

<願景>

阿里巴巴每一次的重大戰略決策,都必須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做這個事情對十年以後有沒有效果,如果對十年以後沒有效果,這個事情就不做!

<價值觀>

價值觀就是做事的方法。

<人才>

馬雲說,首先是不要迷信找最好的人,要找最合適的人,最好的人一定是你培訓出來、磨合出來的,是爭吵出來、練出來的!

小公司的成功是在於聘請什麼樣的人,找到合適的人會讓你的公司迅速起來;大公司在於開除掉什麼樣的人,因為大公司裡面最容易出現那種不幹活的人。

<組織>

如果人沒有,靠組織補;如果組織沒有,靠人補。

進行組織變革的原因:一是對手變化了,二是環境變化了,還有一個就是人才不夠。

<KPI>

馬雲說,所有人都討厭 KPI,但是沒有 KPI 是不行的。

KPI 最忌諱是愚蠢的分法!仔細聽你一定會湧上一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KPI 是從下往上進行討論,但是從上往下做決定,決定是老闆做,KPI 設得好不好,決定了一家公司第二年活得好不好。

KPI 的決定過高,讓員工一點信心沒有,過低了,你會越做越累。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轉型的成功關鍵不是權力和資源,是認同!

轉型的成功關鍵不是權力和資源,是認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客戶體驗管理心法
二、企業轉型要從現場發起
三、四種訓練創造性的方法


@吃乾貨Review@
組織重組像是有些高階主管遇到瓶頸或空降時最愛用的一招,可是用了大刀是不是有用心?這裡的心指的是細心和暖心。重組的成功不是取決於主管的權力夠大、資源夠多,最重要的是一線的人員是否能認同,別總是擺出不認同就離開的姿態,因為沒走的人不一定是認同,如果真心能清算的話,當主管的還不懂為什麼失敗,我想那就是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一、客戶體驗管理心法

在這裡學到一件重要的觀念「在設計客戶體驗時要兼顧購買者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因為,對很多產品來說,花錢的人和使用的人是不同的人。

再來,其實是我們常說的,未來商品的競爭力會有很大的決勝因素在於「高度客製化」,讓該收到的人收到,不該收到的人不能收到。以過去在「智能媒體:未來變革的5個方向」裡講到的:由人工智慧針對每位讀者,根據演算法分析他關注的問題和新聞後,再對每個讀者客製化投放他最可能閱讀的新聞。未來誰越能以越低的成本客製化產品,就越能搶到驚人的市佔率。

交叉畫像」的概念很有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去了解喜歡我們產品的客戶,他們大多數共同的其他興趣是什麼,再從這個興趣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以及其它的生活資訊,再藉由這些資訊去思考怎麼解決客戶問題,讓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對客戶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興趣只是舉個例子,也可以從有形的事物去思考。


二、企業轉型要從現場發起

待過幾家大公司,經歷過數次重組的經驗,今天拜讀陳春花的文章,無限感慨啊~如果那些發動重組的高階主管,能了解陳春花的經驗,我想那些轉型的成果應該會更好。

我覺得首先要先讓組織知道,並不是過去不好才做轉型,而是受到外部的影響配合經營的需求,是為了讓未來比現在更好,所以我們才發起轉型。這段話不能是口號,也不能當成安撫的橋段,而是高階主管要提出打動人心的論述,來讓每個人能對轉型的必要有完全的認同感,否則一次的轉型就是一次的士氣大傷,不是嗎?

再來轉型的思考必須要以第一線人的資源進行詳細考量,我見識過很多高階經理人一開場就說:「根據我的經驗這樣做一定是可以的!」,通常語氣都暗示著「要是我親手來這樣做就可以!」,其實都忘了考慮到現行的人事時地物的差異,所以獲得一線人員在地下批評為「高射砲計劃」,應該不需要意外不是嗎?

最後的「刺蝟理念」尤為重要!特別是空降部隊來的更應該去做,先把組織最厲害的基礎三環找出來,並且將它們簡單化到所有人都能理解,所有轉型的戰略、方向和價值觀都必須以這三環為基礎打起。

先求同再求異,這樣才能讓組織每個成員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力。別一來就一副拿著大刀殺進來似的,口上總掛著要大刀闊斧地改革,最後激起每個人打起「刺蝟觀念」來應對,這也不奇怪不是嗎?


三、四種訓練創造性的方法

The Net and the Butterfly: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Breakthrough Thinking》(到博客來買這本書去!)這本書把創造力叫做能產生「突破性的想法」,這些想法像蝴蝶一樣美麗迷人,但是我們很難去捉住它們。而今天就是要教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網子」才能捕捉到這些美麗的「蝴蝶」。

第一張網、半睡半醒:關於「帶著問題去睡覺」可以回顧一下「頂級牛人思考法」。除了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方法外,再加上今天 Siri 之父:亞當・齊亞(Adam Cheyer)的操作細節,我覺得這方法挺不錯的,不過不適合大白天的啦~

第二張網、無腦走動:我想這是大多數人常做的方法,不過卻也常忘記要停下來晃一晃。小惡魔現在不是領別人薪水了,所以遇到瓶頸時就會大方地起來晃動,甚至天氣好的話就出去走走尋找靈感。

第三張網、隨時記錄:這就非常重要了,拜現在 3C 產品的便利,小惡魔隨手記錄的資訊已經爆出來了,最重要的還是要分門別類管好,這樣靈感要連結的時候,才不會找不到。

第四張網、舒壓玩具:一定要準備一個舒壓小玩具,沒有的話就轉轉筆是最便利的方法,可是就是不要敲桌子或扭屁股,特別是在和別人共用的空間裡,這樣講大家應該懂意思吧!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不讓雷鋒吃虧?事實上職場吃虧的都是雷鋒!

不讓雷鋒吃虧?事實上職場吃虧的都是雷鋒!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道德激情讓企業走更遠
二、商業邏輯與人生決策
三、利用人性關鍵點做產品


@吃乾貨Review@
雷鋒是大陸人,代表的是一個默默努力、主動幫助他人、勤儉節約的楷模,可是在職場裡好馬被人騎是常態,把好用的人當工具人用最方便。老實做事也要善於表現,這才是職場永續生存之道!


一、道德激情讓企業走更遠

現在智慧組織裡的共同價值觀使命願景核心價值,也就是「為什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和「用什麼方式做」。

不讓雷鋒吃虧意思是說不讓雷鋒吃虧,讓願意努力的人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去年我常去湖南出差,路上看到很多跟雷鋒有關的標語,好奇下回來台灣就搜尋一下雷鋒,想了解一下「雷鋒」是什麼意思,看一下 wiki 大概就理解了。不過事實上很多時候在職場上吃虧的都是雷鋒,不是嗎?

<做企業的人有三種初心:掙錢、做事、造人>

第一種初心、掙錢:慣老闆以發財、成名、提高社會地位為目的,這樣的目的除了激勵自己之外,激勵不了任何人,甚至對其他人來說是一種負激勵。

第二種初心、做事:企業家在找尋真正能為大眾創造價值、幫助很多人、有一定的道德成分在裡面的商業機會。

第三種初心、造人:企業家以成就人、造就人,讓身邊的人成功為目的。

我也想做造人的事業,雖然目前不致於被嘲笑,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切實際,要能做出成績可能還要 3-5 年或更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過慢慢已經在開始了,希望能“辜負眾望”如我所願!


二、商業邏輯與人生決策

畫畫和音樂的例子前面那段不難理解,不過第二段我倒是想不太通,如果有人能分享心得的話,歡迎底下留言交流。

今天得到講的行業發展都會經歷的三個階段: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望文生義就蠻好理解的,這部分就不整理心得,底下分享的是「怎麼讓自己更有價值的三種槓桿」。

第一個槓桿、專業:重新用我的角度去解釋這段得到的意思,就是說應該把公司提供環境和資源讓我提升專業的能力,當作是在公司幹活的收穫,而公司付給我的薪水則視為是額外的贈送。可以簡單想像是以前學徒的待遇,沒收你錢就不錯了還想要領薪水,但這裡並不是說要不計較薪水,而是鼓勵個人的心態要看重的是在這家公司工作是否能提升自己的專業,而不要先去想領多少錢才合理,反之即使薪水滿意,但是專業無法持續提升,這才是考慮捨棄這份工作的理由。

第二個槓桿、團隊:無論一個人多麼專業,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總有個邊際,而當一個人具備管理能力後,可以創造的價值就會放大。

第三個槓桿、資金和人脈:懂得使用前面兩個槓桿,在你的人生裡雖然已經處於前段班了,可是如果想跳離老鼠圈讓財富自由,就必須懂得善用你所累積的人脈和資金,把錢放在對的投資上,才有機會讓錢賺錢,最終獲得財富自由的人生。


三、利用人性關鍵點做產品

<人性地圖>

做產品要關注的是人性的下意識,應該回歸到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如果做一個產品,專注在要去跟用戶強調性價比的話,這個產品的付費模式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因為讓用戶忍不住會付費的好產品,一定是符合人性的,不會去考慮性價比的。

如何調查出用戶的下意識多觀察用戶而不是問用戶,用問卷調查不但浪費,而且獲得的幾乎都是沒有用的結果。

<神經網路>

利用的就是人性聯想的特點。比方說我們想讓大家把自家的新產品跟品質聯想在一起,可以採用迂迴的方式,比方說一般人對A品牌的認知就是品質,那麼我們就可以去模仿A品牌的樣子和感覺,讓自家的新產品被看到後會聯想到A品牌,於是自然也會跟品質聯想在一起。當然,你真的要做好品質這件事情,必須經得起考驗,才不會讓自己斬斷了大家的這個聯想。

<博弈論>

就是利用人性的愛恨情仇去設計產品。同樣以遊戲來舉例,很多遊戲設計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因為人性不服輸以及賭氣和積恨情懷,於是就會受到引誘而當起課金課長,遊戲商就是利用這樣製造玩家間的爭鬥因此把荷包賺得滿滿的...個人是覺得很不應該啦~有些人為了偷搶拐騙虛擬寶物,或者是你拆我家,我當然也要拆了你家,拆不贏只好找真人出來PK,結果就在真實社會上演出社會案件,實在很糟糕!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把客戶變成企業人才的一部份!

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把客戶變成企業人才的一部份!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吃乾貨Review@
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本來就應該聽他的,但如果能轉換去思考我要做什麼改變,才能讓員工更願意聽我的,就像把客戶經營成粉絲一樣對待員工,那就能獲得很有能力的員工,而且他只願意跟著你幹!


一、七步識破科學新聞標題黨

看了標題以為是破解所有標題黨的標題,沒先聽過就選進來當功課。聽了之後才知道是專門針對科學新聞的七步驟,不過去掉背景資助者發表方式研究類型,其他三個方法就是破解標題黨的基本步驟。所以謠言止於智者,請大家學起來一起當個智者,別再衝動當幫兇囉~

第一步、尋找證據:先想想這篇文章這樣說的證據是什麼?可以從內文先做初步了解,接著一般人來說就是拜問一下 Google 大神。

第二步、確認背景:看一下原始研究是誰、什麼時間、在哪裡完成的。如果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在給營利性的公司或者有政治傾向的智庫工作,那就要懷疑這些研究背後可能有自己的目的,他們提供的信息也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

第三步、資助者是誰:調查過研究的作者之後,還要再檢查一下研究背後有沒有利益組織在資助。

第四步、受益者是誰:從受眾的角度思考這項研究發表後誰會受益?

第五步、發表方式:研究論文是不是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而且還要查查看這個科學期刊的審查是不是嚴格。

第六步、研究類型:有些是用觀察調研的方法,有些在實驗室裡親自操作,還有些研究只是整理他人的數據。

第七步、信息來源:傳播給你的人是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或關注者,或者只是平常愛大量分享資訊的朋友而已。


二、八招令產品具備自傳播性

自傳播:簡單地說,就是依靠產品自身的因素,引起別人自發傳播。自傳播重視內容,比拼創意,可能投入很少,但能收穫很大。很多產品都有自傳播的潛力,需要用戰術去挖掘它們的潛力。《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這本書講了八大戰術,底下做個簡單的分享。

第一個戰術、主流程:在產品的功能上設計誘因讓用戶更願意、更容易去分享。

第二個戰術、可視化:讓產品本身和用你產品的用戶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光,增加被看到和被詢問的機率,進而引發關注、討論和分享。

第三個戰術、個性化:讓產品可以訂製個人風格的外觀,個性化的產品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眼球,用戶也更願意拍照去分享。

第四個戰術、植彩蛋:讓人意想不到、有趣的、眼睛為之一亮的功能。

第五個戰術、超預期:讓用戶在主體驗之外創造延展體驗,做一些分外超乎用戶預期的體驗感受。

第六個戰術、參與感:讓用戶親自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改進流程裡。

第七個戰術、加文案:給產品配上有趣的、容易引發傳播的文案。

第八個戰術、抓熱點:結合全民關注的熱點事件或者社會問題來推出相應的功能。

這樣簡述當然不過癮,想看完整的內容和精彩的案例,博客來可以買到這本《自傳播:為產品注入自發傳播的基因》(博客來購書連結備用連結)。


三、客戶是企業人才一部分

要把人才當客戶一樣經營照顧,再把客戶轉換成人才參與產品升級市場推廣,這就是人才經營「鐵三角」策略的三要素:知識經營、能力經營、心理資本經營。

第一個要素、知識的經營:再也沒有人相信哪家企業可以給他一輩子的工作,在員工隨時都會走的前提下,在客戶對產品短暫接觸時,能把有價值的知識系統化保存下來,企業就能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礎。那如何建立知識管理體系呢?底下提供了四個面向做參考。

第一個面向、個人知識公司化:要把個人腦中的知識變成公司的公共知識。

第二個面向、隱性知識顯性化:把優秀的經驗總結出來,並且把它簡單化、規範化、標準化後能在全公司內複製。

第三個面向、共享知識系統:企業可以建立知識共享平台,讓每一個人的能力都通過共享得到放大。

第四個面向、知識的應用、轉換與創新:將人才從職能管理層面上升到經營層面,充分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讓每個人都成為價值的創造者。

第二個要素、能力的經營:有些管理者的觀念是員工要學會自己成長,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的,而你運氣也沒那麼好可以招攬到整批菁英。所以能力的經營必須要有組織級的策略和計劃,最重要的是組織和管理者對能力經營的重視和執行力。即使有了策略和計劃,切記執行的方式是溝通和循循善誘,命令是無效的,沒用的方法只會獲得沒用的回報。如果管理者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好,可是執行效果卻不彰,那就要檢討一下自己跟團隊溝通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看懂第三個要素,就能更體會這個要素的道理了。

第三個要素、心理資本經營:心理資本就是員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讓員工進入企業之後有歸屬感,有了歸屬感之後就能產生主人翁的責任感,還能提高他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關於歸屬感得到15min有一條廉價的管理心法<第三條管理心法、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可以參考一下,但是對於完整的心理資本經營絕對不是用這條心法就能達成,還差很遠~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網路讓訊息酸化的風險加劇,採用治療勝於預防的策略才是上策!

網路讓訊息酸化的風險加劇,採用治療勝於預防的策略才是上策!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創業型人格三大特質?
二、傳統層級溝通跟不上了?
三、一流 CEO 的小技巧?


@吃乾貨Review@
現今訊息透過網路以毫秒的單位傳遞,以超過千倍的速度發酵,訊息酸化屢見不鮮,好好的一句話就是有人會跳出來歪樓。


一、創業型人格三大特質?

第一個特質、好奇心強:創業家未必很有創意,但是他們喜歡追求新的體驗,當他們面對新領域的時候產生興奮感,而不是焦慮感。

第二個特質、擅長處理風險:創業家同樣很重視風險,並且更有能力處理風險,不是只會製造問題而沒能力擺平。

第三個特質、注意細節:他們的權威不是來自凌駕於下級之上的權力,而是能夠控制最終產品展現強烈的個人風格。

但是要注意,如果公司現階段已經是穩定發展,各個部門相互依存度極高且需要緊密協作的話,就不適合找創業家來,因為創業精神可能會引發公司內部衝突。


二、傳統層級溝通跟不上了?

TED 有個演講不能超過 18 分鐘的強硬規定,無論是世界首富還是有故事的醫生,都是平等的 18 分鐘。這個規定充分地尊重了聽眾的注意力和時間,演講者必須去掉空話精煉自己的觀點。

從報紙上才知道的狀況已經不是馬先生的專利了,可能有些企業家或領導者第一手知道自己公司問題的方式,可能是來自新聞或網路,而新聞抄網路的速度幾乎等於即時,所以網路的神經反應很快,企業要學習的是如何做好更有品質的管理,把問題發生的機率降低,以及問題曝光後的危機處理能力。

我做過一個得意的系統之一:「匿名的員工意見信箱」,起初沒人相信系統保證不會留下任何追查的紀錄,經過了很久的時間逐漸獲得信任,因為保證匿名的信任而使員工敢講話,而在我離職後也因為保證匿名的機制讓這個系統被下線。這讓我想起讀書時歷史老師說的,民主是適用在理性的人民身上,當理性尚未開化前就必須以暴制暴,可是我雖然可以理解這個道理,但是民主思維在成熟的社會體裡,如果一個人民起頭暴走,當權者應該如何處理?

現今網路已經融入生活的日常裡,訊息以毫秒的單位在傳遞,並且以目前網路群體的規模產生千倍以上的發酵速度,訊息酸化的風險極高且屢見不鮮,在健康上我們重視預防勝於治療,但是在生活上反而應該採用治療勝於預防的策略才是上上之策。


三、一流 CEO 的小技巧?

第一個小技巧、從員工事務中解放自己:很多 CEO 遵從一個「60/40規則」,60% 的時間做“必須做”的任務,40% 用來執行戰略的重點部分。

第二個技巧、從職業經理人的內部鬥爭中解脫出來:CEO 應該發揮“創始人精神”,花時間去提升員工的士氣和使命感。

第三個小技巧、從複雜的戰略中提煉出經過錘鍊的戰略要點:把公司的戰略重點簡化到一隻手可以數得完的要點,並且可以用簡單的話傳遞給每個員工都清楚了解。

第四個技巧、讚賞真正做事的人: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卻很難做得很好的一件事情,原因不一定是自己,有時候是覺得不公平的人自己的心態。

第五個技巧、做個提問者,而不是回答者:提問是一門藝術,沒搞好就會讓對方誤解為刁難,或者是對他提的方案無理地不滿意。訣竅是以溝通的邏輯來提問,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用我看到你看不到的角度,想證明對方思慮不周的目的來提問。

第六個小技巧、忽略“CEO 應該如何如何”的錯誤建議:最後看這段得到小惡魔的心得是 CEO 是全面兼顧但是要恰到好處,沒有應該或不應該,只有適度的面面俱到。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從失敗結束學來的經驗才會印象深刻!

從失敗結束學來的經驗才會印象深刻!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線下的機會已重新到來?
二、離職面試,留不住人就留心?
三、延伸目標,企業為何設變態目標?


@吃乾貨Review@
在小公司的時候可以靠革命情感來維繫團隊,在大公司的時候可以靠品牌來混吃等死,最辛苦的時候是到了不大不小的公司時,搞不清楚為啥人員老是流失,原來是沒學過「離職面試」,從失敗結束學來的經驗才會印象深刻!


一、線下的機會已重新到來?

看完這段得到,會覺得怎麼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不過,成功如果是這麼簡單的事情,那就不值得追求了。小惡魔以這樣反差的感覺抓了三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重點、創業者不應該講風口,而應該學做匠人去堅守:一件事情可能剛開始做的時候風口沒來,但是做著做著風口就來了。過去得到15min講過幾次風口,跟著風口走順勢而為會輕鬆點,但是風口的時效短所以要抓得快,否則就是跟著跳進一片紅海而已。如果不想落到紅海中,或許參考這個重點觀念,創業者不要再去思考風口了,堅持你想做的核心價值走下去就好。

第二個重點、企業不能盲目實踐精益創業:精益創業的意思是先小規模試錯,根據客戶反饋,迅速迭代。這是我的習慣模式,跟同事或朋友談公事時,如果和對方意見相左時的觀念就是差在這裡。對我而言喜歡步步為營,站穩了一點再踏出下一步,所以把這個也列入重點來提醒自己。

第三個重點、不能盲目 KPI:創業初期只要確定方向是對的,就讓牛人來自由發揮,別管 KPI 了!


二、離職面試,留不住人就留心?

招聘的過程花費,大概是這名離職員工年薪的 50%。離職的業績的損失,大概是這名員工年薪的 30-400%。而根據相關研究,10% 的離職率是合理的,保持合理的流失率有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區分流失率的好壞:不要只看到 10% 的離職率是合理的,重點是要避免劣幣逐良幣,管理者要降低壞流失率,提升好流失率。

第二個建議、要經常和員工溝通:對優秀的支持,對中等的幫助,對末位的指出。

第三個建議、果斷解雇:對持續不改進的末位員工,果斷解雇。對他們的容忍,是對優秀員工的不公。

優秀的人才,往往是有職業夢想的,在他的工作和夢想不匹配時,就很有可能會跳槽。既然預防措施失效,那就做好離職面試吧!這個功課小惡魔之前都沒好好做過,雖然已經不靠行了,但是有機會還是要認真研究。離職面試有以下三點注意事項。

第一點、留不住人,就留住心:既然確定一定要離職,那就從離職後可以幫助他做什麼,不能光講台面話,是要真心誠意有實質用處的幫忙,例如寫封推薦信。

第二點、善於提問,樂於傾聽:有技巧地提問,真誠了解他對公司的評價,比方說透過詢問誰可以免強接替他的職務,來了解他對其他同仁的評價。

第三點、瞭解為什麼要離職:我調整了一下三個注意事項的順序,因為當下還沒完成離職前是不一定對不滿的部分講出真心話,所以根據我的經驗要先完成上面兩件事情後,讓雙方都對於他的離職有釋懷的感覺,別讓對方擔心公司可能會刁難或整他。卸下心防後才有可能把離職的真實原因講出來,如果離職無法挽回,我們至少要學到經驗,避免相同的原因繼續發生。

另外別想說以後見面再問,因為那是微乎其微的事情,如果不趁每個優秀人才離開前了解清楚,存在的問題只會繼續發生。如果有形象超然的 HR 來做離職面試是最理想的,如果只是想例行公事的話那就免了,請直接隨機列印一份離職訪談單就可以了,因為例行公事的回答就那幾個答案而已。

最後提到的離職員工俱樂部,我想 HR 出身的人都從教科書上學過,可是到了公司又有多少人可以推動對離職員工追蹤的這個概念,馬雲是很好的例子,把馬雲的故事了解清楚,或許下次跟老闆提案的時候,會比較容易被採納。


三、延伸目標,企業為何設變態目標?

在昨天“灰犀牛”的觀念裡我們講到“夢想版的 KPI”,但是沒有提到怎麼有機會去實現夢想版 KPI 的方法,搭配今天的主題剛好整理給了三個重點來評估團隊是否有能力和機會實現夢想版 KPI。

重點一、實現近期績效:訂定一些短期容易實現的績效,長期來培養團隊的信心,累積挑戰夢想版延伸目標的能量。

重點二、建立冗余資源:組織內部一定要有計畫性地儲備足夠的資源,只有資源豐富的組織才更有能力可以挑戰夢想版延伸目標。

重點三、容許小失敗:組織偶爾也要進行一些風險小、速度快的實驗,這些實驗一般都不會成功,但如果有一兩個成功了,會給公司的長期利益打下基礎。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成功的機率是從知道到做到的時間越短機率就越高!

成功的機率是從知道到做到的時間越短機率就越高!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癌症主要源自壞運氣?
二、理性慈善,有效利他主義做標準?
三、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吃乾貨Review@
當一件事情很重要的時候,就要忽略它的緊急程度,立即開始試著去做它,必須把不緊急視為有充足的時間修正,而不是用來往後安排!


一、癌症主要源自壞運氣?

根據新一輪的研究,29% 的癌症是因為環境因素,5% 來自遺傳,剩下的 66% 都源於 DNA 複製隨機錯誤。

從這樣的研究來說,表示癌症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不能預防的,但是不必太擔心,以現在的醫療科技癌症至少有機會可以先控制成為慢性病。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讓癌症研究方向更集中在早期的發現和干預。

最近新聞我們看到「溫翠蘋淚控廠商詐騙!」,也讓我們對正規醫療和自然療法可以再做更多的思考。正規醫療當然有失敗案例,而自然療法也不例外,甚至沒有科學依據。所以是自然療法還是偏方,就看成功與否。但就如同溫翠蘋氣憤控訴所說:「利用病人的恐慌、脆弱,賺這種沒有良心的錢,必有後報!


二、理性慈善,有效利他主義做標準?

過去得到15min講過兩次利他主義,分別是第一篇介紹較多的《三十歲跟別人幹,四十歲為自己幹,五十歲要給別人幹,未來就是滿滿的利他大平台!》,和另一篇用比較另類角度去說的「利他主義者擁有更多性資源?」。前面那邊補充的資料主要是在說“有效利他主義”,也就是跟今天的主題是一樣的。

今天就再補充一下有效利他主義有個重要的精神:所有生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不分國家、性別和物種。以及有效利他主義,提出一個計算方法,一個人健康地生活 36 年半就算一命。所以有效利他主義就用這兩個觀點來評估,當你付出行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時,各種方案的成本和能救的單位(命)是多少,而選擇CP值最高的那個方案。

比方說一樣是透過世界展望會捐款,我們可以選擇國內的營養午餐 $1,000,或者是去幫助落後國家的學童認養 $1,000,一樣是捐出 $1,000 可是把這筆錢給落後國家的學童,卻可以增加更多「命」的單位。我必須承認這很難跨出去,以我現在的做法有兩筆,分別是「兒保-兒童守護天使」和「助學行動」,但是沒記錯的話都是國內的,當我可以開始固定支應第三筆時,我一定會設定到國外去。

借今天這篇文章的機會,也分享一篇台灣社群推行有效利他主義文章給大家《台灣的動機已經足夠,我們需要的是實踐!─有效利他 黃資雅》,台灣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社群負責人是黃資雅( Alicia Huang):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士,SOAS 倫敦大學全球化與發展碩士。從小常想,「要如何活出自己?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2015 年參與有效利他主義的會議,驚覺這社群,以理性與實證,比自己更竭力地追尋回答自己人生最重大的問題。在牛津大學裡的有效利他主義組織實習後,回來台北開始舉辦隔週一次的活動,以有效利他主義的框架來引領不同議題的討論,將這個思想與與實踐引入中文界生根發展,盼能為與自己一同在意「有效利他」的人,帶來指引,成就更多美善。

希望今天的音頻和資料,能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有效利他主義的精神,更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可以加入這個社群。


三、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今天的四條管理心法都很實用,讓小惡魔來好好萃取精華給大家吸收,有興趣可以把完整的音頻再仔細聽過三次。

<第一條管理心法、要注意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在它演變成危機之前做好準備>

在公司這種問題歷歷在目,很多部門的決策和專案的工作都有這樣的問題,明知道訂定一個可行的方案才有意義,很多主管偏偏就是要把難度設定得很高,讓團隊完全沒任何人敢真正負責地承諾;明知道每次設定的時程都在跳票,可是卻很愛逼迫團隊畫押一個不可能的日期,而且對同一件任務屢屢延期卻仍故技重施,如果這樣是在對團隊進行高壓成長訓練,經過數年都沒長進怎麼還不覺醒?

目標達成就是組織運作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能以開放的方式討論,並慎重評估資源訂定合理的計畫,就不會拖延到只能不斷施壓並且製造團隊緊張氣氛的窘境,我覺得再學會下一個管理心法,就能讓團隊運作更有效率。

<第二條管理心法、做不同版本的 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

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說,他們公司每年都會做三個版本的 KPI:夢想版是挑戰的目標,會特別高;中間版是如果團隊沒有重大的失誤就可以完成的;給投資人看那版目標是最低的,可以更好地維護和投資人的關係,因為這樣看來每年的 KPI 目標都能完成。

自己可以轉換一下上面的案例,如果你是中間主管,你可以給團隊告知一個夢想版,並且提供完成的獎勵承諾;再跟團隊取得達成一致同意的標準版;但是對上面第一次回報時使用最低版,並盡可能以標準版為底線守住這個目標。個人對主管承諾目標也可以比照辦理,但重要的關鍵是你心中一定要朝著自己的夢想版去努力,這樣才會有超額的表現,因為只完成標準版就不可能奢望能有突出的待遇。

<第三條管理心法、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

這是營造歸屬感CP值最高的方法,而且不能用默許,一定要真實鼓勵。所謂鼓勵不是發個信給大家說可以這麼做,而是有真實的行動來反饋給員工。走低調風的話就假裝不經意地公開稱讚,走高調的話就頒發個創意獎、溫馨獎、愛地球獎...等,讓員工很自然地感覺道你很喜歡他們把公司的空間當家來佈置。

<第四條管理心法、設定標準給予獎勵>

這心法大家都清楚,只是很多時候都做得不好,不外乎是公平、公正和頻率的問題。我喜歡簡單易懂的方法,出現的時機要恰當,而且能在年度績效考核以外設立新增的項目。比方說,在專案中安排固定比例的預算作為臨時激勵獎金,當專案發生重大任務或延遲風險時,拿出一筆獎金設定簡單清楚的規則,例如系統兩週後如期上線即可獲得兩萬元團隊獎金(以專案團隊約五人的專案舉例);比方說奧客給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要求而且必須達成時,為了讓團隊士氣振作,這時候也可以動用臨時激勵獎金,這是我的真實經驗,供各位參考。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一張圖從薪資發展秒懂管理和技術職涯的差異!

一張圖從薪資發展秒懂管理和技術職涯的差異!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
二、矽谷成長駭客五點心法?
三、理性無知,人為什麼會做壞決策?


@吃乾貨Review@
以前要勸進親友邁向管理路線總是苦口婆心,今天起就可以用這份報告的圖表分析提供最客觀的建議。


一、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

資料來源:今日報告《艾瑞咨詢:2016年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研究報告簡版》,報告備用載點(點我下載)

iResearch 的這份報告是將中等收入人群的月收入,定義在 8,000-50,000 之間。艾瑞咨詢選取了超過 1,500 名月薪符合範圍的參與者,以及 3,400 多名其他收入階段的參與者進行比較,分析了中等收入人群的特點、理財需求和融資需求。

看著底下這份圖表我最有感觸,專業技術人員約四、五萬(圖表中 8k 人民幣的階段,後面的幣別單位我都會以台幣來說,我想這市場現象台灣也可以參考。)開始之後的比例波動就不大了,換言之蘿蔔坑固定,想加薪升等要等前面的人離開的機會相差不多。

而管理職很多人可能會感覺要衝到七萬以上還蠻快的,而卡在七萬到十萬之間卻走了很久,因為後面的管道變窄了。但更有趣的事情來了,走管理路線的人只要衝過這段瓶頸,後面要上 25 萬的路就寬了,可是專業技術人員卻驟降到一半不到,也就是說專業技術人員的薪水有個天花板卡著。

總結來說,想在技術上走一輩子的人要想,雖然起薪略高於大部分的人,可是進步的速度平穩卻比管理職慢,但是跟管理職比起來要過十萬的門檻可能會快一點,但長遠來說有個天花板很難過得去,這是給技術很強而對管理工作沒興趣的人一點參考。


以前會想像自己的財產要學人家大富翁,很帥氣地以子孫必須自己打拼為由不留一丁點下來。但最近學了點觀念「財富是傳承不是繼承」,跳開繼承的觀念傳承是更有責任的做法,而財富傳承是要規劃的。不把財富傳下去是個很省事的決定,但老年要照顧好自己,不然就要保佑晚輩們必須很孝順。既然要傳承的話,就要突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讓財富傳承可以長遠持續增值,子子孫孫會因為這筆傳承的財富,建立優良的家族發展而不是敗壞的家風。

或許普遍認知的做法是把錢交給社福或保險機構,可是你怕子女不孝就不怕公司倒掉?我寧可相信自己的能力,把財富規劃好不只是為了自己老有所依,而且要讓家族壯有所用,未來子孫幼有所養。治國平天下不是我的理想,但是能做到修身齊家就此生無悔了。


二、矽谷成長駭客五點心法?

得到15min第一次提到“成長駭客”是在「成長駭客思維:四步達成爆款!」這篇裡,如果已經忘了“成長駭客”的定義可以再回去複習一下。

在今天的文章裡,小惡魔有興趣的是“北極星指標”、“數據驅動的測試”和“大家都能玩的屬性”。

北極星指標:就是訂定公司唯一的的重要指標,就像北極星在天上的位置一樣不會變化。而我覺得這個指標可以規劃階段性的任務,在常態達成後就需要再重新訂定一顆新的北極星指標,例如一開始公司剛起步可以先設定簡單易懂的營業額之類的落後指標,等公司成熟穩定後就應該去追求預測指標,例如淨增長的活躍用戶比例。

數據驅動的測試:公司的每個決策不一定要等到想得很透徹才開始走,但一定要先規劃好如何收集數據就可以開工了!過程中隨時可以依據數據進行策略的調整,甚至是終止。必須勇敢地測試,這絕對比原地踏步空想,或者盲目亂撞好。

大家都能玩的屬性:這是個淺顯易懂很棒的觀念,但是易懂難做。如何把你的產品或運營模式設計能夠讓用戶一起玩,這樣才能開創出可以持續增長的增長,能持續增長的增長才是真正的增長。


三、理性無知,人為什麼會做壞決策?

這段得到讓我想起呂麗絲對政治的解釋:政治就是在做把利益和權力放到一個黑盒子裡重新分配到社會去的事情。

另外還講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多數服從少數。只要少數人組織起來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就可能讓少數人剝奪多數人的權益:

第一個、剝削的狀況不容易被人察覺:道理很簡單,因為被人察覺之後,人們就會反抗。怎樣不被察覺,這段得到講的製糖業案例很有意思!

第二個、保證收益只流向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共同體就是這群少數人。

這段得到說的新書《臥底經濟學》,在得到15min過去這篇「效率工資,結構性失業導因之一?」有介紹過,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過去參考看看。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主管的工作不是嚇唬部屬,而是提供幫助真正解決問題!

主管的工作不是嚇唬部屬,而是提供幫助真正解決問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自下而上,為什麼要解雇管理者?
二、溫和派領導,商業大佬經驗精選?
三、社區化組織,顧客就是你的員工?


@吃乾貨Review@
你要成為可以凝聚向心力產生戰力的主管,還是讓人在背後貼上紙老虎標籤,不願給你個稱呼的某個人?嚇唬只能帶來顫力不是戰力,僅存顫力的團隊空氣中沒有溫度,完全違背人類幸福的定義,這樣建構團隊的主管,你到底期待的結果是什麼?我猜,你只是想讓人家知道你有個名字叫做“主管”。


一、自下而上,為什麼要解雇管理者?

對於「帝國式管理」模式的毛病,咱們深受其害罄竹難書,但是對於晨星公司(Morning Star)創辦人克利斯.魯佛(Chris Rufer)的倒金字塔組織架構又難以想像如何成型,如果撇除郭台銘風格問題的話,鴻海帝國這種規模的集團也有可能執行嗎?

嚴格來說晨星公司(Morning Star)也不過只有三百名員工,所謂的數千名員工是在番茄盛產時的兼職人員,假設先不考慮台灣勞動法是否會扯後腿,我倒是覺得可以想像如何運行這樣的模式。網路上我找到一篇【對話力社群】- 朝邦文教基金會的文章《為什麼自我管理將很快取代傳統管理》,裡面提到三個理由說明為什麼「自我管理」的原則,至今仍未成為組織結構中的一環,還有為什麼以後一定會,而且很快就會發生。

雖然我過去和現在沒機會執行這樣的理念,不過對於晨星公司(Morning Star)所建立的三個原則覺得很不錯,可以應用到一般的管理原則上。

第一個原則、人在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時最幸福;

第二個原則、人能「思考、充滿活力、發揮創意、表達關懷」;

第三個原則、最好的人類組織應該像志願團體,沒有外人管理,而是由參與者相互協調管理。


二、溫和派領導,商業大佬經驗精選?

領導者的工作不是嚇唬人,而是提供團隊幫助,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團隊成員做事情是出於害怕,那就很難或者不可能真正推動創新。
圖片來源:Estudio Guardabosques

以軟體開發團隊來說,領導的職責就是確保團隊可以專注於開發,為他們創造最好的研發環境、不要阻擋他們的創意、讓他們自由創造就好。領導的決定越少,開發人員就有越多的創意自由,他們做的決定越多,開發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我的經驗裡,大多數的結果是開發人員他們的決策往往會更好!如同之前在「目標管理哪一種方法是對的?」裡提到的,和團隊訂定設計的討論,我會很擔心自己去壓抑了團隊的設計創意,所以通常不會在第一時間提出我的想法,盡可能保留彈性給團隊去發揮,除非萬不得以我才會下導引意見,但就怕講太明變成指導棋,反而失去一次迸發創意的機會囉。

再來整理一下 Facebook 副總裁 Julie Zhou 管理團隊的四個經驗:

第一個經驗、多元人才:吸納不同領域的人才,打造多元團隊,從每個員工身上學習自己不足的知識。

第二個經驗、激發動力:告訴員工「為何做」比「如何做」重要。這段得到提到的提升網站加載速度,Julie 跟團隊溝通所切入的角度真的太妙了,如果我是她的工程師,肯定會因為聽到這個目標而廢寢忘食地完成它!

第三個經驗、捨得分手:發現了不適合的員工,請他離開才是最好的辦法,管理者應該花更多時間在對公司有貢獻的人身上。

第四個經驗、勇敢決策:別害怕決策沒辦法讓所有人滿意,太多的顧慮只會拖延進度,甚至被貼上爛好人的標籤。


三、社區化組織,顧客就是你的員工?

用戶導向的觀念相信很多人都聽多了,不過今天的得到讓我們再清楚了解到裡面的一些魔鬼細節。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觀點轉換是:過去我們說要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想問題,現在的做法是要站在客戶的“生活方式”上思考問題。

營銷模式的演進:從過去的“大量生產”到“大量銷售”,到後來的“深度分銷”,再到現在的“社區營銷”。我加碼補充這個模式還要連結回到設計和生產,這才符合這段的主題“顧客就是你的員工”,所有的客戶可能會是你研發鍊之一,也可能是行銷鍊之一。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公平是不存在的,差別待遇才是現實!

公平是不存在的,差別待遇才是現實!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平均主義的邏輯應該終結?
二、大佬們的商業心法精選?
三、企業轉型戰略可選的六個方向?


@吃乾貨Review@
不知道成年後還有多少人相信公平,不過重點是,當你知道不公平才是現實後,你做了什麼改變?我決定以正當的方式盡全力去爭取差別待遇中較好的那部分,並不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


一、平均主義的邏輯應該終結?

平均的終結》在繁體中文版的書名是《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從博客來的網站看了一下,我喜歡推薦序 蘇文鈺 的「奇點」說:奇點通常不是麻煩製造者,就是黑馬!我們往往忽略了隨意濫用「平均值」是一件可怕的事,同時忘記該努力去找出「奇點」,以致社會的進步也大幅延滯了。找出這些看似來惹麻煩的奇點,幫助這些奇點,讓他們可以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貢獻,將是台灣往上提升很重要的一件事。

當我還在靠行吃飯的時候,我深信沒有一個人是不能用的,問題是在組織是否有把人放在對的位置,以及他的主管是否具備引導團隊發揮潛力的技能,而不是只會發號施令耀武揚威!今天剛好也被前同事稱讚:他相信對我來說沒有不能用的下屬。"下屬"是前同事的原話,我不喜歡用"下屬"或"部屬",最討厭用的就是"底下的人",對我而言,用到後面這個詞已經不是階級的感覺問題,而是徹底的不尊重。

另外,我想說,既然要打破「平均值」的迷思,那同時也要開始接受沒有公平的這檔事。既然要說不能用標準值來衡量每個人,所以也要能接受差別待遇,並且理解這個差別待遇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具備某種條件的相對回饋。比方說當你的表現“被知道”了,就會有相對回饋,反之“不被知道”當然就不能怪別人為什麼沒發現;又比方說你“有拍馬屁”了,那就會有比較好的待遇,可是“不拍馬屁”那就別抱怨別人為什麼偏心。

說到這小惡魔有感而發想再說一件事情,與其整天跟人計較為什麼他有我沒有,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把自己從“”提升到可以“不求回饋地一直給”的境界,這樣就一定可以一直過得很快樂。


二、大佬們的商業心法精選?

第一個心法金句、年輕女性是流行文化的風向標:我真的認同得不能再多了,看到 Hello Kitty 瘋成那樣,有時候我也受到連帶影響“被搞瘋”。所以只要能創造出少女心的IP,一定會有無限潛力的!

第二個心法金句、客戶更喜歡混合定價、混合品牌:我覺得這個混是不能亂混的,一定要混出一個邏輯一個套路,比方說去逛 Ikea 莫名其妙買了一堆小蠟燭和毛絮黏把;或者想去買小蠟燭結果回家後,買了一大堆其他的東西,卻忘了拿小蠟燭,這才是混得好!

第三個心法金句、創造者時間表和管理者時間表:我的方法是按天來區分,週一、二、五我會做管理的事情,而週三、四我會做自己職務上的瑣事,把這兩天放給團隊成員專心做事,因為這兩天是一般人上班效率最高的日子。

第四個心法金句、投資邏輯要和內容邏輯相分開可能是小惡魔的道行太淺,所以覺得這句心法不夠通用,無法領會,如果有人悟出道理,敬請不吝指點迷津。

第五個心法金句、為消費者提供簡單的選擇而不是最完美的選擇:記住底下累積優勢的原則心法。

<累積優勢的四個原則>

1. 出名要趁早:有時候產品設計執著於完美,反而錯失市場的卡位戰;

2. 為用戶的習慣而設計:有時候忽視了使用者的惰性,反而把功能設計得太複雜;

3. 「改進」要比「全新」更舒服:有時候忘了累積迭代的優勢,反而誤以為打掉重做可以獲得青睞;

4. 保持簡單傳播:產品設計要能簡單描述,才能讓營銷鍊簡單傳播。


三、企業轉型戰略可選的六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追求價值目標,實現產品、客戶雙升級:規模目標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巨獸企業沒什麼吞不下去的,想在巨獸生態裡求生存,一定轉向附加價值目標。

第二個方向、佔據產業鏈的有利位置:我的老天鵝啊~這段得到提到施振榮的「微笑曲線」理論(wiki),這是小時候教科書的內容啊,要不是你說了我都忘了XD
Rico Shen向量圖形使用Inkscape創作。 - Rico ShenGFDL連結

第三個方向、升級競爭優勢:作者施煒把企業的競爭優勢分成了初、中、高三級。

1. 初級競爭優勢:營銷策略和低成本;

2. 中級競爭優勢:體系性優勢。企業要有專業職能和管理體系的支撐,依靠營銷和技術雙驅動來實現增長;

3. 高級競爭優勢:結構性優勢。企業要在產業鏈結構上有優勢,也要在產品和服務的商業模式建立優勢。

第四個方向、成為適應型企業:這段得到用鬣狗和花豹做例子,而過去得到15min也提過「跟免疫系統學做企業!」,回頭再複習一下。

第五個方向、從「山寨」走向自主創新:中國人又在替自己的抄襲找藉口了,這時候要很藝術地引用藝術大師畢卡索的名言來回答:「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Good artistscopy, great artists steal.)」,不過,畢卡索是不是真的說過這句話已經不可考了,倒是賈伯斯也引用過這段話,並且還說了:我們從來不覺得偷別人的點子有什麼好可恥的。所以,這就是小米偷得很大方的原因?

最後一個方向、打造三重共同體:這三重分別是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使命共同體。而且還要找三蟲來認證...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老闆看過來,幫你盯著員工給你滿滿的大平台!

老闆看過來,幫你盯著員工給你滿滿的大平台!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楊浩湧,我的兩次創業實戰!
二、如何考核地面推廣效果?
三、如何讓投資人聽你說完?


@吃乾貨Review@
原來平台也可以跟老闆聯手起來盯著員工,想搞平台的人今天一定要來學學阿里巴巴的這招,就不怕功能設計得很好,可是卻被員工在老闆面前黑掉你!當員工的要怎麼辦呢?就是平常要時常來跟小惡魔學新鮮事,這樣就能在老闆知道前先黑掉平台...哈!應該是提升實力才對啦~


一、楊浩湧,我的兩次創業實戰!

<總結四點經驗>

第一點經驗、創業階段拿到的領先優勢其實沒有用,未來誰能在這個市場勝出,才是真正的勝出。

第二點經驗、創業的過程中不能低頭只看自己,也要抬頭看競爭對手。《努力之餘偶爾抬頭看看別人怎麼做?

第三點經驗、創始人本人要走出舒適區。每個創始人不管什麼背景出身,不懂的領域一定要去學,雖然不一定自己去做,但一定要懂。

第四點經驗、團隊建設如何留住優秀人才。人們工作最大的三個動力分別是財務回報做的事有意義、以及個人有成長


二、如何考核地面推廣效果?

這段得到聽到最有趣的案例是阿里巴巴的子母帳戶設計,子賬戶是業務員用的,主賬戶是老闆用的,系統會給老闆發報告,告訴他每個業務員登入阿里巴巴的情況,以及對信息的反饋處理的情況...等。這樣老闆就能知道,業務員是不是有認真使用了阿里巴巴,而業務員自然被迫會更積極地使用。

這個設計很有意思,對老闆來說他最關心的事情,不外乎是花了錢在平台上,獲得了多少效果,如果系統能主動提供報告給老闆看,這樣最好。其次是系統幫忙提供管理員工的資訊,這功能就簡單多了,不過也解決了平台被員工抹黑的機會。所以啊,平台在這之後的營銷目標應該是老闆,如果先讓員工知道,肯定在還沒用之前先黑掉你這平台。


三、如何讓投資人聽你說完?

這段得到是擷取自《創業融資,從一個好故事開始》這本書,如果有找資金需要的人,那就仔細聽過整個內容絕對會有收穫。《創業融資,從一個好故事開始》整本書說了六個秘訣,而這段簡短的文章是從邀約投資人前、以及與投資人面談中、和面談結束後的三個階段說一下重點。

<第一個階段、邀約投資人前>

1. 事前功課:肯定是要對投資人做足功課,研究他過去投資的標的,是不是會對你的案件產生興趣,找出最有可能的投資人進行邀約。

2. 推薦人:邀約的方式可以的話要找關係牽引,報上推薦人常理上成功率會比較高。

<第二個階段、與投資人面談中>

1. 掌控局面,輕鬆開場:面談時你必須掌控局面,先從生活上的話題輕鬆開場。

2. 試探投資人:先找個話引子讓投資人講講他自己的事情,比方說他的公司或過去的投資經驗。透過這樣先瞭解投資人的說話風格和溝通方式,也許還能試探出投資人重視的是什麼。

3. 要做筆記:像我只要覺得對方是要跟我談重要的事情,即使知道根本用不上筆記本,我還是會帶上!

4. 確認下次約會時間:結束前,一定要跟投資人約好下次面談時間。即使當下無法敲定,也要提到過幾天在跟投資人聯繫,這樣就算要打緊追不捨的策略,才不會做得很憋扭。

<第三階段、面談後的聯繫>

1. 讓投資人持續記得你:三不五時發個補充訊息,或者回答面談時說得不漂亮的問題,甚至是一篇跟你商業有關的文章。

2. 規劃時間表:即使投資人不會跟著你的時間表走,你也要定期更新時間表進度給投資人看,讓他覺得你做事井然有序。

3. 尋求共同點:當你和投資人發生分歧時,解決的辦法不是簡單的你輸我贏。找出折中辦法,或者是斷然跟投資人說“不”,避免單方輸贏的結果。

<結果>

跟投資人約會的結果不外乎兩個:成功獲得融資、和失敗分手。成功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失敗的話,要克服沮喪情緒,勇敢地要求投資人將你介紹給其他投資人並且請他提建議,幫你改進商業創意。大多數投資人出於對你的尊重,會替你介紹,或者至少允許你打電話聯繫下一位投資人時,提到他們來給你的信用背書,幫你建立可信度。

以上是這段得到文章簡短的精華整理,如果有需要更完整的學習六個秘訣的話,可以考慮買書回來看看,這本書在博客來有賣,《創業融資,從一個好故事開始》(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

創業融資,從一個好故事開始》是一本指導創業者如何獲得融資的獨家秘籍。

作者從自己 20 余年的創業經驗中淬煉出了創業融資過程中的六個不為人知的秘訣,並指出了與之對應的思維陷阱。

本書不同於常見的按部就班的流程式介紹,僅僅選取了在復雜艱辛的融資過程中最為關鍵又最為隱秘的環節,從融資前的准備到資金到賬的最後一步,以生動活潑的筆觸、栩栩如生的例子,向創業者展示了如何應用這六個秘訣,取得融資。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台灣勞工憂鬱症怎麼治療才好?

台灣勞工憂鬱症怎麼治療才好?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生物氣象學,極端天氣可治抑鬱?
二、混搭是當前中國企業的創新出路?
三、薪酬,如何處理不能量化的工作?


@吃乾貨Review@
現在能治台灣勞工憂鬱症的藥方,不是#負離子、#錦標賽理論、也不是#分攤費用理論,唯一藥方就是加薪了!


一、生物氣象學,極端天氣可治抑鬱?

正離子原子少了一個電子。在自然界中,通常正離子是依附在煙塵和霧霾這類污染物上面,所以在市區、室內和冬季數量較多。

負離子原子多了一個電子。在自然界中,通常負離子在發生打雷閃電和水滴破裂的時候會產生,比如降雨、瀑布、海浪濺起,就會讓空氣中充滿著大量的負氧離子。

雖然不知道原理是什麼,但從正、負離子存在的環境去推想,我覺得負離子可以讓人想起愉快輕鬆的環境,或許在生理上對人體的化學反應仍不是很清楚,但從心理的角度去思考就很容易認同。比方說每次我用清淨機把房間打滿負離子後,空氣聞起來的味道感覺就很乾淨舒服,心情自然就愉快起來。另外,洗澡就是用來享受的,所以做好除氯設備,好好享受淋浴或泡澡的時刻,一天的疲憊自然會消失殆盡...


二、混搭是當前中國企業的創新出路?

台灣很久以前就懂「複合式」經營,不過,我覺得「混搭」是另一種境界。

複合式:複合式感覺上就是很多很雜的意思。比方說雜貨店>超市>大型超商>大賣場...等越往後面說俗了就是東西越賣越多的雜貨店;又比如加油站+洗車+超市+出清衛生紙和礦泉水...等,加了什麼不賠錢就放進來。

混搭:有一個趨勢主軸,或者相搭後會產生另一種主題感。比方說互聯網+XX產業;或者小人國+動漫、滷味+文青,相搭起來是有個述求或者故事要講的。

不過這段得到最重要的是想破除大家對創新的迷思,不必追求新技術,只要能突破邊界就有機會找到一條創新的道路。過去我們在談「多看效應」的時候有說道「熟悉+意外」才是最能被接受的方案,可以回顧一下《所有的喜歡都是「熟悉+意外」》。


三、薪酬,如何處理不能量化的工作?

每個人都期望能超值收穫,當老闆的希望付一塊錢,能讓員工做兩塊錢的工作,並且產生十塊錢的營業額;而當員工的嘴上都說已經全力以赴,可是卻只用了三成功力,但總還是抱怨老闆少給了我很多。

我覺得不管是「錦標賽理論」還是「分攤費用理論」,重點還是用在對的人身上才值得。不然就算老闆願意把股權分給員工,仍可能有「搭公車心態」的人存在,明明想下車卻總認為有人會拉鈴,坐享其成!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創造力 = 知識 X(好奇心 + 想象力)

創造力 = 知識 X(好奇心 + 想象力)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核心競爭力的兩個侷限?
二、人的創造力從哪裡來?
三、溝通時如何讓人聽你把話說完?


@吃乾貨Review@
創造力是這個世代到未來的主要競爭力,不想抹殺小孩的創造力,父母要懂得跟小孩認輸。畢竟,每天大多時間都在處理類似公務的大人,怎麼比得上天天吸收新奇事物的小孩呢?


一、核心競爭力的兩個侷限?

這段得到提出了生態優勢主外,來與競爭優勢主內平行發展的概念,並把企業類型以此區隔出四象限做說明。
 _________
|高|猛虎狼群
|低|熊貓蟻群
| |低 |高 |
|_|生態優勢_|

處處需要依賴的熊貓、有攻擊力卻不懂共贏的猛虎、能力弱但懂得團結的螞蟻、同時具備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的狼群()。

如果說生態優勢說的是在相互依賴和互惠的基礎上建立共贏的局面,我倒覺得是不是狼群改狐狸相對比較適當,核心能力是狡猾,狐假虎威是利用生態,只是沒有人喜歡把自己分類成狐狸吧,說狼比較帥一點。


二、人的創造力從哪裡來?

創造力 = 知識 X(好奇心 + 想象力)



這就是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背書為傲而形成的填鴨式教育模式,以及老師不會錯的絕對權威形象,所以整個教育模式讓小孩只管收不能懷疑有錯地吞入知識,才會把小孩的創造力磨損殆盡。不僅如此,父母也逃脫不了責任,要保持小孩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我們要培養他們問的熱情,以及保持自己認錯的態度。更何況,現在小孩隨時在吸收新資訊,而父母大部分每天都處理類似的公務而已,我們已經未必比小孩懂得多了,這是真的!


三、溝通時如何讓人聽你把話說完?

當對方限時要你說完時,我們最重要要做的事情不是很快地講完,而是要勾引起對方的興趣,讓他撥出更多時間來聽你講,這個心法是:製造意外、引發好奇和回應主題。

在溝通時,當我們因為職務或身份,而必須負責傳達壞消息時,不想公親變事主的三個步驟如下。

第一步、拿出專業人士的中立姿態:說話清楚有力,眼神直視對方,暗示對方我沒做錯什麼事,只是因為職位、身份,才來告訴你這個消息。

第二步,表達善意,而不是愧疚:不說對不起,不道歉,以免對方因此將你視為咎責對象,抓著你進行攻擊洩憤。

第三步,不提供安慰,但可以陪伴:不要轉頭就走,也不可以雞婆出主意試圖幫對方解決問題。就跟對方一起坐下來,表露出我可以一直在這裡陪你,並回答問題的態度就好。

不過,我面臨過上頭要直屬主管負責傳達裁員的消息,在這種關係和狀況下,要我不幫夥伴們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那是很難的。而我也親眼見到位階比我高的主管,因為協助“特定”同仁安排內轉職務不滿意,而當眾被怒罵深深感到不值。相對於絕大部分沒受到有力人士協助,而連內轉機會都沒有的同仁比起來,先有個安身立命的蘿蔔坑已經好上千百倍了,即使不滿意,私下表達就好,這樣搞得人盡皆知,何必呢?

我想,除了要知道如何傳達壞消息外,我們更應該學的是,如何在獲知壞消息時穩定情緒的方法,畢竟這種狀況下當事人才是第一個受傷的人。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讓女人爽到合不攏嘴!再多活二十年,妳就可以永保年輕了?

讓女人爽到合不攏嘴!再多活二十年,妳就可以永保年輕了?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商業最重要的是歸因能力?
二、逆轉衰老或可實現?
三、五張幻燈片法制定戰略?


@吃乾貨Review@
這個世界有趣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所以不用怕萬一長生不老了日子會很無聊。學無止境,只要培養好學習的興趣,就不必怕日子過不下去了...王姿姿,我存錢給妳做抗衰老因子處理,這樣就不用怕活過六十歲了!


一、商業最重要的是歸因能力?

上一代的高手前輩是有些不重視理論的毛病,以至於根本無法把自己的經驗,轉化成可以傳承的心法。如果這個問題發生在企業領導人身上,那就是導致企業無法順利找到接班人,讓外界覺得他好像自己很愛做,不願意下台的樣子,這個現象已經不是新聞了。

或許,這些商業顧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以關聯性、整體性和動態的眼光,把企業成功的精華提煉成內功速成元丹。吞下去不可能獲得百分百一樣的功力,不過也可以少練個一二十年要吧!

從個人來說,培養歸因能力也很重要,可以降低自己重複犯錯的機會,並且盡可能使自己維持走在正確的方法上面。個人問題的歸因沒有企業那麼複雜,五個為什麼、因果關係圖、或者心智圖都是很好的工具。有時候把這些方法拿來用在夫妻情侶吵架的事情上,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或許就可以找到安撫對方的方法了!


二、逆轉衰老或可實現?

我們身體內大部分的細胞,都是分化完全的體細胞Somatic Cell),例如皮膚細胞、肝臟細胞,或是口腔細胞。而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細胞,是一群具備有「分化能力」(Differentiation)的細胞,可以在身體內受到各式各樣的刺激,分化成特定的細胞。幹細胞的來源有很多,包括臍帶血與骨髓。
Mike Jones - From English Wikipedia. Original description page is/was here.Comment: The source of pluripotent stems cells from developing embryos. Original work by Mike Jones for Wikipedia.,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連結

<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

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簡稱 OSKM,是在 2006 年時,由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 教授的團隊,發現只須將四個與幹細胞特性相關的轉錄因子 Oct3/4、Sox2、c-Myc、Klf4,利用反轉錄病毒的方式導入小鼠皮膚纖維母細胞後,即可以促使纖維母細胞重新再程序,形成具有多能性幹細胞的分化能力。因此也將這四個基因以他的名字命名而稱為「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

這項由日本學者山中伸彌教授於 2006 年發明的技術,稱為細胞重編程技術山中伸彌教授引入 OSKM 這四種轉錄因子,可以將成體細胞被重新編程為具有多功能的 iPS 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並因此在 2012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肯定。iPS 細胞與胚胎幹細胞一樣,具有分化為各種細胞的能力,而細胞重編程技術用途廣泛,可用來逆轉老化。(wiki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透過 OSKM 山中因子轉化出 iPS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細胞重編程技術,解決了舊技術從卵細胞胚胎幹細胞製造的道德問題(因為被取過細胞後,其本身將喪失分化能力山中伸彌教授的這項研究是透過 OKSM 誘導生物自身的體細胞轉化成具有多能性幹細胞分化能力的目標細胞,預期也可以解決免疫系統的攻擊與排斥的問題。

更多相關知識,請參考科學月刊這篇文章:《多能性幹細胞

科學家預估,十年內可用於人體臨床實驗。換句話說,如果從現在起多活個二十年,或許就能等到長生不老的科技出現了!過去我們在《神人主宰世界:追求永生-長生不老》也提到在技術上返老還童的預期,但也有很多自然方法可以延緩老化,比方說多運動少操勞,而飲食方面族繁不及備載,相信電腦螢幕前有更多專家,在這裡小惡魔就不野人獻曝了。


三、五張幻燈片法制定戰略?

第一張投影片、評估競爭對手:要深入到每個細節,就好像你坐在對手的會議室聽他們討論一樣。

#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他們的市場份額有多大?

#他們的優點和缺點都是什麼?

#他們內部狀況怎麼樣?

第二張投影片、分析競爭對手動向:從產品、技術和人員變動的角度,去分析競爭對手最近的動向。

#過去一年,各個競爭對手都做了哪些有可能改變市場格局的動作?

#有沒有人引進了可能改變競爭格局的新產品、新技術或新渠道?

#有沒有出現新的競爭者,它在去年的業績怎麼樣?

第三張投影片、對比分析:根據第二張投影片的問題,分析自己公司在過去一年內的狀況。

第四張投影片、分析潛在的變數:尤其是公司最擔心的事情。

#競爭對手會不會推出某個新產品?

#競爭對手會不會出現一樁可能改變競爭格局的併購交易?

#會不會有一匹黑馬突然殺進來,打破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

第五張投影片、分析自己的優勢:看看自己公司有沒有重大的、能出奇制勝的優勢,能夠改變和主導市場。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中國企業不只要人才,還要挖掘天才!

中國企業不只要人才,還要挖掘天才!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華為如何收穫天才?
二、科學最受歡迎的新發現?
三、如何成為很厲害的作者?


@吃乾貨Review@
ಠ_ಠ 中國正在討論如何收穫天才的時候,台灣卻在求職天眼通上爭論誰是騙子,在烘焙坊裡上演勞資爭議第六季。在消費市場裡已經是客人說了算,讓我們一起開拓出勞工導向的新趨勢吧!


一、華為如何收穫天才?

參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四個建議,重點如下:

第一個建議、容錯率:要給予員工高容錯率,因為成功的機率本來就很低。鼓勵創新的方法,不該是錦上添花並且落井下石。鼓勵創新更重要的是接納創新失敗,如果一旦失敗或犯錯,就被淘汰或被貼上負面標籤,員工不敢再去創新。這一點可以借鏡「日本企業不會創新嗎?」這篇文章的知識。

第二個建議、全球化:把眼光放到全球,舞台夠大,就更有資源可以激發員工的能力。

第三個建議、先學會做事,再學會做人:企業要以流程和時效為主導,營造員工對事情負責的流程,不必事事等人臉色才能行動。

第四個建議、不拘一格拔擢人才:要能夠打破常規提拔人才,而且還能絕對公平並且使人信服。到底是收獲人才,還是這個升遷決定很天才,牽動的是整個團隊的士氣。


二、科學最受歡迎的新發現?

在泛科學找到一篇內容多一點的文章《2016 Science十大最受歡迎科學新聞》,幾乎每一樣小惡魔都蠻有興趣的,不過目前知識淺薄,就對其中兩樣補充一點資料,做個簡單的筆記。

格陵蘭鯊

小頭睡鯊(拉丁文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又名格陵蘭鯊、大西洋睡鯊、灰鯊,小頭睡鯊的體長可以媲美大白鯊。格陵蘭鯊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 1 公分。格陵蘭鯊壽命可達 400 歲,是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因為格陵蘭鯊的生長速度非常慢,所以要到大約 在 150 歲時性發育才達成熟階段。雖然格陵蘭鯊的平均年齡大約為 272 歲,但據科學推估格陵蘭鯊的最長壽命肯定超過 400 歲。
公有領域, 連結

格陵蘭鯊是冰島和格陵蘭人的常見食材,當地叫做「冰島發酵鯊魚肉」,這部分就不做詳細介紹了,提供 wiki 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接手繼續研究下去。
Jóhann Heiðar Árnason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連結

從格陵蘭鯊的身上學到,想要長壽的秘訣,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慢」。每天汲汲營營地趕著過日子,結果卻早早離開這個世界,或許慢慢來,反而更有機會在這輩子裡付出更大的價值。

座頭鯨

海中英雄座頭鯨不止救過海豹,還試圖幫小灰鯨解圍,雖然在纏鬥六小時後仍失敗,不過正義的身影在人類的心中已經深刻留下了。海洋的世界不是只有大魚吃小魚的故事而已,而是還有強者保護弱者的英雄事蹟!

直擊!座頭鯨保護小灰鯨大戰殺人鯨



三、如何成為很厲害的作者?

第一、寫書應不應該去迎合讀者:好書應該是「引領」,而不是「迎合」,並且一定要考慮讀者的真實需求。可能這個需求連讀者自己都不清楚,甚至觀念錯誤,這時候作者要引導讀者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第二、一本非虛構類好書需要有什麼樣的標準:四個方面。

1. 完整面,書本身是一個自洽的整體,是一個完成品;

2. 新啟發,書本身一定要有一部份是新東西,能給人新啓發;

3. 滿足需求,書的內容要讓讀者長期獲益,滿足他們的真實需求;

4. 層次要豐富耐讀,不能太單薄,一遍就看完了。

第三、怎樣才能讓一本書有新意:三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深挖素材源,拓展信息渠道:好的作者往往有一些比較獨特的知識來源。

@第二個途徑、從自己的經歷和實踐中進行反思,總結規律:一本書裡最吸引人的文字,往往就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第三個途徑、舊事新說:首先要有一個比較新的知識框架,然後再用這個知識框架去闡釋和演繹舊的素材。

第四、寫書的人應該怎樣讀書:首要考慮的是研究「這本書是怎樣寫的」,而不是「這本書寫了什麼」。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